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广西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及其发展现状

2017-06-22毛文青关强

美术界 2017年1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广西

毛文青+关强

【摘要】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丰富精彩,以迥然不同的风格特征构成了丰富多姿的民族文化体系。然而这些农耕时代的手工艺由于现代化进程加快却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梳理民族手工技艺的核心内容与分析少数民族旅游产品开发的现状,有利于广西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民族文化

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壮、瑶、苗、侗、仫佬等11个世居少数民族创造了广西灿烂的民间手工艺文化。这些手工艺有衣食住行的日常用品,也有节日庆典与婚丧嫁娶所用之物,许多有极高的艺术水平。这些少数民族手工艺是中华灿烂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汉族手工技艺共同谱就了灿烂的文化乐章。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工业产品的普及运用,一些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甚至已经消亡或者濒临灭绝。近年来,随着政府与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保护传统民族手工艺成为时代呼声,部分少数民族手工技艺被开发为旅游工艺产品得以保存和恢复。目前广西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主要有染织和刺绣品、金属工艺和首饰品、编织工艺品、工艺雕刻品等类型,发展现状概述如下:

一、织绣工艺

广西11个世居少数民族都有独特的织绣艺术。农耕时代,他们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妇女自行织布、染布、刺绣,男子从事银饰加工等,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艺术样式。壯族织锦,苗族蜡染,水、瑶、侗、壮、仫佬等民族的刺绣均闻名遐迩。一些民间饰品如壮族绣球、银饰与铜饰等工艺也十分精彩。这些少数民族工艺品,原来并不对外销售,主要为家人、亲友、情人等制作,随着社会变迁,少数民族青年的意识发生极大转变,大部分居民日常不再穿戴民族服装而改穿现代服装,除了旅游和表演的需求外,需求量急剧减少,从事者也随之减少,传承开始出现中断现象。

以壮锦为例,壮锦是广西民族文化瑰宝,有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忻城壮锦为壮锦精品,曾作为贡品进献皇宫。“十月山城灯火明,家家织锦到三更。邻鸡乍唱停梭后,又听砧声杂臼声。”①清代举人莫震在《忻城竹枝词》一诗中描述了忻城织锦的壮观场面,繁荣程度可见一斑。壮锦不仅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而且色彩斑斓、对比强烈,具有浓艳粗犷的艺术风格,但这种古老而精湛的工艺发展早已举步维艰。以忻城壮锦为例,忻城壮锦厂家20世纪末倒闭,忻城壮锦织造又回到家庭作坊模式,很多艺人另谋生计。目前忻城壮锦手工艺人有11人,大多为老人,面临后继乏人危机。为保护优秀工艺,广西工艺美术研究所帮助传承人在忻城举办壮锦技艺培训班以传授壮锦织造技术。宾阳壮锦也遭遇同样危机,生产虽然实现了一定的机器化和规模化,但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发展仍然岌岌可危,国家级织锦工艺美术师谭湘光在2009年成立广西宾阳县“湘光织锦坊”传承技艺。靖西壮锦在政府政策扶持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示范性基地”继续致力于设计创新研发旅游产品。

广西水族马尾绣,复杂多变,立体感强,结实耐用,例如少儿背带刺绣,工艺复杂而有特色。首先把买回来的丝线剖拆成比马尾毛还细的丝线,然后在白色马尾毛上裹以这种白色丝线,再用这种裹好的马尾和彩色丝线,在深色布上绣出漂亮图案,最后将分别刺绣好的零部件拼镶在背带布上,构成完整画面。仫佬族刺绣同样精彩,针法、设色、图案凸显独特的风格,例如广西隆林仫佬族绣制的围裙,将生活劳作的水牛、山川、田野、花鸟、家畜、鸳鸯、村落等图形制成主要画面,并配饰花草纹饰绣带花边,色彩鲜明,繁而不乱,充满田园气息,宛如一幅田园民俗画。然而刺绣工艺遭遇与织锦同样命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随着社会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少数民族青年男女的经济观念、消费观念大为改变,认识不到民族文化的价值意义,大多改穿现代服饰,从事刺绣的青年女子也越来越少。另外,有些民族刺绣为了缩短工期,节约成本,以机绣替代手绣后,品质下降,粗制滥造。手工刺绣品质虽好,由于价格远远高于机绣,加上宣传不到位,知名度低,也无人问津。因而手工刺绣在一些偏远地区市场近乎消失。融水苗族手工刺绣就出现即将消失的现状,为了挽救这一优秀民族技艺,除了加大宣传力度外,2015年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在融水举办苗族传统服饰刺绣技艺的培训,同年桂林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办的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刺绣培训班也在龙胜开办,积极培养后继人才,数十名青年女子走进传承行列。

