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平年代的平凡英雄
——记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刘怀旭

2017-06-22文丨杨媛媛

遵义 2017年12期
关键词:消防队员消防队人民警察

文丨 全媒体记者 杨媛媛

和平年代的平凡英雄
——记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刘怀旭

文丨 全媒体记者 杨媛媛

工作中的刘怀旭 (杨媛媛/摄)

他是一只坚守在乌江河畔的“夜猫子”,专抓“油耗子”;他是“闲不住”的警官,他组建了乌江镇第一支消防队,拯救了附近几十户人家,保障了他们的人身安全和免受财产损失;他还是“救援队队员”、 热心肠的“隐身绿丝带”……他是我们身边最可爱的人,他的名字叫刘怀旭。

他是一只坚守在乌江河畔的“夜猫子”,专抓“油耗子”;他是训练有素的战士,被战友喻为“牦牛”,却在一次活动中为救同事,致四级伤残;他是“闲不住”的警官,他组建了乌江镇第一支消防队,拯救了附近几十户人家,保障了他们的人身安全和免受财产损失;他还是 “救援队队员”、热心肠的“隐身绿丝带”……

他是和平年代的英雄,是我们身边最可爱的人。

他的名字叫刘怀旭,2017年“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遵义市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人民警察。

专打“油耗子”的“夜猫子”

人生总会面临着诸多选择。在面临群众安全和自身安危选择的时候,刘怀旭的选择永远都是前者。

从19岁选择入伍,成为了西藏边防团的一名边防兵,再到31岁转业回遵,成为一名公安干警,如今49岁的刘怀旭一直奔赴在老百姓最需要他的前线,为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乌江,送走了红军战士,却迎来了天南地北的客商。兰海高速、210国道从乌江镇经过,为南来北往的客商提供了便利,过往的货车数目也大幅提升,夜间,在乌江服务区休息的大货车也越来越多。

乌江镇飞速的发展,老百姓看到了希望,一些不法分子却看到了“商机”。

大货车油箱裸露,容易被撬开,盗走柴油,这些盗窃柴油的家伙,被叫做“油耗子”。“油耗子”们有专门的作案工具,有狡猾的作案手段,只需几分钟,就把油箱撬开,“吸尽”柴油。来钱太容易了,“油耗子”们从偷偷摸摸到明火执仗,越演越烈……

针对这群半夜出没的“油耗子”,身为播州区乌江派出所副所长的刘怀旭带领乌江镇派出所的警员当起了“夜猫子”,半夜巡查两个服务区,“油耗子”见到一个逮一个!

一场又一场“猫鼠”大战,在乌江河畔轮番演绎。

经过几番较量,案件有所下降。但是,“油耗子”们痛恨他断了他们的“财路”。在2009年9月14日凌晨两三点钟的那场抓捕中,他遭到“油耗子”团伙的预谋性报复,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他为救同事徐刚,被歹徒从身后攻击,一根手臂粗的钢管,当场砸断了他的双腿,还有两根肋骨……

一股锥心的痛让刘怀旭几近昏迷,这个因身体素质好被战友称为“牦牛”的战士,因公负伤了。

几个小时的抢救,三个月的休养,留下了四级伤残。

有人担心再遭报复,劝他调到清闲点的单位,他不干,主动申请加入县公安局成立的打击“油耗子”专案组,又是几个月的艰苦战斗,终于铲除了这一毒瘤,打掉了几个团伙,刑事拘留一大批作案人员。

为了防止反弹,他经过反复调研,协同高速公路管理公司组建了20人的保安队伍,日夜轮流值班,彻底堵塞了“油耗子”藏身滋生的孔隙。

如今,乌江镇已经发生了翻地覆的变化,但他没有变,只是白发悄悄爬上了双鬓。

紧急关头 “没有愧对江东父老”

刘怀旭是闲不住的,“油耗子”销声匿迹了,刘怀旭又将心思放到了消防上。

2009年,一辆大货车在贵遵高速上自燃,因最近的遵义县消防队相隔40多公里,消防队赶到时,因等待救援而错过灭火黄金时间,货车连车带货全部损失,货车司机绝望的表情深深刺痛了刘怀旭的心。

一次又一次,每处置一起灭火救援事故,他的心头就仿佛窝了一团火。2011年,他在反复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组建乌江镇专职消防队的意见建议。

通过努力,乌江镇于2011年组建了一支11人的消防队,是遵义市第一批6支乡镇消防队之一。组建以来,这支消防队已经开展46次灭火救援,其中32起涉及车辆自燃事故。

说起这支消防队,乌江镇的老百姓都会竖起大拇指,王贻春更是把他们当做了救命恩人。

王贻春永远都忘不了那一天,那是他第一次隔死亡如此的近。

2013年3月5日凌晨6时许,兰海高速贵遵路段乌江特大桥靠近双龙寺大桥一侧,一辆运载有20吨液化天然气的槽罐车起火,距离王贻春的豆腐厂不足百米,那时,他和家人还有工人一共16人,都在梦乡。

