APP下载

机械加工专业学生实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7-06-30凌树平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轮训

凌树平

【摘要】为了培养出合格的一线操作人员,结合本校的学生素质特点、学校的师资与设备情况,经过几年的探索,总结归纳并形成了适合我们学校实情的机械专业学生实训实作模式,并付诸实践,得到了验证。这套模式缘于我们教学中的三大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中逐步形成的。这套模式有以下四个大原则:学生实践活动先于理论、理论教学围绕实训实作、学生技能的系统性与生产技能技巧的融合、学生角色转换的桥梁。这种模式将在新的问题、新的情况面前不断修正与完善。

【关键词】实训模式 轮训 实训先行

【中图分类号】TH-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155-01

我校机械专业自开办以来,一直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主线,以专业理论指导学生的实训实作,通过学生的实作,反过来加深、巩固、完善、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素质。围绕这一主线,学校机械教研组全体教师一道,多次就学生实训实作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学生实训模式作了进一步的修正和再實践。经过最近几年的反复验证,我校机械专业的学生实作模式已逐渐成熟,并将在今后的具体运作中不断地去修正和完善。

实训模式的探索,缘于我们面临的三个问题:一是专业理论教学与学生知识结构的矛盾;二是学生技能训练与师资、机床设备的矛盾;三是学生在校所具有的技能与企业所需要的技能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既是我校学生实训的瓶颈,同时也为我校探索与实践实训模式提供了契机。化解了这三个问题就为我校实训模式构建了骨架。

通过对上面三个问题的深刻剖析,分析原因、寻方案、找对策,形成和发展了一套我校目前采用的实训模式。

一、认识实习提前与系统实训“同步”相结合

为了将专业知识有效地传递给一把游标卡尺要教五遍、甚至十遍才会的学生,教学的切入点在哪里呢?过去我们所采用是理论教学与实训同步,表面上看行的通,但是由于设备、师资、学生人数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实训始终滞后理论教学,这样的后果是理论的指导作用没有奏效,相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谈不上对理论的巩固与提高了。

针对实训同步所存在的弊端,我校本学期采用了实训提前的方案。将后续课程的实训提前进行,将车工、钳工、铣工、数控的操作提前到第一学期,让学生进行认识实习,通过实习指导教师的演示,讲解基本的知识点,将一些相对较简单的内容让学生独立操作,学生在与设备的交流中对后续课程有一个感性认识,以消除对专业理论的恐惧感。对专业上今后要用到的工量具,发动组上全体教师,分人定班,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将量具的识读与正确使用让一年级新生人人过手,以增强学生学习其它专业技能的信心,为下一步的技能学习铺平道路。这种提前从时间节点来说是大提前。

而理论课程的系统实训环节又需要“同步”。这种“同步”从时间节点来说,实训提前的时间不多,一般在二周以内,通俗讲就是在做中去学,将与实训紧密相关的知识点与学生实训同步,其余属于提升方面的知识点相对延后,以确保实训时的专业知识点实用、够用。专业课教师与车间指导教师配合,补充一些实训时已使用,而理论上又必须尽快补上的扩充、提高方面的内容。

将认识实习提前与系统实训“同步”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本质上讲就是降低学生的入门门槛,让学生在做中去学,在学中去做,在实践中去想、去问为什么,要比对着教材问原因要容易得多。我曾经对我校的一个现象进行过深入思考与研究:长时间在车间参加车工、铣工操作集训的同学,数控编程能力都较强。数控编程不外乎刀路、坐标和指令,而学生在集训中对刀具移动的轨迹有了很深的理解,所以实训相对前移好处多。

二、车间实训与将操作“搬”进教室相结合

学生进入车间实训与实作,是学生获得专业技能的前提,但是由于受到生产设备数量、种类、配套情况以及学生人数的约束,基于学生安全、设备安全以及教学效果诸多方面进行考量,学生只能分批次轮流进行实际操作。为了破解这个难题,我们大量使用车间的实际操作视频进行教学,也就是说将车间指导教师的实作视频“搬”进教室。专业课教师在播放技能训练视频时,将视频中出现的技能技巧、操作要领、注意事项讲清讲透,并将其中的“为什么”整理出来,呈现给学生,这就是教材中蕴含的知识点,学生在观看中所获得的技能又很快能在实训中得到验证。这种方式也符合当前中职学生的认知习惯与认知特点,通过对学生个体的认真观察,在视频中获得营养的同学实际操作能力较强,而且变通能力了好得多,这就是视频中的“理论”的指导作用。

三、系统教学与分批次强化实作训练相结合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我校机械专业学生的实习分为认识实习、实训(专业技能的系统学习)、实作(为企业生产合格产品)三大块,这三部分缺一不可,我们的学生都必须经过这三道关。

对于学生来讲,由于生产产品存在单一性,加上生产操作人员不便于频繁更换,以免产生过高的废品率,这是现代生产效率要求所决定,因此学生技能的全面性、系统性受到极大影响。我校作为宁江机床厂的生产实习基地,为该厂生产机床配件;和都江堰欣荣铸造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为其生产加工内燃机配件,结合我校的师资优势,为该厂试制多款出口产品;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感到生产的产品种类太过单一,不利于学生的技能的提高,因此我们又和周边的几个企业建立联系,为其代加工产品,以丰富我们的产品种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见多识广”。由于我们是以教学为主,以提高学生操作技能为主线,生产是为教学服务的,产品单一,有利于生产,容易有比较高的生产率和相对较低的废品率,但不利于教学,当然生产实作的优点也很明显,让学生通过生产实作的磨炼,掌握获得合格产品的方法与技能,并在心目中树立产品质量的观念,这种观念,不经过产品的生产是无法取得的。

鉴于产品种类的不足一直困扰着我们,为此将生产实作与系统实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四、学生角色转换与技能接轨相结合

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为主线,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为宗旨,为了学生能尽快完成学生到员工角色的转变,学校所学与企业所需进行接轨,我校采用了二套考核机制,一方面必须完成系统的技能训练并达标,送入车间进行生产实作后也必须能生产合格产品,由车间管理教师进行定级。

五、结束语

在以技能教学为主线的思路中,教务领导和机械组的教师一道群策群力,经过几年的不断摸索,通过不断的更新与完善,逐步形成了适合我校机械专业的学生实训实作模式,这个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实训前移、理论教学操作化、系统学习与项目强化相结合、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的融合。这种模式经过我校近年的实践验证,是有效的,同时我们将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这一模式进行修正与完善,以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宗旨。

猜你喜欢

轮训
分层带教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关于构建高职医学类青年教师赴医院轮训机制的研究与思考①
浙江启动公务员学法用法三年轮训
519厂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业务轮训
永济市:组织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到机关轮训
浙江省率先开展党章党规党纪专题集中轮训
“双基地轮训、分阶段培养”育人模式在汽车类专业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