此外,一些优秀的民族工艺品被开发为旅游产品后出现产业恢复情况。如壮族吉祥物绣球和“麽乜”。绣球是壮族特色工艺品,色彩华丽,精巧玲珑,原为男女青年定情之物,现这一概念在开发为旅游产品后已经泛化,产业化后,“绣球原本只象征对爱情的纯洁、守信,经过挖掘、发挥,现已被赋予了友谊、吉祥、美丽、文化等更多内涵。”②这正说明了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品被开发为旅游工艺品后功能扩大化,概念泛化的普遍性问题。靖西绣球被开发为旅游产品后发生巨大变化,旧州街约有300多户人家,有500多人从事绣球产业。近年靖西县设立了绣球传习馆,三江侗族自治县设立了手工艺品传承基地,由工艺大师亲自传授技艺。同样壮族“麽乜”也因为开发为旅游产品逐渐起死回生。“麽乜”(壮语译音)是壮族特有的民间吉祥物,起源于百色“观音堂”僧人制作用来在端午节发放祝福的物品,后随着这一文化风俗的消失而淡出视野,近年被重新开发成旅游工艺饰品重见天日。它形状大小不一,色彩丰富艳丽,造型为勇士伸开四肢拥抱龙珠之状,十分奇特,寓意“守护太阳、拥抱希望”,内填艾草、香草、菖蒲等十几种中药香料药材,也是一种独特的工艺香包。目前右江区旅游工艺品“麽乜”在各类工艺品、旅游商品比赛中屡获佳绩,开始回到人们生活中。

二、金属工艺

广西少数民族金属工艺旅游工艺品有少数民族银饰、壮族铜鼓、南丹锡器等。广西传统银饰工艺十分发达,壮、侗、苗、瑶、水等民族服饰都有精美的银饰。其中侗族银饰品胸牌是妇女节日和婚嫁胸饰品,整体是上窄下宽,呈帘状,由银链连接各种各样的单独纹样饰物而成,饰物多为花纹,末层饰物为蝴蝶纹样,造型夸张、装饰性强,每个单独纹样饰物及小器上,涂着珐琅花纹,色彩以群青为主,绿、黄、红色相间,十分精美硕大。瑶族银饰也以珐琅银饰最有特点,流行于三江、龙胜、金秀瑶族聚居区,图案多花草、蝴蝶、小鸟等,工艺复杂多样。例如幼儿护身符银麒麟是广西金秀茶山瑶饰品,外形似麒麟,四肢脚底有四个小银铃,两端为两块银包,其下有银钩、银链层层连接,吊挂数层小动物。整条银挂内容丰富,做工细腻,寓意吉祥,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水族银饰用于水族女子佩戴的项圈、手镯、耳坏、银扣、围腰链、银梳和大型的银质装饰品雅领,以及儿童帽子用的银佛、银扣、银铃、银片等,需求量大,因有“以多为美,以重为贵”观念促进了水族地区银器工艺的发展,工匠技艺高超,制作的项圈仅一项就有扭丝、棱形、空心刻花形、圆形、扁形等品种。目前少数民族银饰制作已经市场化、商业化,很多少数民族村寨中已经不再生产。银饰工艺作坊极少,但产业化后的少数民族银饰工艺,与原汁原味的传统技艺相比较品质下降,工艺也已今非昔比。

铜鼓铸造技艺为广西传统金属技艺之一。广西铜鼓以数量最多分布最广著称。铜鼓造型精美,多无底腹空,腰曲胸鼓,给人以稳重饱满之感。广西著名历史学家蒋廷瑜将广西不同地方的铜鼓风格做了以下归纳:“原始古朴田东鼓”“装饰华美贵港鼓”“乘马伏牛浔江鼓”“硕大厚重北流鼓”“凝重富丽灵山鼓”“高瘦轻薄龙州鼓”“世俗淡雅河池鼓”③,可见各地铜鼓风格大有不同。“铜鼓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铜鼓铸造工艺中的科学技术,附加的美术、音乐、舞蹈元素,宗教信仰,思想意识,无所不包”④道出了铜鼓文化的深厚与博大精深。“世界铜鼓在中国,中国铜鼓在广西,广西铜鼓在东兰”,河池东兰被誉为铜鼓文化的“活化石”,有“广西铜鼓之乡”之称。在红河流域东兰的壮族与瑶族村寨,至今仍保留重要日子击打铜鼓的习俗,尤其是青蛙节,铜鼓声声,十里同音,清脆悠扬,异常热闹。但广西古代铜鼓铸造技艺在清代以后就失传了,“近代以来壮族及其他民族民间使用的皆为传世铜鼓。”⑤为了挖掘这一独特技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上朝韦家兄弟于2003年研制成功了铜鼓铸造技艺,并将它开发为旅游产品。近年河池、东兰仿古铜鼓企业纷纷成立,使铜鼓铸造工艺重新恢复。其中作为旅游工艺品的仿古铜鼓为民族特色产品,它被按比例缩小,制作大小数套,可作乐器敲击、把玩、陈设之用,受到人们喜爱。

