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事件

2017-06-27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7年17期
关键词:湖南大学衡水垃圾袋

【素材一】

太过分!湖南大学标志性塑像遭涂鸦

4月4日,有湖南大学学生反映,该校标志性雕像“朱张会讲”雕像惨遭涂鸦——眉毛和嘴唇均被人涂红,两座塑像的额头处还被涂上朱熹和张栻各自的名字。据调查,“涂鸦”系居住在学校附近的小学生4月3日使用红色指甲油所为,目前正由专业保洁人员清洗涂鸦痕迹,但效果并不是很好,隐约还能看到红色。工作人员表示,要完全还塑像“清白”还很难,不过他们将尽最大努力。

据悉,湖南大学前身是岳麓书院,其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历史上的“朱张(朱熹、张栻)会讲”给书院的发展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纪念这一历史性会讲,湖南大学设计了“朱张会讲”雕像,这也成为该校标志性雕像之一。标志性雕像惨遭涂鸦,大学生们纷纷表示气愤:“在象征着历史和文化的标志雕像上乱涂乱画,有些过分了。”

素材解读

[注]“朱张会讲”发生于南宋乾道三年(1167)八月,东南三贤之一、著名理学家朱熹不远千里从福建武夷山赶到湖南长沙岳麓书院前来向张南轩求学,与张栻讨论《中庸》之义,开书院不同学派“会讲”的先河,也就形成岳麓书院一种新的学术活动、教学活动的形式,对湘学和岳麓书院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纪念这一历史性会讲,湖南大学设计了“朱张会讲”塑像,它也成为该校标志性塑像之一。

玩儿是学生的天性,但不是什么情况下什么东西都能拿去随便玩儿,像标志性雕像这类都被拿去恶搞,如此行为并不可爱。朱熹和张栻被人如此涂鸦愚弄,给湖南大学,给“朱张会讲”抹了黑。爱护公物应从小抓起。希望大家能够自觉爱护公物。

适用话题

自觉、素质、尊重、教育、爱护公物

【素材二】

河北衡水中学进驻浙江“考试集中营”

有着“中国名校加工厂”之称的河北衡水中学,这些年一直被教育专家和社会主流舆论口诛笔伐。而其精確到分钟的时间表,准军事化、标准化的管理,更被认为是“反教育”的“考试集中营”。近日,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正式揭牌,这标志着有“超级中学”之称的衡水中学走出河北省,正式进驻浙江。

事实上,浙江的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并不是河北衡水中学第一家分号。据悉,2015年云南衡水实验中学呈贡校区在云南昆明成立,2016年河北衡水中学落户安徽合肥。

近年来,名校异地办学早已不是新鲜事,但衡水中学进驻浙江的消息仍让不少业内人士大跌眼镜。“居然把衡水奉为神明,还引进文化,简直就是浙江素质教育的倒退,他们准备搞军事化教育,把教室走廊都装上‘防跳窗吗?”杭州某校长甚至有些激动。

素材解读

“重点大学”是不少高中生和他们父母奋斗的目标,浙江的衡水中学能成功复制超级神话吗?学霸真的可以复制吗?据相关调查显示,86.11%的状元并不认可“学霸可以复制”这个观点。状元的产生,不仅受家庭环境等成长要素的影响,更多是靠状元本身的成长阅历与体会,以及他们在学习期间采取的有效方法。教育界业内人士也表示:一个人能否成功,无关乎出身哪所名校。人生道路千万条,各行各业都有登顶的人。

打着应试教育深深烙印的“衡水模式”本应让位于素质教育,更不该大加推广。因为衡水中学的教育方式“泯灭了学生的天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更可怕的是,复制“名校加工厂”,强化了应试教育理念,与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当然我们也不能把责任都推给学校,指责他们剑走偏锋,再牛的学校也只是在利用规则。

适用话题

理性思考教育、教育模式、唯分数论、对成功的定义

【素材三】

二维码助力精准环保

日前,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天湖城小区的居民陆续收到两卷免费的垃圾袋。与普通垃圾袋不同的是,这些垃圾袋上都印有二维码,只要用专用的POS机扫一扫,就知道垃圾来自谁家。垃圾袋分两种颜色,居民可依据颜色将厨房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开装袋,在家即可做好垃圾分类,并通过扫码获得积分。

据悉,这种垃圾袋由海沧区垃圾分类与减量办公室发放。工作人员称,此举既能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又能直观反映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情况,还能对垃圾进行追本溯源,成为垃圾分类工作的有利参考依据。据了解,该做法在全省是第一次尝试,目前在天湖城小区试点,今年将逐步在海沧全区推广。