接到村主任的电话,王贻春叫醒家人、工人马上逃离,而这时的货车已经燃起了熊熊火焰,只见浓烟滚滚,焦臭刺鼻,火光冲天。在浓浓的烟雾和火光的映射下,只有几名身着橘色消防服的人,正在试图救火,肆意的火苗和浓烟,似乎想要吞没这几个人。

王贻春只回头看了那么一眼,这个画面他却一辈子都忘不掉。

据后来赶到现场的危化专家分析,这辆装载着20吨液化天然气的货车一旦引爆,相当于80吨TNT的炸药威力,不仅大桥炸毁,方圆一公里范围内生命不复存在,五公里内范围都将被波及和影响。

这场悲剧最终还是没发生,值得庆幸,但却离不开刘怀旭的那支消防队。

刘怀旭清楚地记得那天的经过,接到指挥中心指令后,刘怀旭迅速带领5名值班的消防队队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事故,到达现场时,槽罐车驾驶室正在燃烧,火势直逼槽罐车罐体,情况十分危急。

“去不得!里面有天然气,要爆炸!!要爆炸!!!”在前往救援的途中,着火货车的司机边逃边喊着。

没有一丝犹豫,刘怀旭带着消防队员们,奔向火海。

“我们的职责就是救火,我们退缩了,怎么对得起群众?我不能拿群众的安全做赌注!”想法就是这样简单,刘怀旭没有顾虑,和消防队员立马根据现实情况进行灭火。

看着面前越来越大的火焰,只有2吨水的消防车明显无法阻挡这火势。“不管怎样,我们要给在路上的遵义县消防队争取时间!”

根据当前的情况,常规的救火方式显然行不通,要想控制火势,必须针对火势最大的车头,砸开车门,直接对准驾驶室注水,才有可能把大火扑灭!

刘怀旭当机立断,带头抡起斧头,砸向已烧红的车门。一下、两下、三下,在消防队员的齐心合力下,车头被砸开,一股股凉水注入,货车发出了滋滋的声音,一股股白色的水蒸气腾空而起。20多分钟的紧张战斗,火势控制下来,也等来了县消防大队。

事实证明,这个方法确实事半功倍,但那一刻,却会让自己和消防队员置身危险。

看着眼前发红的货车逐渐冷却,刘怀旭瘫坐在地,望着远方的民居、青山和喜极而泣的群众,他笑了,“我没有愧对我的江东父老!”

刘警官的“多重身份”

闲不住的刘怀旭还是 “救援队队员”。

训练游泳,一直是他坚持的消防队训练项目之一。

为什么?

乌江太热,一到夏天,游泳避暑的人员特别多,他们自己苦练游泳技能,既为自己避暑,也能在关键时刻勇救溺水人员。

几年来,这支救援队就先后在乌江河里救起过8名溺水人员,还救过32名被困河滩的民众。

那是2013年3月16日,32名民众到乌江河滩上野炊,完全无视河边“禁止下河”的标识,晚上7点左右,上游的乌江电厂放水发电,这32名民众却被湍急的河流围困其中,进退两难。看着迅疾的水位逐渐淹至被困人员的脚下,其中的8名孩童更是因为惊慌开始哭闹不止。

想遵义县消防队员前来救援,肯定来不及!当地居民立即拨打了镇派出所的电话。

接到电话后,刘怀旭立即带领队员赶赴现场,并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获得他们的帮助,在稳住被困人员的情况下,刘怀旭紧急组织皮划艇营救被困人员。

20分钟后,被困人员全部救出。

刘怀旭还是名热心肠的“隐身绿丝带”。闲暇时,他常到乌江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为老人们打扫卫生,和老人们拉家常,嘘寒问暖。一次,刘怀旭了解到有一酒疯子,时常去敬老院骚扰老人们后,他立即带民警展开调查,帮老人们及时解决了这件闹心事。

多年来,为了感激刘怀旭,百姓们送来的锦旗多不胜数,还荣获“贵州省先进工作者”等省市县表彰称号20多次,个人也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3次。他带领的消防队集体,被省人民政府记一等功,2014年被评为当届贵州省唯一的“全国第二届119消防先进集体”。

2017年,刘怀旭作为我市唯一一个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肯定。

“荣誉,只是鞭策我前进的动力,是鼓励我前行的力量,未来,我将会在警察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做一名乌江河畔的不屈斗士,为老百姓和谐、安定的生活,奉献终身。”站在乌江边上,刘怀旭壮志凌云地说道。

微风拂过,乌江奔流不息,仿佛在传颂着这名和平年代的“战士”,说着他与乌江的故事。

猜你喜欢

消防队员消防队人民警察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致敬 中国人民警察
河南警察学院隆重庆祝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
每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警察节”!
淬炼铁血丹心 践行使命担当——天津港集团公司企业专职消防队各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新时代人民警察公信力提升对策
高考结束后,我终于不再当“消防队员”
厦门的“奶奶”消防队
消防员救火
微型消防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