三、陶瓷工艺

许多民族有自己独特的制陶艺术。广西壮族的原始制陶技艺奇迹般存活。据考证靖西禄峒镇凌准村还保留古老的原始手工制陶技艺,这是广西古老制陶技艺的活化石。此外,宾阳邹圩、横县江口镇等地,仍采用“古法制陶”。这样的古老民族陶艺,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宛如远古的呼唤,独具淳朴魅力,充满人情温度,也许这就是现代陶艺需要挖掘的地方。但这古老的少数民族陶艺面临灭绝边沿,传承人寥寥无几,尚未开发为旅游产品。广西当代陶瓷艺术最有代表性的是北流瓷和坭兴陶,这两种陶瓷艺术,在装饰和造型题材上,多以少数民族和广西风物为表现内容,有浓郁的南方陶瓷风格和明显的岭南地域风情特点。二者已经实现产业化,是陶艺类旅游工艺产品的重要代表。

四、竹木工艺

廣西地处亚热带环境,竹木繁多,竹木制品技艺传承由来已久,竹雕、木雕、竹木器、竹木编织工艺由此产生。傩面具木雕是少数民族独特的手工技艺,源于傩戏,多用于宗教信仰活动。广西傩面具历史悠久,毛南族、壮族、瑶族、仫佬族、苗族都有自己的傩面具。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评价广西傩面具“以木刻人面,穷极工巧”。桂林傩文化兴盛时期从宋代至清代,从桂林向周围地区辐射,如柳江、象州、武宣、罗城、环江、来宾等,成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重要民俗活动。师公戏面具造型丰富,有“三十六神、七十二像”之说。广西各地区面具角色不同,反映了各地不同的民俗文化:毛南族地区有瑶王,壮族地区有冯四公、甘王,苗族地区有苗公、苗婆,桂林地区有武婆、令公等。毛南族傩面具造型丰富,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传承至今。“作为一种原始的艺术形态,傩面具依旧广泛存在于毛南族人民的生活之中,如还愿法事、分龙节庆祝活动”⑥,其造像真实,平易近人。苗族傩面具则以凶悍、狰狞的神怪鬼魅形象示人,表现出一种庄肃、威严、辟邪、吉祥的宗教信仰。当代广西傩面具传承面临危机,传统傩面具制作主要为师公,由于法事活动减少,所以新一代传承十分困难。在政府部门关注下,广西桂林、龙胜等极少数艺人着力恢复这一技艺,傩面具在2016年广西工艺美术展开始亮相,算是突破之举。

广西少数民族编织工艺技艺精巧,以环江毛南族的花竹帽(又称“顶卡花”)为最。象征幸福吉祥的花竹帽以前是青年女子出嫁时必不可少的嫁妆,后花竹帽编织工艺逐渐发展为花竹帽文化重要组成。20世纪80年代花竹帽一度濒临“失传”,现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目前仅有极少人开始恢复传承这一民族技艺。相比之下博白编织情况好得多,博白编织发展为旅游产品以及日用品实现了产业化。博白被誉为广西“编织之都”,博白竹编藤编工艺突出,由于民族编织与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以及时尚风格结合较为紧密,产品新颖别致,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博白从事编织的人数众多,企业已经形成产业集聚之势,产品一直远销国内外。

总之,广西少数民族手工技艺在旅游开发的时代背景下,被开发创造为旅游工艺产品渐渐地恢复存活下来。虽然在创作开发过程中有诸多问题,如失去了原汁原味的手工制作水平,半机械化降低了手工工艺品的品质,政府的扶持力度过大往往使企业产生依赖性,致使造血能力不足,不利于市场竞争等。但从整体效果来看,许多少数民族手工技艺在艰难的市场体制中存活下来了,这正是旅游工艺品开发产生的积极影响。掌握着核心技术的家族式手工作坊在现代少数民族手工艺产品传承与保护中承担了主要的作用,这些家庭作坊的雇佣方式采用向制作农户配售原料,有订单时分解订单,没有订单时收购农户制作产品的独特方式,具有地方产业特色。

注释:

*本文为广西高校科研项目:桂教科研[2015]2号KY2015LX621广西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调查与创新设计研究;广西高职教改项目:桂教职成[2015]22号一般- 9广西民族手工技艺在高职设计教育的传承创新探究。

①盘芳薇.忻城壮锦传承、保护、发展的思考[J].大众科技,2012(12).

②吕屏,彭家威.产业开发场域下的传统工艺发展——当代社会背景下广西壮族绣球的传承与变迁[J].艺术百家,2008(3).

③蒋廷瑜.广西铜鼓遍山隅[J].传承,2009(5).

④蒋廷瑜.铜鼓文化在泛北部湾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⑤吴伟峰.壮族民间铜鼓铸造技术考察与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08(1).

⑥曹红玉.广西环江县毛南族傩面具艺术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广西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服装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