(选自《福建日报》2017年4月4日)

素材解读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作为一种国际化的趋势,国内在这方面起步较晚,成效也不明显。垃圾分类处理是门技术活,在解决了“要不要”的前提之后,“如何分”则是一种技术性考验。不可否认,垃圾分类处理离不开政府公共投入,不过如何把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上,让其最大限度发挥资金效率,弥补能动性不足的短板,也已成为当务之急。很显然,“二维码垃圾袋”提供了极佳的示范样本。新思维才能带来新技术,当垃圾分类始终处于粗放化的层次,实行精准才是破题之道,并为如何智慧化治理提供了参照。

适用话题

发展、政府公投、智慧化管理、保护环境

【素材四】

管好舌尖不浪费

央视最近拍摄到一所大学,当时正好是午餐时间,食堂的工作人员正忙碌地给学生们盛午餐,但是另一边同样忙碌的是收餐的工作人员。这所学校一共有5个餐厅,每个餐厅有两个收餐点,每个收餐点每顿饭能收两桶100斤的泔水,这样算下来,这所学校一顿饭就能产生1000斤的泔水。这还不算学生在学校之外就餐和打包回寝室就餐剩下的饭菜。

而同样是学校,另一所学校餐厅里却是这样的情形:学生们盛的饭都不多,有的还往回舀了一点,怕浪费。在学校回收泔水用的桶旁边,站的不是收剩饭剩菜的工作人员,而是老师。这位老师手拿小本子,哪位学生有剩饭,就把名字和班级记下来,开会时点名批评。这样的做法的确有效。一顿午餐,这所3000人的学校只有两个小半桶的泔水。一名同学告诉记者:“开班会的时候老师会讲一些粮食的来源,有时候还会举出餐馆浪费的例子给我们看。”

(摘编自“央视网”)

素材解读

学生节约粮食的程度不仅反映了一个学校对于食物浪费的重视程度,同时也检验了学校所采用的方法是否行之有效。2013年到2015年我国餐饮食物浪费量约为每年1700万至1800万吨,这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古人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更何况地球上还有很多人吃不上饭。粮食、资源和劳动都不能浪费,这是文明的表现。让我们理性消费、文明就餐、尊重劳动、珍惜资源,一起加入“光盘族”,把节约落实到行动上。

适用话题

光盘行动、学校管理、理性消费、文明就餐

【素材五】

60元入动物园

游客下去就聽见狮吼

最近在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附近的围墙外,有人搭梯收费,帮助游客进入园区。游客王先生就花了60元翻墙入园,不料刚下去就听到狮子吼叫的声音。

“当时也不知怎么搞的,稀里糊涂听了这些人的话,掏了60元翻墙进了动物园,却听到狮子吼叫的声音,现在想想都后怕!”游客王先生爆料称,他和朋友一行4人去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游玩时,刚进入景区就被一中年妇女拦住,称可以将几个人带进园,价格比售票点便宜几十元,于是几个人就答应了。

王先生称,该妇女上车指路,将他们的车辆指挥到一个墙根下,缴纳了20元停车费后,有人用面包车将他们拉到几公里外的另一个墙根下,顺着木梯上墙,墙里面还有另外一个木梯,每人缴纳了60元后进入了园区。刚下去就听见远处传来两声狮子的吼声,把几个人吓得够呛。

“进去一问,没有票,园区内有很多地方无法观看!”王先生称,大家都感觉很后悔,特别是回想起来,感觉极不安全。据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执勤的志愿者称,这里距离猛兽区仅有两站距离。

素材解读

不久前为逃130元门票费的宁波一男子翻墙进动物园猛兽区被老虎撕咬身亡的事件还未降温,西安又发生类似事情,一方面说明有的游客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另一方面说明动物园的管理仍存在漏洞。这里面有游客不自律、不自觉、不文明,另一方面附近的“帮凶”——村民也有责任,而动物园的管理者也难逃其咎。游客逃票入园事件一再发生,造成的悲剧一再上演,社会各界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游客应自觉遵守旅游区域的管理,管理者应加强管理建设,而不是在事情发生后相互推卸责任。

适用话题

自律、文明出游、管理、教训

猜你喜欢

湖南大学衡水垃圾袋
吸管妙妙妙
Technology and Our Life
倒垃圾
衡水中国书画博物馆藏画选
新荷初绽
极简垃圾桶
如画的衡水湖
A Study on the Cohes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Blessing Short Messages
石家庄衡水商会
特殊用途的胸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