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任务 创设时政情境 培育核心素养

2017-06-23张立华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问题

张立华

【摘 要】时事政治是思想政治课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也是高考大纲规定的考查内容。通过时政教育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教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当前,不少时政课堂存在诸多问题,笔者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思考,结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从3个方面谈谈深度时政教育必备的一些要件与过程。

【关键词】时政教育;核心素养;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0-0063-02

一、借助智慧平台,让时政课围绕议题动起来

时事政治有很强的时效性。受课时安排与教学进度的限制,教学中,有的教师采取集中某一段时间或以资料解读的形式进行时政分析,或在课堂上以演说的形式阐述时政内容,或以板报(宣传海报)的形式进行宣传展示,也有的教师回避时政教育。受到时空的限制,很多时政教育阐释问题的深度不够,与生活的关联性思考不够。要突破这些弊端,达到预期的时政教育效果,关键是要有系统地立足于活动型课程的教学设计,以及相对集中的活动议题,还要借助智慧云平台收集信息、展示与评价,下面以教学案例进行说明。

案例1:

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32字改革方法论

2017年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各级主要负责同志要自觉从全局高度谋划推进改革,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把准方向、敢于担当,亲力亲为、抓实工作。

这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一個重要的议题是,就有关主要负责同志亲力亲为抓改革落实听取了汇报,并对各级主要负责同志亲力亲为推进改革做出了更高的要求。

●32字改革方法论里面体现的哲学依据有哪些?

●习近平总书记已主持召开33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其中关于领导干部怎样抓改革,还有哪些“重点提示”?

在实际教学中,先申请一个微信公众号,将相关时政问题的栏目进行分类,开放留言功能,构建一个信息收集和展示的“智慧”云平台。依托这个平台布置相关任务,让学生通过平台进行课前学习、交流与讨论。通过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探源,比较不同时期的改革措施,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生活层面深入理解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学生在一系列任务活动中践行“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放眼世界风云、紧扣时代脉搏,开拓面向世界的眼界”。

二、强化理性辨析,用积极的价值引领时政教学

时政教育不仅要面对“远在天边”的大事情,还要直面身边的小冲突。很多身边的时政议题容易“太近”“太敏感”而被“忽视”。在教学中,简单的内容收集和观点阐释,学生借助一定的工具可自行开展有引导的学习活动。而对一些有价值冲突、结构复杂的时政议题,就需要教师的精巧设计和积极参与,并与学生一起沟通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时,时政课的情境设计应立足于当今时代发展的新变化,直面社会文化思想影响的新特征,引导学生提高辨析是非的能力。

案例2:

议题:“互联网安全”中的理性抉择

互联网早已与生活息息相关,人们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交织成一个个互联的关系网。科技带来的好处是可任意自取的海量信息,但这也意味着隐私暴露;一旦网路安全的关卡未能严加把控,当私人及企业信息如潮水般倾泻而出时,损失不可估量。

为此,有人认为,对个人的网络言论应该有一定的约束。要提高互联网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对其发展运行要有更高的要求。也有观点认为如果提高市场门槛,不具备安全技术能力的中小企业,未来可能更容易被淘汰,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创业。

在“互联网+”时代,如何看待和利用互联网,如何面对网络安全,如何遵守相关网络法律,是学生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请借助时政微信公众号完成以下任务。

●从利弊两方面搜集资料,展现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阐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利弊。

●辨析与评价:针对材料中两种不同的观点,谈谈自己的认识。

围绕上述议题,学生在辨析、判断和选择时,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不同观点依托的理由,鼓励他们敢于阐释有自己特色的见解,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某些学的错误观点。在大家的沟通和共同努力下,用适当的方法提示学生完善观点、纠正错误。

在实际课堂活动中,借助评价表格(略)进行有引导性质的评价与指导,推动学生完成相关“解释与论证、辨析与评价”的学科任务。通过这些活动,在提升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同时,也培养了理性精神、法治意识等学科核心素养。

三、借助模拟活动,创设综合性的案例实践

思想政治课涉及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综合性强,而现实生活中的时政事件具有超越学生理解能力之外的复杂性。因此,时政课教学与评价必然面对内容广泛、情境复杂的挑战。在设计时政教学情境时,教师既要重视观察对象的多维度,又要注重探究途径的多样性。

在大部分情况下,以学生的阅历和理论背景,对时政内容解释与理解的深度和层次是不够的。很多时政现象的背景复杂而多变,对其深层次问题进行探讨、研究需要更高的素质和修养。学生也喜欢有一定深度的、让自己惊讶的时政分析,这样他们才觉得在时政课上学到了东西。

案例3:

议题:欧洲“难民”问题的利益纠葛

欧洲难民潮源自于局势不稳定的阿富汗、伊拉克等国,以及像叙利亚这样爆发内战的国家。他们无法前往富有的阿拉伯国家,一些欧洲国家如德国表示愿意接纳他们。为了逃避战火,为了一个扑朔迷离的未来,越来越多的叙利亚人选择孤注一掷,踏上这条生死未卜的偷渡路。但,欧洲并没有做好准备。

叙利亚内战让难民问题急剧恶化,进而引发欧洲经济社会问题和人道主义危机,成为一些国家难以承受的重压,考验着欧盟内部的团结和应对能力。我们希望这次危机能得到妥善的处理和化解,让人们不再遭受苦难,让和平与稳定充满整个人间。现在请搜集资料,进行探究思考以下问题:

●特朗普执政后,美国对欧洲难民问题有哪些新观点?

●中国对难民问题的态度是什么,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欧盟内部成员对难民问题有没有分歧,你认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模拟联合国活动的架构,组织一次特别协商会议,对难民问题进行模拟演示。其中一个议程是:叙利亚各方和平谈判。请就以下亟需解决的问题展开各方会谈磋商。

●协商形成模拟参会的国家和派别名单,并说明原因。

●选择自己代表的国家或派别进行历史背景研究,形成自己的立场,并阐述理由。

这一模拟会议中设计的相关活动非常复杂,是对学生能否完成“描述与分类、解释与论证、预测与选择、辨析与评价”这四项学科任务的考验,也是对教师“核心素养”的考验,这是由教师的“智慧之树”摇动学生“智慧之树”的过程。实施综合性时政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评价表略)的过程,也是检验反思和评估情境创设效果、检验案例选取是否得当的过程。

总之,时政教学设计具有活动性、综合性、价值引导性等特征,时政课堂的落脚点是完成“描述与分类、解释与论证、预测与选择、辨析与评价”四项学科任务,归宿是“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四项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应借助议题、平台、模拟事件展开不同层次的评价,然后走出教室,开展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强时事政治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友芳,朱明光.核心素养本位的思想政治学科学业质量评价的策略与指标[J].中国考试,2016,(10):32-38.

[2]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中心,2016.

[3] 姜钢.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6-10-11(3).

(编辑:易继斌)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问题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