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人的家庭结构

2017-06-26陶短房

世界博览 2017年11期
关键词:种姓印度人精英

陶短房

大家都知道北美电影市场竞争有多激烈,能进入票房TOP10是很不容易的事,纯外国制作的电影就尤其如此。但近日北美票房TOP10中竟一度有两部纯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和《巴霍巴利王.下-终结》,成绩十分可观。

一位本地中文电台专播娱乐节目的朋友称,印度电影在北美乃至世界的票房都不错,因为“北美印度人都是一大家子一大家子来看电影的”。

“一大家子文化”

的确,我在非洲、在北美接触过许多印度人,他们都是“一大家子”的。

记得当初在贝宁经商时,许多客户都是印度人,因此和印度商会走得很近。有一次,几位印度商会的朋友登门拜访,为他们的子弟学校募捐,并表示“下次你们中国子弟学校募捐我们也会帮忙”,我苦笑一声——在贝宁经商的华人不是光棍男、便是光棍女,要么两地分居或恋爱无门,连家属都没有,又哪里需要什么子弟学校?

听我这么一说,几位印度朋友纷纷表示“不理解你们中国人”,因为他们可以走到天涯海角,但“一定要一大家子一起”。后来和他们熟了,发现果然如此,稍有实力的印度商人(甚至他们的高级伙计)都是拖家带口的,而且子女往往特别多,租房都要特意选择房间较多的那种,子弟学校是必然要办的,老师有的是家属中曾任过教,有些则是就地聘请(许多是印度裔),甚至还见过专门从印度国内聘请的——“几家子凑凑就够了”。

移民到加拿大后,所居住的社区同样有很多印度裔,他们的习惯也往往是“一大家子”为单位的。记得当初买房看房,只要看到房间特别多、公共空间特别少的那种,经纪人就会说“看来房主是印度人”,结果往往八九不离十。印度人扎堆、抱团,碰上“光明节”这样的活动,总是“一大家子”出动“共进退”。不久前大温哥华所在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省选,印度裔聚居的某菲沙河南岸三个选区“一朝变色”,齐刷刷从标志为蓝色的省自由党控制区,转变为标志为橙色的省新民主党选区,许多本地政论家都表示,省新民主党抓住了选区内印度裔“家庭观念众、家庭集体意志强”的特点,将大量人力、物力铺在家庭层面上,结果“搞定一個就能搞定一大家子人”。

“一大家子文化”在印度本土怎样?

“更厉害”,和我相熟的印度人多次这样表示:“外出经商、移民海外,终究不可能全家族一起走,而在印度,‘一大家子人就很可能包含几代人和几十个小家”。我听说过最多的“大家”,竟包含七代人。

“一大家子”并非简单地挤在一个屋檐下,而是有自己的一套“乡规民约”。在印度本土的许多地方,基层行政对许多居民点鞭长莫及,强力机构也不能面面俱到,家族中的长老成为实际的“大总管”,“乡规民约”则部分填补了法律的某些空白。即便在孟买这样的大城市里,许多上班族“白天是公司的人,晚上是家里的人”,这个“家”,也依然是“一大家子”的家(当然,比农村的要小很多)。

在海外,印度人的“一大家子”相对简单,通常是行辈最长的一位父亲,“家长”操得心相对也少一些,但“一大家子文化”还是保留了很多。

和不少印度朋友聊过,对这种“一大家子文化”,他们的感情是复杂的:一方面,这种模式让很多看似混乱的地方“不至于乱到家”,而且对净化基层社会氛围、家庭成员间互帮互助,落实一些行政体系内的政策(比如前几年印度首次进行身份证登记和发放,如果没有“一大家子文化”的助力,恐怕就难以完成);另一方面,“一大家子文化”又让许多陈规陋习得以保留和发酵。笔者儿子的一位同学是印度-华裔混血儿,我曾到他们家做客,和同学母亲(香港裔华人)谈及此事,她表示“那边一大家子歧视妇女的风气太厉害,我是不敢再去印度婆家住了”。

男女有别

这位同学家长对印度家庭中歧视妇女的风气心有芥蒂,其实她的先生是在美国出生的,是个受过高等教育、乐呵呵的好好先生,甚至参加过几次呼吁尊重妇女权益的签名联署,但这位好好先生也坦言,传统的印度家庭,男性的地位“在九天之上”,而女性则“在九地之下”。

《奔跑吧爸爸》里的这位爸爸对女儿们态度严厉但有分寸,即便如此,一些重视女权的朋友仍不免觉得“有些过分”,但在印度本土的许多家庭里,女性的地位要低得多:在农村,相当多男性是不做任何家务活的,这些都会交给妻子们和“长大”的女儿们(这个“长大”经常只意味着十一二岁),在非洲时一位印度来的老师告诉我,如今印度政府在普及中小学教育方面比过去功夫下得多,情况已有很大好转,但即便如此,“倘若某个村子或大家族仍有孩子失学,那这个孩子多半是女孩”。

很多了解一些印度风俗的人,都听说过“女孩因凑不齐嫁妆被娘家烧死”的悲惨故事,如今时代在进步,“嫁妆不够被烧死”的事已较少听到,但“嫁妆风俗”依然根深蒂固,女孩出嫁时倘若嫁妆欠丰厚,婚后会在新的家庭“抬不起头来”。

曾有一位印度朋友在我向她询问“为什么你们印度电影电视里的情节就是整天唱歌跳舞谈恋爱”,她表示“印度人天生喜欢歌舞,至于恋爱,正因为现实中很多年轻人没有机会自由恋爱,他们才会对电影中的恋爱情节如此着迷”。

