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官场圣人范仲淹(连载14)

2017-06-23肖亮升

文史春秋 2017年4期
关键词:富弼林逋老夫

肖亮升

一天上午,范仲淹正在海堤修筑工程指挥部里看书,随从来报:外面有人要见范大人。范仲淹问是何人何事?随从说:“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书生,他说要拜见范大人。在下说范大人正忙于公务,没时间。他说非要跟大人见上一面,还说他说两句话就马上走。”

“让他进来吧。”范仲淹确实很忙,但一听说来者是个读书人,他还是想见见,他对读书人向来有好感。

“晚生富弼拜见范大人。”

范仲淹一抬头,一个眉清目秀,面容清瘦的少年正站在他面前。他还来不及听清来者的姓名,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姓富名弼,字彦国。景德元年(1004年)生于洛阳。”富弼给范仲淹鞠了个躬,“晚生听闻范大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特来求见。”

范仲淹哭笑不得,心里说:“没见我在忙着吗?哪有跑到工地上来求见的。真是个书呆子。”嘴上却说:“你是怎么找到这儿的?”

富弼一本正经地说:“范大人的英名,整个泰州上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连街上的走卒小贩都知道为了海堤工程早日竣工,范大人亲自在工地督工……泰州百姓只要提到范大人,哪个不竖起大拇指赞叹?”

范仲淹心里说:“嘴巴倒是蛮甜,不知道学问如何?”嘴上说:“本官没你想象的那么好。呵呵。”

“范大人不必谦虚了,”富弼诚恳地说,“晚生对大人仰慕已久,对大人‘断齑画粥一独不见皇帝的故事也早有耳闻,所以今天才特来拜见大人。”

“先坐下再说吧。”范仲淹有些惊讶,富弼是怎么知道他这些往事的,便问,“你是听谁说的?”

“家父说的。”

“令尊是?”

“家父富言是泰州监酒税官,”富弼不动声色地说,“家父经常用大人勤学苦读的故事来教育晚生,勉励晚生以大人为榜样。晚生虽没见过大人,但对大人早已敬佩不已。为了有个清净的读书环境,晚生也效仿大人,在光孝寺读了两年书。”

富弼所言不虚。出身于书香门第、官宦世家的富弼自幼受家庭教育的熏陶,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备受乡邻名士赞誉。其父富言于真宗咸平三年登丙科,赐同进士出身,而今是泰州的监酒税官。富弼作为富言的长子,自然备受富言的器重,有意要将他培养成才。富言对范仲淹廉洁奉公的事迹早有耳闻,调任泰州后,更因为范仲淹主持修筑海堤工程的缘故,范仲淹在整个泰州上下更是声名鹊起,几乎家喻户晓,他早年读书的很多故事便也在民间逐渐流传开来。特别是‘断齑画粥“独不见皇帝‘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几个故事,经过泰州民众的一番加工后,更是描述得绘声绘色,颇有几分传奇色彩。这更是让富言钦佩不已,屡次将范仲淹那些故事说给长子富弼听,希望富弼以范仲淹为榜样,勤学苦读,争取早日金榜题名。自此,富弼虽然还没见过范仲淹,却处处以范仲淹为榜样,与范仲淹神交。为了效仿范仲淹,他甚至也去海陵光孝寺苦读了两年书,每日闻鸡起舞,伴灯苦读,废寝忘食,冬夜实在犯困的时候,他就出门抓一把雪洗脸,等头脑清醒了再继续读书。久而久之,住在他隔壁的一位苦行僧都被他苦读的精神打动,经常跟寺里其他僧人说起他读书的勤苦。

“哦?”范仲淹没想到自己少年时期读书的事情竟然还成为别人效仿的榜样,心里感到欣慰的同时,跟富弼的距离自然也更近了些。同时他也意识到,既然是敢找上门来求见的书生,肯定也不是个等闲之辈。

“大人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仗义执言,深得泰州百姓爱戴,晚生仰慕不已,早就想找机会认识大人,却苦于没机会。左思右想后便贸然上门拜见,还请大人多多包涵。”富弼说着又起身给范仲淹打躬作揖。

“不必多礼。”范仲淹微笑着说,“身为孔孟门徒,天子门生,理应胸怀天下,心系苍生。我不过是盡到本分而已,没什么值得仰慕爱戴的。”

