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骥伏枥

2017-06-30周俊杰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作品集书法艺术书法

周俊杰

近20年前,王超尘先生步入不逾矩之年,他将出版第一本作品集,竟于数千里之外的湖南约我为之写序。我当时犹豫了很久,原因:第一,先生比我年长一二十岁,年轻人为长者写序的情况不多见;第二,我们之前既未谋面,也从未结识;第三,我对先生人生及艺术毫不了解,感到无从入手,故一直未动笔。但当我看到先生大量作品,并大致了解了先生的为人、从艺情况后,觉得有许多话要说,所以一口气为先生写了一篇充满激情的文字,作为序言,先生的作品集于1995年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由此我们结下了书、文之缘。

近20年我们联系并非很多。前些天先生打电话,说最近还要出作品集,仍约我写序,我感到很吃惊,大致一算,先生今年应是90高龄,加之身体状况一直不太好,近期还能进行创作吗?即使创作,还会有什么变化和新的突破吗?我很犹豫,是否再为之撰文,但先生坚持要我写,家人也一再联系,亦寄来了有关文字资料及80多幅作品彩图,我逐幅慢慢欣赏,还未看完便激起了动笔的欲望,有种冲动让我拿出了稿纸,写下了对先生新作的一些感想。

先生仍以隶书为主,且基本规模出于《好大王碑》,方正、古朴、稚拙,在今天能见到的数百通汉碑中个性极为鲜明。先生的作品,无论中堂、条幅、横批、长卷,以此碑意创作的作品占大部分。我拿先生现在的作品与20年前作品集上的作品相比,猛一看无大的变化,但仔细对比,线条更加苍老、厚重,且墨色变化亦丰富,浓墨为主,时出飞白之枯笔,书法的意味更加浓厚。此种风格以长卷《醉翁亭记》为代表,另外如曹操《龟虽寿》、郑板桥《竹石》诗、程颢《秋月》诗、李忱《瀑布》诗、张继《枫桥夜泊》二首等作品,可谓先生主打风格之代表作,也是当代隶书阵营中不可多得的一枝奇葩。

令人更加驚异的是,先生虽近90的高龄,并不满足于上述的风格,他一直在思变。在寄来的80多幅作品中,有很大部分属于正在变化中的“草隶”,他将字形拉长,结体中羼以草法,墨色更为大胆,而多幅中的字不再是基本大小一致的标准隶书,而是根据需要忽大忽小,强调变化,强调节奏感,从而形成了新的艺术语言。恕我寡闻,在当代有成就的隶书书家中,还很少看到有如此胆魄进行如此变革的。而不成熟的所谓“突破传统、走入现代”的一些“变革者”,将字故意安排得东例西歪、扭扭捏捏,看似变化很大,实际由于过分突破了书法应有的底线,从而流于野孤禅,而难以进入书法艺术的殿堂。先生的此种探索,在当代具有重要意义,他越过了包括有清一代诸隶书大家的风貌,将新的艺术语言带进了我们这个时代。就我个人来说,从中汲取了许多东西,我会将这种探索的成果糅进我的作品中,也许又走出了与清人和先生不一样的新路。好的艺术作品,具有巨大的艺术容涵量,它能给更多的探索者以启迪,先生的“草隶”即具有如此特点。其代表作有沈周济《登八达龄》诗、郑板桥《钓鱼歌》、曹操《观沧海》诗、岳飞《满江红》词、苏轼《水调歌头》词等,这些作品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里需要特别予以重视的是其行草书。在20年前的作品集中也有一部分,但这次所拿出的行草,尤其是草书,则使人眼前一亮:结体主要取法孙过庭《书谱》及于右任意,草法严谨,意味淳厚,线条尤为老辣。先贤曾说“人书俱老”,书法这门艺术,写不够年份总显得成熟度欠缺,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先生以其数十年的艺术实践,达到了线条厚重、蕴藉、书意苍古之境界。在其不多的草书作品中,我尤为喜爱常建《破山寺后禅院》、贾至《送李侍郎赴常州》诗,两件作品均为条屏,在整体的苍涩中又不乏畅达之雅韵,其力度、其神采仍显示出壮年人笔力的雄健和气息,但更为老辣、苍劲,这对于一位八九十岁的老人来说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看到最后,使我惊奇的是先生竟然借助于现代派少字书的形式创作了数件作品,如《丰》《幽》《梦》《乐》等,这种将单字放大到极致的形式很富震撼力,而作者亦须具扛鼎之笔力,下笔轻柔者是无法进行尝试的。先生不仅在草字中重视字之结体的巧妙呼应,且在用墨用水上进行大胆的探索,如《梦》字,从浓墨到淡墨,再到几乎只剩下极少量墨感的纯水和渴笔,恐怕一般书者难以掌握到如此纯熟程度,这应当说与先生曾经有过水墨画的训练有直接关系。从古今书家的经历看,有过绘画基础者进行书法创作具有用笔、用墨、章法及整体艺术审美取向上的优势,而有过音乐严格训练和基础的超尘先生,更易借助音乐的旋律糅入亦具律动感的书法艺术中。具有广泛艺术修养者与仅仅从临帖脱胎出的书家的视野与创作的取法与取向是大不一样的,前者总在内心涌动着创作的激情,后者则始终严格遵循法度,难以有大的突破。超尘先生显然是属于前者的艺术家,故创作中总似乎使人能摸到强烈的、永不停息的、具有爆发力的那根弦,那弦在如此年龄中还发出强音,不能不使人们惊叹和感佩。

超尘先生说,他已与书法结缘大半个世纪,书法艺术早已融入他的骨髓,成了他不断奋进的支柱。他始终认为,凡学书者必首先攻传统经典,遵法而入,但也要破法而出,如此,方可日渐熔铸创新,自成一家。他如此想,亦如此做,这是一条古今大家所走过的正确之路,所以,可以肯定地说,以超尘先生平生所倾慕、遵从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精神,他踏踏实实在人生道路上走了将近一个世纪,加之从艺半个世纪的勤奋以及灵气、悟性,则使他成为在当代书坛占有重要地位的一位成功者。余预言在此,我相信,历史将证明此结论之确切。

是为序。

2014年4月29日于中州官渡草堂

(作者系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猜你喜欢

作品集书法艺术书法
广州市海珠区培红小学作品集
广州市培正中学作品集
浅谈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张健书法作品集
作品集
诗书画苑
书法等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探微
图说书法(三十九)
气酣势畅 沉雄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