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倾听

2017-06-22文丨何玉梅

遵义 2017年12期
关键词:路费心情事情

文丨何玉梅

学会倾听

文丨何玉梅

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向我讲起她一次接访的经历。那天,她奉命去省政府接一位上访户,去之前,她了解这位上访户的基本信息是:60多岁、男性,为山林纠纷,从乡、县、市一直到省,长达30多年的上访,每年都要去几次,雷打不动。当地信访办的人给他贴的标签是“老缠访户”。朋友说,接到任务时,其实心里挺怵的,脑海里自动生成的那人的画像是油头滑脑、胡搅蛮缠。

等她见到本人,其实并非她想象中的那样:上访者老实巴交、不善言辞,甚至有些腼腆。她一直认真听他讲整个上访事情的来龙去脉,中途给他倒了两次水。让她意想不到的是,讲完后,老人竟然对她说了一声:谢谢!

在交谈中,她了解到,这么多年了,从没一个人有耐心地好好听他完整地讲过这事,部门之间总是推来推去,他也不知道应该要找哪里才能解决。而且这位老人不识字,家里经济条件也不好,每次交书面材料,他都是给打印店的打字员口述,然后请人家帮他校对。光是这个过程,想想都已经很不容易,而且每次的路费,都是全家人省吃俭用下来的。

朋友耐心给他解释,山林纠纷最终还是需要当地乡政府来解决,因为源头在那里,只有当地的工作人员,才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知道该怎么解决。不管多大的领导,也要从当地了解最基本的情况。向他这次在省政府直接拦着主要领导,一是影响不好,二是也解决不了问题。他听明白道理后,表示立马回去。朋友向他表示,回去的路费她自己给他出,可老人拒绝了。朋友说,对这个老人,其实心里挺内疚,虽然成功将其劝返,但对她而言,老人的问题最终是否能得到妥善解决,她无能为力。

听完朋友的讲述,感概颇多。现实生活当中,学会倾听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如果事先有人能静下心来听老人讲完整个事情,及时给他建议,或许老人不至于一件小事就上访几十年。

上帝给人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巴,其实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说。多听少说,善于倾听别人讲话是一种高雅的素养。因为认真倾听别人讲话,表现了对说话者的尊重,人们也往往会把倾听者视作可以信赖的知己。

倾听是一种美德,常回家看看,听听父母说家里的琐事、身边发生的大事小情。这时候,倾听便是一种无语的关心和问候,是你与父母之间沟通的纽带。他们总是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讲述儿女成长的故事,就像我们小时候围在他们身边,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一样。回忆使他们心中充满了喜悦,让他们兴奋不已。亲情更让父母回到年轻时,回到孩子们调皮且听话的不分不离的时光里。不要嫌他们唠叨,那是父母依赖你、思恋你的表现,请珍惜这样的美好时光。

倾听是一种智慧。看过这样一则小故事:说老师出了一个题,就是如果你是一个飞行员,在空中飞行时发现燃料没了,你该怎么办?学生们争先恐后,踊跃发言。其中一个学生说,他立马跳伞下去,老师评价他太自私了,只见这位学生眼泪汪汪、很委屈地说,他是去取燃料,还要回来的。最后老师给这位学生道歉,因为没听完他的话,差一点误解了他。

是的,当我们没有听完别人话的时候,不要轻易妄加评论,不要说长说短,因为我们只听到了冰山一角,后面的话还没有听完,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只会给人留下浮浅、不稳重的印象。更多的时候,其实有人向我们倾诉,是对我们的信任,不管我们是否给出合理的建议,合理的想法,但对于倾诉者来说,已经足够了,他只不过是说出来是想让自己的心情得以排遣,让自己的压力得以释放,他下回会把我们当作最好的朋友,有什么都希望和我们分享,幸福就是用一颗心来换两颗心,用一个苹果换得别一个苹果的过程。

在生活中我们都希望谈论自己,让别人了解自己,却很少倾听别人,其实倾听更是一种能力,学会倾听,会给别人留下一个稳重、可靠的印象,是个不错的朋友。学会倾听,别人更多的是释放自己的心情,不管我们是否有合理的建议,都要学会倾听,倾听既提升了自己,又结交了别了,其实学会倾听,我们要体会他人的心情,多做一个听者,少做一个说者。

学会倾听就是对别人极大的尊重,也是真心实意关心别人的表现,而真正充满智慧的人,正是那些懂得倾听的人。

猜你喜欢

路费心情事情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路费
天天有个好心情
把事情写具体
跑路费
如何在她毫无防备下表白
心情
一级浪漫
稚趣心情
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