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赤水创新思路破解用工荒

2017-06-22文丨陈金虎周蕾钟国建

遵义 2017年12期
关键词:赤水工业园区用工

文丨 陈金虎 周蕾 钟国建

赤水创新思路破解用工荒

文丨 陈金虎 周蕾 钟国建

赤水企业招聘会(魏在华/摄)

工业园区建好了,工厂也建好了,就是来的工人不多。

企业急着用工,而合适的工人不是“闲赋在家”,就是外出务工。眼下,赤水工业园区规模企业用工缺口达1.5万人,而在家的闲散劳动力有3万余人,在外务工人员也有6万多人。

随着赤水旅游业、电子产业的发展,本地用工量出现飙升,再加上群众仍然保持“外面的世界更精彩”的习惯性思维,以及信息的不对称,群众就业技能低等因素,用工荒开始出现。

曾经的劳务输出地,对劳动力输入变得渴求起来。

近年来,赤水市抢抓经济向旅游业和新型生态工业大转型大发展的机遇,努力改善投资和营商环境,投入110多亿元打造工业园区,贵州富林电子等120余家企业落户园区,竹业、石斛、乌骨鸡等扶贫产业向规模化和精深化发展。

用工荒的出现,严重制约了赤水向大旅游、大数据的产业转型和发展,也不利于群众的脱贫致富。

针对用工荒,赤水专门建立服务工业园区规模企业用工领导小组,成立招工专班,层层压实责任,将用工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及职能部门,实行周通报、月调度、季考核。赤水市主要负责人亲自调度服务园区企业用工工作,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分析用工形势,安排部署就业和用工工作。

开小灶,搭建企业和劳动者牵手“鹊桥”。赤水专门为工业园区建立了人力资源市场,由人社局为企业用工和群众就业当专职保姆,服务下沉,努力为农民工就业与园区规模企业用工搭建“鹊桥”。派驻20余人入驻园区人力资源市场,专职服务就业和用工,为劳动者提供求职登记、职业介绍、就业政策咨询、用工信息、技能培训等贴身服务。同时,深入乡镇街道和省内外其他县市,帮助企业广泛宣传招工就业信息。仅此一招,为园区富林电子等规模企业招聘到位员工2500余人,保证企业正常开工。

巧梳妆,技能培训扮靓农民工“俏媳妇”。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成为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就业技能、转变就业观念的重要手段。除了常规的普通技能培训,市人社局还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岗前培训,大大增加了企业与农民工“对上眼”的机会。

筑好巢,打造农民工就业创业“好婆家”。在赤水众多的外出务工人员中,不乏事业有成、具有市场眼光和管理能力的成功者。如何吸引这部分人返乡就业创业?赤水通过“雁归兴赤”等行动,向他们伸出了橄榄枝。同时出台《赤水市支持园区规模企业用工实施意见》,建立用工就业服务机制,对企业实行用工扶持,同时加强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治理,给予员工住房、稳岗补贴,强化员工社保、医疗、子女入学、职称评审等服务,经常开展园区企业员工慰问座谈,收集意见建议,及时与企业进行沟通协调,帮助解决员工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利用节假日,到乡镇、到车站向返乡农民工送政策、送岗位、送问候,优惠的政策环境和良好的服务,进一步提升了赤水的宜工宜居性,吸引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2016年以来,通过“春风行动”等活动,为园区规模企业引荐员工6000余人,其中2500余人被企业录用,向员工发放稳岗补贴48万余元。

大力打造并服务“省级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园”、“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小微企业孵化园”,积极落实各项创业扶持政策,整合和注入一次性创业补贴、场租补贴、创业培训等政策红利,加强指导协作和跟踪服务,帮助返乡人员创业发展。良好的投资和营商环境在吸引外来投资者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生产LED灯具的赤水元甲光电公司董事长黄贵平,便是返乡创业的典型代表。黄贵平曾经在广州闯荡多年,事业小有成就,于2013年回赤水创业,投资8000余万元的公司吸纳260人就业。其中高校毕业生6人,“4050”就业困难人员3人,专业技术人员8人,农民工243人。

猜你喜欢

赤水工业园区用工
表面处理工业园区的机遇与发展(一)
磐安工业园区
“信息超市”精准破解用工“两头难”
如何防范村级用工管理的新风险
赤水丹霞冠华夏——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
2020年电镀工业园区市场规模将超90亿
“用工难”困扰西部地区:费力气招人 干一个月走人
赤水大瀑布
动人心魄——赤水丹霞地质奇观
邮亭工业园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