富弼说:“很多人在读书的时候还能以圣贤弟子来要求自己,也有要为国为民谋福祉的抱负。而一旦功成名就、获取高官厚禄后,往往就将曾经的诺言和抱负通通抛到脑后,逐渐在名利中迷失了自己。像范大人这种始终能够言行一致、严于律己的圣贤弟子是不多的。”

“自古以来,在名利面前能够稳得住的人就不多。我也时常提醒自己不要在名利面前迷失了自己。”范仲淹推心置腹地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不能苛求人人都能淡泊名利,视金钱如粪土……我本人也不拒绝名利,只是一切都要名正言顺,合理合法。如果为了贪图名利而寻求终南捷径,走旁门左道,甚至不惜卖友求荣、杀妻求将,那就令人不齿了。”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富弼不慌不忙地说,“晚生觉得我们虽然不要刻意去追求名利,但也不必像陶渊明那样‘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追求虚幻的世外桃源。晚生认为,作为圣贤弟子,不管世道如何,都要秉承圣人之言,为国为民做贡献。”

范仲淹对富弼这番话刮目相看。想当年他与几个同窗在长山姜遵府上跟姜遵谈论齐国的陈仲子时,他也过一番类似的言论,因此而深得姜遵的赏识,姜遵还特意留他下来备宴款待他。眼前的富弼虽然年轻,却有这般眼界,假以时日,定能成为国之栋梁。

想到这里,范仲淹点头道:“没错。我们读圣贤书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能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沉浮不定,左摇右摆,甚至消极避世。不管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应心存君国,胸怀天下。而不是退隐山林,不问红尘。”他思索着说,“其实,心灵的宁静与淡泊,与环境无关,与自身有关,境随心转。大隐隐于市,未必要去苛求世外桃源,只要守住自己的心,滚滚红尘也是世外桃源。经不住诱惑,守不住身心,即使去到世外桃源也枉然。”

“是啊!大人这番话很有道理,对晚生很有启发。”富弼感慨地说,“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上任彭泽县令才八十多天就辞了官,从此走上了归隐田园之路,也曾享受过一段‘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乐趣。但终因生活贫困潦倒,而使得全家老小最后只能靠亲友接济生活,生活甚至一度陷人绝境。‘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觚。春醪生蜉蚁,何时更能尝。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看看他晚年的那些诗,读来真是让人心酸!丝毫没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脱淡然了。”

“我敬佩陶渊明的品格和气节,也尊崇他的诗歌才华,但我无法达到他的人生境界,也不能效仿他的做法。”范仲淹停顿了一下才接着说,“陶渊明的隐居并非佛门高僧那种完全看破放下的出世,而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不满和反抗,对黑暗官场的极度厌恶及决裂……我既然身为孔孟门徒,就要以圣贤之道去为国效力,为君分忧,为民谋福。不管世道如何,环境如何,他人如何,我心依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不知不觉中,两人谈论了一个多时辰。一席话下来,范仲淹似乎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他非常欣赏才华横溢的富弼,甚至称赞小他十五岁的富弼有“王佐之才”。中午,他还热情地留富弼在工程指挥部里一起吃饭,两人边吃边聊,相谈甚欢。范仲淹丝毫不摆长辈的架子,而是以诚相待,与富弼相见恨晚。两人相识不过才两个时辰,却已成为无话不说的忘年交了。

过一阵子,范仲淹因公去杭州,闲暇之际,顺便去拜访了隐居西湖孤山的隐士林逋。

林逋可谓是大宋最著名的隐士,终生不仕不娶,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植梅养鹤,自称“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除此之外,他终日与诗书为乐,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佛寺,与高僧谈诗论道,写下了很多诗词,其中一首咏梅绝作《山园小梅》脍炙人口:“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真宗皇帝听说了林逋隐居的传奇故事后,惊叹不已,特意安排杭州知州王济去孤山寻访,有意请林逋出仕,被他婉拒,真宗皇帝便令人赐他粮食财物。林逋虽然心存感激,但从不向外人炫耀此事。日后,别人多番劝他入仕为官,均被他婉言谢绝,依然在西湖孤山上过着悠闲自得的日子。

那是一个天高云淡的午后,范仲淹带着随从去西湖孤山拜见林逋。到了林逋的茅庐门口,却未见人,只见几只白鹤在茅庐门前悠闲地散步。其中一只白鹤见了他,竞高声呜叫着展翅飞去。不久,林逋匆匆而归,笑道:“昨夜好梦,老夫就知道今日有客要来。”

范仲淹很是纳闷,问道:“先生明明不在家,怎么知道我要来?”

