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需教研”,助教师像“树”一样茁壮成长

2017-06-25北京市顺义区沿河中心小学校安莹萍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8期
关键词:骨干教师校本教研

北京市顺义区沿河中心小学校 安莹萍

一、科学调研,抓准校本教研的“脉”,夯实教师成长之根

学期初对50名任课教师下发了一张综合问卷(见下表一)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教师们的校本教研现状进行摸底。

问卷的数据分析表明:教师们并不排斥校本教研,觉得有必要开展校本教研的人数占90%。只有8%的教师表示不需要培训;94%的教师对校本教研有期待,其中20%的教师希望参加活动能有效提高自己,50%的教师希望在校本教研中能切实解决教育教学困惑,24%的教师希望能在活动中和同伴真正的平等交流、相互促进。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深入的随访,进一步发现了当前校本教研现状中的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多数教师都提到了“当前教师参与活动时的目的单一,学理论只是限于‘听’,听评课只是限于‘夸’,参加活动只是限于‘到’,遇到问题只是限于‘急’,缺少真实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没有积累、积淀的习惯,缺乏对问题必要的分析、评价,更急需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分析原因我们感到:

已有的校本教研实效性较弱,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不高,教师们需要成长,但以往的专业成长认识模糊,缺少指导性;教师们需要培训,但以往的专业培训方式单一,缺少针对性;教师们需要活动,但以往的教研活动模式化,缺少实效性;教师们需要竞争,但以往的伙伴竞争形式化,缺少透明性。

下附表一

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现状及需求调查(表一)问卷内容 选项内容 选择人数 选择结果你觉得开展校本教研有必要吗?非常有必要 10% 20%比较有必要 15% 30%有必要 20% 40%没有必要 5% 10%听的多 1530%记的多 48%思考的多 12%参加而已 3060%你觉得自己最需要哪些内容的教研培训?你觉得以往的校本教研活动中你的表现是怎样?各种理论学习 816%将所学理论有效地用诸于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2346%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1530%与他人合作交流、自我情绪调节的技巧 2346%现代信息技术培训 1530%不需要培训 48%你觉得怎样的教研活动教师最能接受?真能有效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 2820%能切实解决教师教育教学困惑的 2550%能和同伴真正平等交流相互促进的的 724%学校干部提前安排好的 36%你怎样看待学校举办的各种教育教学技能比赛?能让教师在竞争中成长 816%能体现教师的各自价值 1020%能找到各自的差距 24%纯属加重教师负担 3060%

二、闭环管理,塑造校本教研的“魂”,丰实教师成长之树

(一)组织团队

组织建设是有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保障。成立以学校教学骨干为主体的校本教研室,明确校本教研室各成员的职责,是实现学校任课教师共同成长目标的基石。借鉴区城乡联动的经验组建学校成长共同体,制定合理的活动方案更是开展有效教研的有力保障。

(二)制度建设

制度是有效规避以往诸多问题的关键,因此学校可以重点进行6条制度重建。

1.领导负责制

学校领导高度介入,是推动校本教研的有力保证。

2.教师实权力制

赋予教师权力制,能不断增强教师的主体意识。

3.教学问题累积制

教学问题累积制度,是提升教师教研能力的有效手段。

学校可以组织教师结合教材、教法与学法实际,提出一个具有研究价值或感到困惑的问题,或提出一个具有见解性的问题进行积累;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或每月利用大学科教研活

动时间,通过“问题悬挂”、“问题招标”的方式方法,组织教师一起讨论解决。

4.定期学习制

定期学习培训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根本。

学校可以不定期请专家和骨干教师做专题讲座、理论学习辅导、校际间交流等,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区级以上的各种研训活动,以及省外研修班和参观先进学校、学习先进经验等,

具体要求可以是外出人员必须写出一份学习体会,做一次经验发言,上一堂反映学习成果的汇报课,做到“定量、定时、定员、定反思”。

5.教研活动细化制

选择恰当的研究主题 ,设计明确的教研活动流程是指导教师开展有效教研的保障。基于

此理,我觉得可以开展“123”工程,即:一自选二交流三平台。

一自选即由教师自主选择发展学科。

二交流即做好骨干教师的交流和新老教师的交流。

三平台即区级月末名师大讲台、校级教师秀和学科组同课异构三个平台为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

6.学期四评制

领导评价、骨干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

领导评价主要是引导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掌握。骨干评价即学校成立的校本专家组,发挥学带、新星和骨干的作用让骨干教师参与、管理校本培训。学生评价主要是通过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督促教师提高对教材的掌握理解能力。家长评价主要是通过家长进课堂和对学生家庭学习的表现来评价教师的教学。

(三)学习培训

1.指导教师学会读书

读书——学校从保卫教师“读书人”的身份做起,为他们提供利于专业化利用每人均有笔记本电脑的优势,推荐各种资源网站、名家博客,让教师阅读电子图书。

2.指导教师学会读人

引导教师学会读人——即学会向同伴学习,让教师知道自己的“邻居在做什么”,是怎样做的?有哪些方面值得借鉴?还有哪些方面可以一起探讨。

(四)设计实施

1.随机互动,开展自下而上的教研活动

随着小班化教学的趋势日显,我觉得:针对学校班额较小、同轨班教师较少的特点,学校应力求从真、小、高做起,即:真情境,小问题、高观点。

2.树立资源意识,开展自上而下的教研活动

主要做法是:合理安排教师参加区级以上的教研活动,布置教研任务,严格执行学校的

定期学习制度。组织教师参加区教师研修平台的学习,跟帖发帖。下载资源学习。

总之,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离不开优秀的教师,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是学校教师团队及个人发展不竭的动力,为教师的成长奠定根基、提供养料,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学校自主发展的有效保证。更是教师像树一样茁壮成长的助力器。

猜你喜欢

骨干教师校本教研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第九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绍兴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