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豆”是怎样“炼”成的?

2017-06-29吴洁魏剑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7年6期
关键词:豆芽黄豆经验

吴洁 魏剑

引言:幼儿园的课程生活化就是让幼儿园课程更适合幼儿,以便更生动、更丰富、更有趣、更有效地促进幼儿获得新经验。幼儿园课程应该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来源于幼儿的周围,从本学期初开始,自然角就是自然课程之一,孩子们从准备到种植,从照顾到观察,每天都在不断地探索自然的奥秘,惊喜地发现自然的变化。

一、案例描述

自然角中各种植物生机勃勃地生长着,每天都有孩子来浇浇水,带植物晒晒太阳,和植物说说悄悄话,有一天……

案例一:发现豆芽。

黄子轩从家中带了自己种的植物来班,晨间区域的时候,谢沐霏和黄子轩两个人蹲在植物前,时不时摸摸已经长出的植物,并轻声交流,谢沐霏问:“黄子轩,你这是种的什么呀?弯弯的,好漂亮!”黄子轩说:“这是我和妈妈一起种的豆芽。”

案例二:豆芽从哪里来?

牟淏闻声而来,用小手也摸了摸豆芽,问黄子轩:“你们用什么种的呀?”黄子轩说:“就是那个圆圆的黄豆。”说完,跑到美工区,取来了一个小小的圆圆的黄豆:“你看,就是这个。”牟淏说:“啊?黄豆可以种出豆芽啊?”

案例三:了解黄豆和豆芽的关系。

牟淏冲进教室,拉住老师的手:“老师,你来看一下。”到了自然角,牟淏说:“老师,黄豆小小的,豆芽长长的,怎么长出来的啊?”

二、案例分析

在课程生活化的背景下,我们提倡的幼儿园活动不再是老师安排的活动,而是要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下,跟随幼儿的脚步,一步一步挖掘他们想知道的,他们想了解的,从而去满足他们的需要,拓展他们的经验。

班级幼儿的兴趣:在春天的主题中,自然角就是我们班级热门区域之一,孩子们对于自然角潜意识从被动到主动,从无想法到有意识地去观察,一次次的交流分享,让孩子们对于自然角的兴趣越来越浓,一盆新长出来的豆芽引发了孩子们无数次的对话。

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小班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也许案例中的豆芽在生活中非常常见,但是生长在盆里的豆芽却不常见,而且这还是小伙伴自己种出来的。关键小种子还是硬硬的黄豆,孩子们的经验架构中出现了疑问,随之而来的也就是问不完的问题。

以上种种故事的发生,通过教师一次次地观察孩子们的语言、动作、神情等,我们发现“黄豆”是怎样“炼”成的话题已经成为班级幼儿最核心的话题,于是我们从第一个活动《黄豆和豆芽》开始了黄豆“炼就”之旅。

三、跟进措施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了3~4岁幼儿在科學探究方面的学习与发展目标有:“认识常见的动植物,能注意并发现周围动植物是多种多样的。“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因此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上,我们针对幼儿的发现和兴趣,以“黄豆”为点,开展了一系列的操作体验活动。

(一)以“操作体验”为活动形式

幼儿最喜欢游戏,而以操作体验为主的形式更是孩子们钟爱的游戏之一。在一次次的操作体验中,幼儿亲身探索,获得感官上的认同。

因此我们将周目标定位为:第一,认识黄豆,在玩一玩、说一说、吃一吃的过程中了解黄豆的基本特点和用途;第二,在黄豆的生长过程中,会观察细微的变化,并简单地记录。

相应的体验活动有科学探索“黄豆和豆芽”“种黄豆”“加工豆浆”“黄豆游戏场”,语言游戏“黄豆黄豆在哪头”,音乐游戏“数豆豆”,美术活动“豆豆贴画”,品尝黄豆芽和豆浆等,让幼儿在各个领域的体验活动中了解黄豆。

(二)以“猜想验证”为观察线索

当孩子们了解了黄豆和豆芽的关系后,祝锦雯说:“我知道豆浆也是黄豆做的。”顿时引来了孩子们的激烈讨论,有的说到了吃的豆腐,有的说到了豆芽。于是在激烈的讨论中,我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想:“黄豆到底还可以干什么?”孩子们结合平时的生活经验和自己的观察,利用图画和符号的形式展开了大胆的猜想,并在这一周不断通过操作体验去完成自己的验证。

(三)以“观察记录”为方式方法

在这样的课程背景下,孩子们对于植物生长过程越来越感兴趣,有着问不完的问题:“为什么黄豆是黄色的,长出来的豆芽却是绿绿的?”“为什么黄豆那么硬,却能长出东西来?”“长出的豆芽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于是,在科学区中,投放了干黄豆、已经生长出来的豆芽、放大镜(第二次观察时投放)、纸、笔等材料,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去发现。

(四)以“分享交流”为提高能力

在一次次的操作体验中,孩子们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的方式去了解黄豆的方方面面,于是我们通过交流分享的形式,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的发现,通过分享的形式将自己的经验转化为同伴的经验,从而改进观察的方法,提升记录水平,拓展了解黄豆相关知识经验。

(五)以“家园合作”为提升经验

课程的开展还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在猜想、验证、探索、发现的循环过程中,家长资源是不可或缺的,妈妈带着孩子走进菜场,了解黄豆、了解豆芽、了解豆腐等食物,爸爸带着孩子一起准备种植黄豆的材料和工具……祝锦雯在星期六和妈妈一起去菜场买了腐竹,周一早晨兴奋地和老师说:“我昨天还吃了黄豆做的腐竹,可好吃了,和黄豆是一样的颜色。”自然角里黄豆宝宝开始生长,谢沐霏拿着自己的黄豆宝宝,对黄子轩说:“你看,我的黄豆也发芽了,马上就会和你种的一样了。”

小小的黄豆引发了幼儿一系列的思考,一系列的课程也随着幼儿的越来越多有关黄豆的问题在深入开展着……

四、案例反思

班级教师通过观察孩子的游戏,发现了孩子的兴趣和需要,从而跟随着孩子一起走进探索发现奥秘的世界,一系列的有趣、精彩的活动纷纷呈现,我们一起发现了很多细微地、但是能给人以惊喜的内容,也许这就是游戏精神的体现,是生命本能得以充分展示和释放的精神。

猜你喜欢

豆芽黄豆经验
黄豆噼里啪啦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吃豆芽有助于防癌
豆芽也是治病“好手”
黄豆变形记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黄豆成长记
无根豆芽≠毒豆芽
黄豆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