林逋指着刚才飞去又飞回的那只白鹤说:“是它给老夫报信呀。”

范仲淹这才恍然大悟,唏嘘不已:“真是只通人性的奇鸟!”

“老夫常年养鹤,与鹤朝夕相处,鹤已通人性,会听人话。每逢客来,人还未走近,鹤必先呜叫,老夫听到鹤鸣便出门迎客。”说到通人性的白鹤,林逋有几分自豪地娓娓道来,“有一次老夫泛舟西湖,正好那天有客人来,这只鹤竟飞去给老夫报信,围着老夫叫个不停,老夫当时不知何故,回去一看才知道是家里来了客人。此后每逢有客来访,这只鹤都会飞去给老夫报信,老夫只要看见鹤就知道家里来客了。”林逋说完便吹了个口哨,刚才去给他报信那种白鹤就大摇大摆地走到他跟前,他摸摸白鹤的头颈,又拍拍白鹤的背脊。得到主人称赞的白鹤嘴里高兴得发出宏亮的叫声,不停地拍打着双翅,甚至还伸长了脖子在他脸上亲了几下。

“晚生还是头一回见到这么通人性的奇鸟,”范仲淹点头不止,啧啧称赞,“如果不是先生心情宁静,悲悯万物,断然养不出这样的神鹤。”

林逋淡淡地笑着说:“老夫常年隐居山林,孤身寡人,也只能与鹤为伴了。”

范仲淹笑问:“晚生读过先生的《相思令·吴山青》,像先生这种隐于江湖的奇人,莫非也曾有过刻骨铭心的俗世情缘?”说到这里,范仲淹心头马上想起林逋那首《相思令·吴山青》的词来: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淚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林逋笑而不语,一副不置可否的表情,许久才捋着胡须淡淡地说:“都是凡夫俗子,都曾经青春年少,谁没些荒唐旧事?”

聊来聊去,两人聊到了诗词。范仲淹说:“自古咏梅的诗词不计其数,但先生的《山园小梅》应该是咏梅诗词当中的绝作,特别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简直将梅花清幽香逸、孤傲高洁的风姿写绝了。晚生敢说这首诗会成为咏梅的千古绝唱。”

“不敢不敢,”林逋又是摆手又是摇头,一副很谦虚的样子,“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不过是一首信手涂鸦的小诗而已,哪敢妄称千古绝唱?”

“晚生说的是实话,”范仲淹说,“咏梅的诗词,晚生读过不下百首,但晚生最喜欢的还是先生的这首《山园小梅》。”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拙作能让大人错爱,老夫感激不尽。”林逋说,“咏梅名句还有很多。唐代名僧黄蘖禅师的《上堂开示颂》中‘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那两句老夫也很喜欢。南唐后主李煜的《清平乐·别来春半》中的‘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也很好。李煜把白梅的落花比作雪花,一个‘乱字和一个‘还字,既写活了景致,又写尽了愁绪。”

“嗯,李煜的词写得很好。可惜都充满了愁绪和伤感,读来使人肠断。”范仲淹说着就忍不住吟诵起李煜的那首《虞美人》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种词让人读来真是心都碎了。”他停顿了一下,接着吟诵了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不是一个好皇帝,却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书画、诗词样样精通。”林逋叹了一口气,“唉,可惜生在帝王家呀!”他看了看范仲淹,有些自责地说,“老夫今天不该跟大人谈论李煜的诗词,大人以后还是不要与人谈论他为好。”

“多谢先生提醒。晚生今天真是兴奋过头了。”范仲淹自然知道林逋话中的意思。本来已经归顺大宋的李煜就是因为写了一首感怀故国的《虞美人》才被宋太宗皇帝赵光义毒死的。另外坊间都在传说宋太祖赵匡胤也是被赵光义毒杀的。而自己身为大宋的朝廷命官,刚才却在谈论南唐后主的诗词,还吟诵最为敏感的绝命词《虞美人》,真是昏了头脑了。要是被哪个居心叵测者知道了,传扬出去,弄不好就会落得个谋反的罪名。

祸从口出,言多必失,看来今后还是要管好自己的嘴巴才好!

