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C肽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

2017-06-24韦旻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3期
关键词:血糖控制并发症

韦旻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C肽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并发症间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5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2016年12月,根据患者的血清C肽水平,将其分成低C肽组(空腹C肽低于300 pmol/L)135例、正常C肽组(空腹C肽在300~600 pmol/L)215例、高C肽组(空腹C肽>600 pmol/L)150例。比较3组的血糖控制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①低C肽组与正常C肽组在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的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清C肽与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发生呈正相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为负相关(P<0.05)。 结论 低血清C肽会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风险增加,血清C肽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关键词] 血糖控制;血清C肽;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2(a)-0048-02

[Abstract] Objective Of serum C-peptide and type 2 diabetes to control blood sugar, related complications between.Methods Select our hospital 50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study, admitted time was in March 2014 -2016 In December ,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serum C-peptide levels, will be divided into low C-peptide group(fasting C-peptide is less than 300 pmol / L) 135 cases of normal C-peptide group(fasting C-peptide in 300~600 pmol/L) 215 cases of high C-peptide group (fasting C-peptide> 600 pmol/L) 150 cases. Comparison of the three groups of glycemic control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Results No ①low C-peptide and normal C-peptide in the comparison group differences in glycated hemoglobin index, there i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②serum C-peptid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therosclerosis hardening of the diseas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diabetic retinopathy, diabetic nephropathy i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P<0.05). Conclusion Low serum C-peptide can lead to increased risk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serum C peptide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a correlation.

[Key words] Glycemic control; Serum C-peptide; Complications

2型糖尿病是臨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目前,临床一般通过对患者的血清C肽进行测定,评估其胰岛素功能。C肽是由胰岛素原经酶切而产生的多肽,含有多个氨基酸(31个),与胰岛素相比,C肽的性质更加稳定,检查准确度比较理想。临床可通过对患者的C肽进行检测,从而评估胰岛功能。以往有研究人员[1]认为,C肽检测不存在任何意义,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人们对C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据研究表明[2],血清C肽功能存在生物学活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存在一定关联。该文主要分析血清C肽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并发症间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该院收治的500例2型糖尿病患者(2014年3月—2016年12月)进行研究,按照患者的C肽水平,将其分为低C肽组135例、正常C肽组215例、高C肽组150例。在低C肽组中,男75例,女60例,年龄为56~78岁,中位年龄(67.49±6.42)岁,平均病程(5.93±2.19)年。在正常C肽组中,男109例,女106例,年龄为54~78岁,中位年龄(67.67±6.31)岁,平均病程(5.46±2.43)年。在高C肽组中,男90例,女60例,年龄为52~78岁,中位年龄(66.52±6.69)岁,平均病程(5.87±2.14)年。

1.2 方法

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①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经常规仪器检查、以往病史等,由专业医师诊断患者病情;②糖尿病肾病:测定患者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在6个月内,需检查3次,若有2次大于30 mg/24 h,则确诊;③脑梗死:经头部CT检查,提示有腔隙性脑梗死、陈旧或新发脑血栓;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经眼底荧光造影检查,观察到纤维增殖、小出血点、新生血管等病变。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血糖指标与并发症率,所有数据均由医护人员详细统计,并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方法

利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统计数据资料,计数、计量资料分别给予χ2、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

正常C肽组的糖化血红蛋白为(9.19±2.05)%;低C肽组为(10.59±2.43)%;高C肽组为(9.01±2.13)%。3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C肽与并发症的关系

正常C肽组(n=21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5例(11.63%)、糖尿病肾病24例(11.16%)、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46例(21.40%)、脑梗死25例(11.63%)。低C肽组(n=13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6例(19.26%)、糖尿病肾病27例(20.00%)、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10(7.41%)、脑梗死12例(8.89%)。高C肽组(n=15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8例(18.67%)、糖尿病肾病30例(20.00%)、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11(7.33%)、脑梗死12例(8.00%)。正常C肽组的糖尿病肾病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率低于低C肽组与高C肽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率高于低C肽组与高C肽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脑梗死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C肽组与低C肽组在并发症的发生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相关性分析

正常C肽组与低C肽组、高C肽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效果无差异,表明血清C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无影响。正常C肽组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发生率低于低C肽组与高C肽组,表明血清C肽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呈负相关(R=-0.534/-0.624,P<0.05);正常C肽组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发生率高于低C肽组与高C肽组,证实血清C肽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为正相关(R=0.192,P<0.05)。

3 讨论

近几年,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有所提升,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越来越多,对其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均有很大影响。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风险高,最常見的就是血管并发症,例如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即便2型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视血糖控制,多年以后也可能出现并发症,通过对患者的血清C肽进行检查,有利于明确该指标与并发症、血糖控制间的关系,便于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措施,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治疗效果。血清C肽属于胰岛素同源的肽类物质,研究表明,该物质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生理学作用。有研究证实[3],血清C肽与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存在明显相关性。从该次研究结果上看,正常C肽组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率明显低于低C肽组与高C肽组,两者为负相关,也同样证实了这一点。医学界以往对该指标的检测并不重视,近来年,医学研究人员发现C肽存在生物学活性,在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进展过程中,血清C肽发挥了重要作用。就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而言,主要特征表现为微循环损害、内皮功能异常,C肽对这两种受损表现都有影响。因此,分析血清C肽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间的关系在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有研究[4]证实,低C肽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较大,除此之外,患者的餐前C肽、餐后C肽差值越小,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还有研究[5]显示,糖尿病肾病患者经C肽治疗后,患者的肾脏高滤过状态显著降低,这表明C肽能够促使肾脏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经该次研究发现,正常C肽组的糖尿病肾病发生率也低于低C肽组,两者同样呈现为负相关。这表明血清C肽可能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微血管并发症风险。就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发生率而言,正常C肽组高于低C肽组、高C肽组,两者为正相关,说明血清C肽的上升会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可间接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风险。

综上所述,血清C肽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具有明显相关性,该指标的上升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风险,低血清C肽水平与血清C肽可引发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因此,临床要定期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C肽水平,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朱余蓉,常向云,孙侃,等.血清空腹C肽水平与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并发症相关性[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 (5):463-465.

[2] 孟馨,金智一,贾楠,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99水平与血糖控制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J].广西医学,2016 (2):217-220.

[3] 林思彤,王丽强,刘龙,等.血清C肽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控制及心脑血管并发症关系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2):281-283.

[4] 刘冬,赵桂红,邓林.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清C肽含量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3(2):33,36.

[5] 李莉,黎艳,汪晓红,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J].广东医学,2014,12:1893-1895.

(收稿日期:2017-01-09)

猜你喜欢

血糖控制并发症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评价大型体检中心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分析
社区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