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核心素养研究对小学数学基础课堂教学的启示

2017-06-25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耿玲玲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8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核心素养

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 耿玲玲

一、引言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于2016年9月正式发布。它主要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在文化基础方面要求学生达到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要求;在自主发展方面要求学生要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在社会参与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做到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使学生真正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这更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养要求。

而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要以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培养目标。这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要求。这与核心素养的研究是一致的,但是在现实的数学课堂中,老师更多的是关注如何让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的知识,教学生如何理解题意、分析题意和解决问题,而忽视了数学的人文精神。数学课堂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现代生活的数学技能,更要促进学生在科学态度、创新能力、价值观等发面的发展。所以,小学数学课堂基础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动力和现实目标。

鉴于以上分析,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并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致力于探究在基础数学课堂中渗透核心素养,对于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来讲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二、小学数学基础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对教师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能够驾驭课堂、教授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从整体把握所教学段的知识体系,重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但我们的数学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特别是教师的课堂有效提问有待进一步研究。例如,在听“认识时间”一课时,本来是一节充满实际生活气息的内容,对于认识几时几分的问题,老师用“谁来说说这是什么时间”问了三四个学生,形式缺乏多样性。对于同一个问题反复说,学生也是越听越无聊。再如,师生之间的互动本应是随着课程的推进很自然的呈现出来的,但是有时老师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设置,学生很累,老师也很累。甚至有的老师在常态化教学过程中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探索的过程,丧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等。

总之,我们教师的基础课堂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我们去提高,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要解决教师的核心素养培养问题。

三、小学数学基础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核心素养

1.终身学习,善于思考

作为数学教师,必须学会做一个终身学习者。掌握、适应新的教育技术,如电子白板、优教班班通等技术,要时刻关注当前教育动向,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认真研读教材。

另外,提高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读书,但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而不思考是徒劳的。热爱学习又善于思考的数学教师才能使课堂充满数学的文化底蕴。研究“请进来,请出去”的教学方法。将生活请进课堂,将课堂请出教室。

2.关注生活,善于积累

作为老师,首先需要学会做一个会生活的人,善于积累生活中的各种信息,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教学素材。例如:“角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不是停留在书本上的图片中,我们要去生活中寻找角,很直观形象的认识到红领巾上的锐角、钝角;树叶上漂亮又锋利的锐角等。

3.重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Paulo Freire说过:“课堂中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可见对话在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而教师的提问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败。有效的提问能够刺激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保持一定的紧张状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出有效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在学校进行了70多节随堂听课、教师探讨,学生走访等方式,发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于有效提问的问题。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鼓励课堂提问化繁为简,恰当使用苏格拉底式提问,而不是为了提问而提问。从教师对有效提问的认识、教师在课堂中对有效提问的应用、教师对有效提问的反思三个维度总结了教师有效提问的参考表。(见表1)。

表1 有效提问分析表

教师在课堂中对有效提问的应用4.一节数学课大约提问多少次?5.有多少次提问是有效的?6.采用了几种提问方式?7.有多少学生主动回答问题?9.提出问题后,留给学生多少时间思考?10.没有举手的同学是否让他回答问题?11.学生更喜欢在什么环节回答?12.一节课学生提出过几次问题?教师对有效提问的反思 13.对学生的评价语是否及时、恰当,采用几种形式?14.学生回答不出来或者回答错误时怎么办?15.学生的回答不是你想要的结果时怎么办?

(二)打造和谐的探究学习数学课堂模式

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知识的探索学习过程。例如 “认识图形(二)”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利用学具,采用两人小组合作式的探究教学方式,学生成为探索平面图形的小老师,通过反复动手实验、小组交流汇报等形式探究平面图形。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亲身经历了知识的生成过程,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活动的能力

检验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活动是否成功的标准是离开课堂,生活给学生留下了什么。课堂是知识与实践碰撞的基地,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活动的能力。在学习“认识人民币”后,我设计了“班级跳蚤市场的活动”,请同学们准备好自己不用的玩具等在班级内进行售卖。这样,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了实践,同时也收获了快乐、感受到劳动的滋味,领悟到资源的可重复利用,实现了我一直追求的生态之美和乐教之美。

以上就是我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对核心素养做出的尝试,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效果,但课堂中关于核心素养的探究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希望本文能够为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实施提供一点点帮助。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