范仲淹从宋太宗赵光义想到了当朝圣上仁宗赵祯。自己少年时期就曾许下“为国效力,为君分忧,为民谋福”的诺言,并打算为此付出毕生精力。如果自己效忠的君主是个心狠手辣、卑鄙无耻的小人呢?那该如何是好?那不是助纣为虐吗?

这是他此前从未认真想过的问题,要不是今天跟林逋谈论诗词凑巧谈论到南唐后主李煜,自己也不会去想这个问题。

这么一想,范仲淹心里竟有些失落,有些惆怅。一时间竞不知该如何是好。

茫然中,慧通大师的话突然在耳边回响:“‘你身为朝廷命官,手握权柄犹如手握刀柄,既能利人,也能伤人。因此你要时刻谨记,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正直做人,廉洁为官,慎用权柄,公正办事……‘如果朝廷利益与百姓利益有冲突,你当以天下苍生利益为重……”

想到慧大师的叮嘱,范仲淹恍然大悟,突然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身为大宋臣子,他虽然没有选择谁当皇帝的权力,也无法决定谁是明主,谁是昏君,但他却能坚守自己的原则,守住自己的内心。

往后,无论他跟随的君主是明主还是昏君,他效忠的都是大宋的江山社稷,效忠的都是国家和朝廷,而非皇帝本人。如果皇帝是个明君,那自然是皆大欢喜;如果是个昏君,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了天下苍生的利益,他也会直言进谏,凭自己的良心说话做事,决不阿谀奉迎,一味迁就,甚至助纣为虐。

人有善念,天必佑之。他相信,只要自己的起心动念是善的,念念都是为国家、为朝廷、为百姓的,就算是遇到一个昏君,恐怕也不敢乱治他的罪。退一步说,为了国家长治久安,为了天下太平,为了黎民百姓的幸福,就算被昏君治罪,他也无怨无悔,坦然接受。

“范大人你在想什么呢?”林逋的话把范仲淹的思绪拉了回来。范仲淹回过神来,微微一笑:“没什么……走了一下神,想点小事而已。”

“是不是因为刚才李煜的词想了很多?”林逋看着范仲淹,笑容诡谲,一副看透人心事的样子。

范仲淹点点头:“是的。”

“这就是我为何不愿意出仕的缘故,”林逋推心置腹地说,“不瞒你说,自从当年真宗皇帝派人来看望我之后,慕名前来求见我的各地州县官吏就如过江之鲫,他们都想邀请我出仕做官。我自然知道他们各怀心事,他们有的是想真心帮助我,想让我一展才华;有的却是想借助我被皇上关注一事来做自己的仕途文章,想趁机捞点政治资本而已……不管他们出于何种目的,都被我一一谢绝了。正如《墨子·所染》中所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人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老夫不想自己被污染。”

范仲淹说:“你可以让自己不被染呀。”林逋反问道:“官场是个大染缸,我等不过是沧海一粟,怎么保证不被污染?”

范仲淹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再大的染缸又如何?”

“如果皇帝是个明君还好,如果是个昏庸之君呢?如果朝廷是奸臣当道呢?你怎能保证自己不被污染?”

“只要你自己的心是干净的,谁都污染不了你。”

“世界太大,自我太小。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世道一旦浑浊,谁能保证自己的心不被污染?”

“佛门高僧六祖慧能大师有佛偈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只要你愿意让自己的心干净,再浑浊的世道也污染不了你。”范仲淹说,“况且,身为圣贤弟子,世道清廉,国运昌盛,要为国效力;世道浑浊,国运衰落,就更要为君分忧。”

“我还是刚才那个问题,”林逋说,“如果皇帝是个昏君,你怎么为君分忧?就算你敢于直言进谏,他却充耳不闻,治你的罪甚至杀你的头。你该怎么办?”

范仲淹说:“为了国家和天下人的利益,就算被杀头,那也是死得其所!”

