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厚韵人生

2017-06-27漆光昊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7年17期
关键词:周老周有光传奇

漆光昊

一本书,一辈子,传奇仍在继续。满腔崇敬,共品读这一路厚韵人生。

——题记

孤陋寡闻的我在捧起这本书前仍不知周有光是一位怎样的作家,而他的人生又有什么故事,但当我沉浸在这朴实无华的文字间时,心中唯余敬佩与感动。虔诚读毕,掩卷赞叹,如此人生,方为传奇,而传奇仍在继续。

从青果巷到纽约——辛勤攀登成就人生平台。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周老的人生都堪称成功与幸福,而这一切,始于周老的幼年时代。他是幸运的,生在历史即将巨变的时代却得享安逸;生在一个贫穷的年代却不愁生计,这对于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来说无比宝贵,而周有光也丝毫未曾辜负祖辈与父辈为他创造的优厚条件。他从小便饱读经典,成绩优异,在人生的蓄力阶段完成了给养的储备,这奠定了他一生不断进步的基调。当时,他以乡人身份,坐着与时代脱离几百年的独轮车,去当时国内绝无仅有的西式大学圣约翰大学就读,正是在那里的学习改变了他对所处世界的看法。了解的新思想与理念让他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使他在动荡之际仍能继续学习,这也是他经历了时代变革后仍能活跃在研究一线的重要原因。学成之后他更在日本、美国等地进一步深造,更深入、更立体地了解了国际先进观念思想和运作模式,这给他作为经济学研究工作者的职业历程带来了莫大的启迪和帮助。

那个时代的人物——结交名士奠定人生积淀。这一篇章的描述也体现了周老见贤思齐的品质,正因为有如此众多的阅人处事,才造就了周老中庸而不平凡的人生态度与积淀。

永不失落的欢欣——爱与志趣勾勒幸福生活。这一篇章中还有很多周老对家庭的记录,周游世界的感悟,对昆曲艺术的态度和对人生的认识,字里行间透着一种恬静与渊博,他那处变不惊的态度跃然纸上。支撑周老到百余岁高龄,这些温馨的记忆在他经历磨难的时候提供了精神的力量,可以说这些记忆居功至伟。有爱的人生,没有过不去的难关。

风雨缥缈的岁月——历经沧桑品味世事无常。周老是幸运的,他在抗战时期的炮火惊魂中几度躲过了飞来横祸,用他的经济知识救国于实干。

从大同到理想国——談史论证俯瞰大千世界。在当时那样一个浮躁的时代,周老仍能静下心来秉持客观去论述外国的客观情况,切中肯綮地分析优劣与可学习之处,并且从客观角度旗帜鲜明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指出方向,如此才学见识,如此良苦用心,委实令人感动、敬佩。

汉语拼音的故事——半路出师树立不朽丰碑。周老对语言学的学术研究贡献诉说不尽,而在这之余更难得的是他所留下的精神:从经济学转到文字学,干一行爱一行,几十年潜心探索只为中华文化的生生不息,未来当我们使用汉语拼音,享受拼音带来的便利时,莫要忘记周老和他的团队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并应时常以潜心致学、拥有济世兴邦胸怀的周老为榜样,自省而发奋,励志而图强。

今年花开又一年——百岁之余回温又谱新篇。周老的一生,厚重如山,自成韵味。他作为时代的见证者历经了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时代,也作为伟大的创造者树立一座又一座丰碑。他是一个成功的人,是一个阅历丰富谦和睿智的人,更是一个知足常乐懂生活有情趣的人。他将工作、学习、生活分配得恰到好处。在百岁高龄之余仍然读书写作,堪称学术界一大奇闻。在结尾的一章中,他叙述了对晚年生活的希望与满足、对一路走来的感慨与领悟、对旧居旧人的思念以及不辍学习的心态。对于周老来说,即使生命结束也不会留有任何遗憾,但在天年未尽之时,他仍要继续这不声不响的学途。今年花开又一年,清流拾贝惹人羡,何妨忧及几时去,只需无憾走人间。

厚,不足为奇;韵,不以为意。厚韵经年,平凡间不朽屹之。

【作者系北京市育英学校高二1班学生,指导老师:王竹香】

猜你喜欢

周老周有光传奇
不能多写一个字
周有光的处世观
逍遥传奇
周有光:“吃小亏不占大便宜”
小樱桃之响灵传奇
周谷城支持前四史的注译和出版
可口可乐传奇
达观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