许多印度朋友都表示,即便在许多大城市,多数印度人的婚姻也是通过亲戚和媒人来介绍的。虽然从法律上,印度已废除了种姓制度,但实际上在家庭中这种种姓观念往往根深蒂固,且印度的种姓并非我们所熟知的“四等五级”,而是大种姓套小种姓,非常繁琐复杂,很多爱情悲剧,都是一对青年男女两情相悦,却分属不同种姓,结果“棒打鸳鸯两离分”。

当然,毕竟时代变了,在很多大城市的中产社区,这种情况有了很大改善。我曾认识的一位印度朋友来自号称“印度硅谷”班加罗尔,据他介绍,当地许多在IT业发展的年轻人,就不太受这些陈规旧律的束缚,“想怎样就怎样”,家里也甚为开通,而另一位朋友则坦言“恋爱受干预大不了移民么”。

“两个印度”

這些表现得很洒脱的印度朋友,大多来自所谓“两个印度”中更富裕、更高文化的那一个。

所谓“两个印度”的说法源自有人将拥有13亿人口的印度形容为两个国家:1亿城市精英,和12亿城市及农村赤贫。这“两个国家”在很多层面上并不交集:经济上,印度经济已持续多年高速发展,但城乡就业率停滞不前,都市贫民窟和广大农村贫困依旧,受教育率也停滞不前;政治上,印度号称全球最大民主国家,努力争取国际言论空间,但这样一个国家却依旧维持着古老的种姓制度,仍然有成千上万的贱民,从事着世代从事的“低贱工作”,除极个别外永世不得翻身。

印度虽然经过长期发展,一跃成为南亚大国和“金砖”之一,但经济增长并未能给国内大多数人带来福音,号称新兴大国的印度,文盲率甚至高于许多非洲贫困国家,并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赤贫人口,贫富悬殊进一步拉大。在国大党长期治理下,印度行政效率低下,官僚主义和贪腐盛行,国内治安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落后,原本兴致勃勃涌入的外商、外资,又被朝令夕改的政策和低下的行政效率吓跑。

正是这种“两个印度”的反差,让所谓“印度式家庭”也变得两极分化:有人说“印度家庭厨房里弥漫着咖喱味,不关门别人就无法走近,没有厕所,就算有也是简陋蹲坑,旁边有个飘着水舀子的塑料桶,是用来便后洗手的——因为没有手纸”;也有人说“印度家庭整洁明亮,厨房和欧美一样是开放式的,厕所用抽水马桶,虽然的确不用手纸,但装备了非常精致的洁身器”。这两个“印度式家庭”哪个是真实的?答案是“都是真实的”,只是前者是“草根印度”的家庭,而后者是“精英印度”的。

传统上,印度家庭普遍存在宿命意识和来世思想,认为自己的贫穷和不公正待遇是“上辈子没修好”,只有“忍耐、苦修”才能在下辈子结束这种苦难的命运。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尤其一些“明星城市”的快速发展、膨胀,让原本畛域分明的“两个印度”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交集,大都市里贫民窟和豪华社区的全压交互,令印度出现越来越多“靠近精英家庭居住的草根家庭”,而教育的普及和社会意识的觉醒,则让年轻一代的草根家庭成员不再满足于“下辈子投胎精英家庭”——他们觉得有些梦想这辈子就能实现,当然,要靠自己的斗争和努力。

这种情结体现在印度电影里,就是著名的“班加罗尔节奏”——更自信、更现代化,家庭不再那么大,靠努力就能改变命运,而《摔跤吧爸爸》虽然切入点不同,却同样表现了一个“中等”印度家庭靠奋斗、拼搏改变生活的“鸡汤类励志”故事,没有神迹、没有婚姻交换,更没有实在不能自圆其说时从天而降的冗长歌舞,这类“新型印度电影”的出现和流行,或许揭示了一个新时代即将在印度开始。

“两个印度”的交错也催生了另一种情结:反精英主义。

在这派“草根印度”家族成员看来,正是“精英印度”让他们的生活如此窘迫和绝望,而要改变这一法则,靠努力、奋斗都不现实,只有让“精英印度”消失才行。这些人中的一部分将选票投给低种姓的莫迪,和主张民粹主义的印度人民党,而另一部分则对“种姓虽低却不再贫穷”的莫迪等新贵也不信任,转而将希望寄托在“街头抗争”上。

当然,“第三条路”也有人选择。

这些人并不在意自己的低种姓,相反,他们竭力利用政府对低种姓的某些倾斜政策,为自己争取某些“特殊利益”,并因此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和满足,尽管在其他同伴看来,这种“特殊利益”不免有嗟来之食的意味;这些人竭力表现得“不屑”“精英印度”成员的生活方式,竭力渲染、突出自己“草根生活方式”的某些“闪光点”,以表明“其实我过得也很好”、“我还不想过你那样糟糕的日子”。

有一部印度老电影里,一对在孟买白领圈吃力打熬的年轻夫妇生活得步步艰难,女主角的父亲住在乡下破烂的土屋里,却神气十足地对女婿炫耀“你老婆在婆家时洋娃娃都比她现在住得地方大”——这或许就是“第三条路”在电影中的生动表现吧。

猜你喜欢

种姓印度人精英
本期导读
印度种姓制度下的内婚制
浅谈印度种姓制度
它们都是“精英”
如何区分印度高、低种姓人群?(答读者问)
精英2018赛季最佳阵容出炉
当英国精英私立学校不再只属于精英
昂科威28T四驱精英型
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