“人死不能复生。那又是何必呢?”林逋说,“唉,还是像老夫这样好,不问红尘俗世,不管谁当皇帝,我都只管植梅养鹤,吟诗作画,自得其乐,哪管他世道清廉还是浑浊?国运兴隆还是衰落?”

“晚生敬佩先生的品格,却不会效仿先生的做法。”范仲淹毫不掩饰地说,“如果圣贤弟子都不愿入朝为官,个个都隐退山林,归隐田园,结庐隐居。如果是明君忠臣治国还好,倘若是昏君奸臣当道呢?那百姓的日子岂不是更苦吗?因此晚生认为,我等身为孔孟门徒、圣贤弟子,不管世道如何、君王如何,都应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老夫佩服范大人的勇气,大人果然是后生可畏,勇气可嘉。”林逋话题一转,“可是,老夫对范大人的观点却不敢苟同。老夫虽然也是孔孟门徒,但老夫有权选择生活方式。范大人觉得圣贤弟子就要為国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老夫却认为圣贤弟子隐退江湖,植梅养鹤,不给朝廷添乱也是一种贡献。”

范仲淹不想再跟林逋聊这个话题,再聊下去双方就会起争论,再争论不休也不会得出两全其美的结果。他不会轻易接受林逋的意见,林逋也不会认同他的观点。其实林逋说得也没错,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强人所难,强求千人一面。

接下来两人还是接着聊纯粹的诗词,不再谈论任何政治话题。聊到兴奋处,范仲淹说:“其实晚生羡慕先生的悠闲生活,也仰慕先生的诗词才华。今日晚生就班门弄斧,给先生赠诗一首如何?”

“好啊。老夫这儿虽是陋室,却有文房四宝的。”林逋说完便拿出笔墨纸砚来。

范仲淹思索片刻,挥笔写下了一首《寄赠林逋处士》:

唐虞重逸人,束帛降何频。

风俗因君厚,文章至老淳。

玉田耕小隐,金阙梦高真。

罢钓轮生蠹,慵冠鉴积尘。

饵莲攀鹤顶,歌雪扣琴身。

墨妙青囊秘,丹灵绿发新。

岭霞明四望,岩笋入诸邻。

几侄簪裾盛,诸生礼乐循。

朝迁唯属鹗,乡党不伤麟。

吊古夫差国,怀贤伍相津。

剧谈来剑侠,腾啸骇山神。

有客瞻冥翼,无端预属绅。

未能忘帝力,犹待补天均。

早晚功名外,孤云可得亲。

范仲淹跟林逋聊了一个下午,双方言语还算投机。突然间,范仲淹竞感觉自己也有几分超凡脱俗了,心想以后经常跟林逋这样的隐士聊聊天、谈谈诗词倒也好,让心情得到放松,心灵得到放逐。要不是随从提醒天色已晚,他真想再聊些时辰。

回去不久,意犹未尽的范仲淹又作了一首《寄西湖林处士》,装裱好了寄给林逋——

萧索绕家云,清歌独隐沦。

巢由不愿仕,尧舜岂遗人?

一水无涯静,群峰满眼春。

何当伴闲逸,尝酒过诸邻。

正如范仲淹跟富弼所说的那样,他虽然不会去效仿隱士们隐居山林、不问红尘俗世的做法,却从内心里敬佩他们的品格,他写给林逋的这些诗作,便表达了他对隐士们的敬仰之情。

人各有志,有人追求位极人臣的显贵人生,有人向往超凡脱俗的隐居生活。而他,经历过那么多之后,不管为人处世还是出仕为官,他都决心走儒家的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中正平和,不另类,不偏激。同时,他已慢慢学会了放下,也懂得了拿起,不管放下,还是拿起,一切随缘就好。

是的,如今的他,既不苛求高官厚禄、富贵显达,也断然不会像陶渊明、林逋他们这般归隐田园,植梅养鹤。身为圣贤弟子,既然已进士及第,出仕为官,他就从未想过止步、退缩。前方之路,无论光明还是黑暗,坦途还是坎坷,遍洒阳光还是充满风雨,他都要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履行他当年寒窗苦读时立下的诺言:为国效力,为君分忧,为民谋福。

天圣三年(1025年)四月二十日,始终关心天下大事、朝政大局的范仲淹结合这些年来为官的经历和感悟,特别是任职兴化县令、总管修筑海堤以来的一些想法和具体做法,以小见大,统揽全局地去考虑国计民生,写了一篇《奏上时务书》,上书皇太后、皇帝两宫,向朝廷陈述自己的政治变革思想和政治抱负。他这样写道:

天圣三年四月二十日,文林郎、守大理寺丞臣范某,谨诣阁门再拜,死罪上书皇太后陛下、皇帝陛下。臣闻巧言者无犯而易进,直言者有犯而难立。然则直言之士,千古谓之忠;巧百之人,千古谓之佞。今臣勉思药石,切犯雷霆,不遵易进之途,而居难立之地者,欲倾臣节,以报国恩。耻佞人之名,慕忠臣之节,感激而发,万死无恨。况臣之所言,皆圣朝当行之事而未之行者,谅有以也。圣人之心,岂不至此?盖当乎一日万机,无暇余论;大臣之心,岂不至此?盖惧乎上疑下谤,未克果行。臣请言之。以发圣虑。

臣闻国之文章,应於风化,风化厚薄,见平文章。是故观虞夏之书,足以明帝王之道;览南朝之文,足以知衰摩之化。故圣人之理天下也,文弊则救之以质,质弊则救之以文。质弊而不救,则晦而不彰;文弊而不救,则华而将落。前代之季,不能自救,以至大乱,乃有来者,起而救之。故文章之薄。则力君子之忧;风化其坏,则为来者之资。惟圣帝明王,文质相救,在乎已,不在于人。《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亦此之谓也。伏望圣慈,与大臣议文章之道,师虞夏之风。况我圣朝千载而会,惜乎不追三代之高,而尚六朝之细。然文章之列,何代无人。盖时之所尚,何能独变?大君有命,熟不风从!

可敦谕词臣,复兴古道,更延博雅之士,布于台阁,以救斯文之薄,而厚其风化也。天下幸甚!

臣又闻,圣人之有天下也,文经之,武纬之。此二道者,天下之大柄也。昔诸侯暴武之时,孔子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此圣人救之以文也。及郏谷之会,孔子则曰:“有文事者,必有武备,请设左右司马”。此圣人济之以武也。文武之道,相济而行,不可斯须而去焉。唐明皇之时,太平日久,人不知战,国不虑危,大寇犯阙,势如瓦解。此失主武备也。经曰:“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又日:“防之于未萌,治之于末乱,”圣人当福而知祸,在治而防乱。故善安身者,在康宁之时,不谓终无疾病,于是有节宣方药之备焉;善安国者。当太平之时,不谓终无危乱,于是有教化经略之备焉。

我国家文经武纬,天下大定。自真宗皇帝初,犹有旧将旧兵,多经战敌,四夷之患,足己御防。今天下体兵余二十载。昔之战者,今己老矣,今之少者,未知战事。人不知战,国不虑危,岂圣人之意哉!而况守在四夷,不可不虑,古来和好,鲜克始终。唐陆贽议云:“犬羊同类,狐鼠为心,贪而多防,狡而无耻;威之不悟,抚之不怀。虽或时有盛衰,大抵常为边患,属方靖中夏,未遑外虞,因其乞盟,遂许结好,加恩隆礼,有欲无违。而乃邀求浸多,翻覆不定,因托细事,啧有烦言,猜矫多端,其斯可验”。此唐入之至论也。今自京至边,并无关险。其或恩信不守,衅端忽作,戎马一纵,信宿千里。若边少名将,则惧而不守,或守而不战,或战而无功,再扣澶渊,岂必寻好!未知果有几将,可代长城。伏望圣慈,鉴明皇之前辙,察陆贽之谠议,与大臣议武于朝,以保天下。先命大臣密举忠义有谋之人,授以方略,委之边任。次命武臣密举壮勇出群之士,试以武事,迁其等差。壮士蒙知,必怀报效,列于边塞,足备非常。其或自谓无虞真,不欲生事,轻长世之策,苟一时之安。边患忽来,人情大骇。自古兵不得兵帅,鱼肉无殊,乃于仓卒战斗之间,拔卒为将,豹狼竞进,真伪交驰。此五代之鉴也。至于尘埃之间,岂无壮士!宜复唐之武举,则英雄之辈愿在彀中,此圣人居安虑危之备,备而无用,国之福也,惟圣意详之。

臣又闻,先王建官,共理天下,必以贤俊授任,不以爵禄为恩。故百僚师师,各扬其职,上不轻授,下不冒进。此设官之大端也。我国家累圣求理,而致太平,大约纲纪,法象唐室。以臣观之,宜法唐兴之时,不宜法唐衰之后。唐兴之时,特开馆殿,得学士十八人,声满天下。此文皇养将相之材,以论道经邦而大化也。暨至中兴,往往得人。唐衰之后,此选不盛。我朝崇尚殿馆,目为清华,相辅之材,多由此选。三馆清密,古谓登瀛。近岁迁出内庭,逼居坊陌,非唐所谓集仙之馆也。又其间校雠之职,或不由科第,以恩而除,限以岁年,渐至清显。轻十八学士之选,恐非文皇蚕将相之材之意也。伏望圣慈与大臣议其可否,重为制度,以法唐之时,而延廊庙之器。此国家之大关也。惟圣意详之。

又谏官、御史,耳目之司,不讳之朝,宜有赏劝。自陛下临政以来,未闻旌一谏员,赏一御史,若言而无补,是选之不精;言而有补,岂赏之不行?使犯颜者危,缄口者安。以进药石为虚言,以陈丝发的供职,三载之后,进退雷同。臣恐天下窃议朝廷,言路未广,忠臣末劝,将令谏官、御史之徒尸素于朝,非国家之福也。惟圣意祥之。

臣又闻,先王义重君臣,赏延于世。大勋之后,立贤为嗣,余子则以才自调,不使混淆。而后大防一隳,颓波千载,凡居近位,岁进子孙,簪绂盈门,冠盖塞路,贤与不肖例升京朝,谓之赏延,无乃太甚!此必前代君危臣僭之际,务相姑息,因为典故,以至于斯。又百司之人,本避乡役,不腧数岁,例与出官。莫非贪忍之徒,绝异孝廉之举,使亲民政,其弊如何!开此二途,岁取百数,无所不有,实累王风,恐非任官惟賢之体也。人避众怒,不敢上言,遂令住路纷纭,禄位填委。文武官吏,待缺逾年,贪者益励其爪牙,廉者悉困於寒饿,徒於礼闱之内。增其艰难,壮士惜年,数岁一举,乃相奔竞,至于讼争,而况修辞者不求大才,明经者不问大旨。师道既废,文风益浇,诏令虽繁,何以戒劝!士无廉让,职此之由,其源未澄,欲波之清,臣未之信也。偻国家不思改作,因循其弊,官乱于上,风坏于下,恐非国家之福也。

倘为长久之策,则愿与大臣特新其议,澄清此源,不以谤议为嫌,当以治乱为意,此国家福也,惟圣意详之。

臣闻以德服人,天下欣载;以力服人,天下怨望。尧舜以德,则人爱君如父母;秦以力,则人视君如仇雠。是故御天下者,德可凭而力不可恃也。伏惟皇太后陛下、皇帝陛下日崇圣德,以永服天下之心。若夫敦好生之志,推不忍之心。薄于刑典,厚于恻隐,在物祝阿纲,于民泣辜,常戒百官,勿为苛酷,示之天下之慈也,唯圣人能之。耻珠玉之玩,罢组绣之贡,焚晋武之雉裘,出文皇之宫人,少度僧尼,不兴土木,示天下之俭也,唯圣人能之。鸡呜而起,孜孜听政。每有余暇,则召大臣,讲议文武,访问艰难,此皇王之勤也,唯圣人勉之。贵贱亲疏,赏罚惟一,有功者虽增必赏,有罪者虽爱必罚,拾一心之私,从万人之望,示天下人之公也,唯圣人行之。

自古帝王,与佞臣治天下,天下必乱;与忠臣治天下,天下必安。然则忠臣骨鲠而易辣,佞臣柔顺而易规。柔顺似忠,多为美言;骨鲠似强,多所直谏。关言者得进,则佞人满朝,直谏者见疏,则忠臣避世。二者进退,何以辩之?但日闻美言,则知佞人末去,此国家之忧也;日闻直谏,则知忠臣左右,此国家之喜也。伏准圣明,下可不察。自古王者外防夷狄,内防奸邪。夷狄侵国,奸邪败德。国侵则害加攀庶,德败则祸起萧墙。乃知奸邪之凶,甚于夷狄之患。伏惟圣明,常好正直,以杜奸邪,此至理之不也。

臣又闻,圣人宅九重之深,镇万国之望,以静制动,以重为威,如天之高,如地之深,使人不得容易而议也。昨睹銮驾,顺动稍频,恐非深居九重,镇静万国之意。况进奏院报于天下,天下闻之,恐损威重,先朝以御宇日深,功成天下,巡幸之费,尚或谏止。今继明之始,圣政方新,宜加忧勤,深防逸豫,则人心大悦,天道降康。不比先帝功成之年,未可轻为巡幸。伏惟圣慈,再三详览,每有顺动,必循典礼,以服天下之望。

臣又闻,人主纳远大之谋,久而成王道;纳浅末之议,久而成乱政。方今圣人在上,贤人在侧,取拾之际,岂有末至?然而刑法之吏言丝发之重轻:钱谷之司举锱铢之利病,则往往谓之急务,响应而行。或有言政教之源流,议风俗之厚薄,陈圣贤之事业,论文武之得失,则往往谓之迂说,废而不行。岂朝廷薄远大之谋,好浅末之议哉!伏望圣慈纳人之谋,用人之议,不以远大为迂说,不以浅末力急务,则王道大成,天下幸甚!

臣又闻,圣人之至明也,临万机之事,而不敢独断:圣人之至聪也。纳群臣之言而不敢偏听。独断则千虑或失,偏听则众心必离。人心离,则社稷危而不扶;圣虑失,则政教差而弥远。故先王务公共,设百官,而不敢独断者,惧一虑之失也;开言路,采群议,而不敢偏听者,惧众心之离也。今圣政方新,动思公共,委任两地,出入万机。万机之繁,能无得失?乃许群臣上言以补其闽,使上无蒙蔽,下无壅塞,有以见圣人之不独断也,天下幸甚!

然而臣下上言,密陈得失,未可尽以为实,亦当深究其宜,或务窥人短长,或欲希旨上下。动摇赏罚之柄,离隔君臣之情,似是而非,言伪而辩,虽圣鉴之下,能无惑焉?偶动宸衷,无益王道。似此密奏之类,更望圣慈深加详览,与大臣议论可否,然后施行,倘密奏之言,便以为实,内降处分,一面施行,则谗僭之人,缘隙而进,以讦为直,以诈为忠,使内外相疑,政教不一,非教理之本也。古人有言日“为君难,为臣不易”者,其在此乎!伏惟圣明,不可不察。

又自古亲近小臣,率多纤佞,恃国恩宠。为人阶缘,公议末行,私请先至。如此,则人皆由径,政有多门。伏望圣慈深为防虑,以存至公之道也。

臣曲陋之人。本无精识,览前王之得失,究圣朝之取拾,因敢罄而才陈之,伏望圣慈详择一二。干犯天威,臣无任战汗激切屏营之至。臣某昧死谨言。

入仕十年来,范仲淹都是在京城以外的偏远地区任职,不但官职卑微,而且阅历和从政经验都不足,政治视野很有限,因此思考问题还不够全面、成熟,政治变革思想也还很笼统、模糊。

在这篇《奏上时务书》中,范仲淹向皇太后及皇帝陈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变革思想时,虽然说得情真意切、激情澎湃,话题主次却轻重不分,时有颠倒,对主要问题未加深入论述就蜻蜓点水,一笔带过,对一些次要问题却连篇累牍,泛泛而谈,且多有重复。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十年仕途,恍然如梦。

年近三十七岁的范仲淹深感年华易逝,岁月易老。一日清晨,他看着铜镜中日渐苍老的面容,不禁心生感慨:还没做出什么大事呢?怎么就老了?(未完待续)(连载14)

猜你喜欢

富弼林逋老夫
闵学林作品
豁达大度的富弼
林逋:独立独行,寄情梅鹤度余生
富弼的不争
坦然面对别人的挑剔
富弼的不争
富弼大度
坦然面对别人的挑剔
坦然面对别人的挑剔
坦然面对别人的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