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关雎》的礼乐教化意义

2017-06-21武新虹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7期
关键词:关雎诗经

摘 要:礼乐教化是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主要内容,将“成人”作为教育目标,“知道”作为教育宗旨。礼仪教化修外,音乐教化修内,心身调养和谐以礼成乐。《关雎》是古代文学《诗经》中的第一篇,是诗经四书的开头,也是所有六经的起步。《关雎》中描述了鸟兽虫鸣之趣,并将此趣慢慢融入到了琴瑟钟鼓之中。基于此,现对《关雎》的礼乐教化意义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礼乐教化;《关雎》;《诗经》

作者简介:武新虹(1967.5-),女,汉族,河南通许人,文学学士,新疆教育学院(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7-0-02

从诗教的角度来分析《关雎》,会发现求取淑女的整个过程是整个诗篇的主线,但是核心是男女德性的互诉。现在男女之前的爱情讲究“求”的过程,而古典男女之义则讲究的是他们之间德性的互诉。从德性诗教方面来看《关雎》,会发现《韩诗外传》中《关雎》中的意思和《诗经》中《关雎》的大致没有变化。

一、诗风教化和鸟兽虫鸣

《关雎》中的第一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开始于鸟兽虫鸣,终止于琴瑟钟鼓之中,中间经历的过程是左右流之、求之不得、寝食难安、辗转反侧,整个过程是非常曲折纠结的。《孔子诗论》中提及《关雎》之该,应该讲的是把自然之声转变成为礼乐之声的过程。风只有通过声音才可以感觉到,它是无形的。所以,在古典《诗经》中,诗风大多数都是以描写禽兽鸣声为主,通过描写雌雄相恋的情节,来展示诗风特点。可以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句诗不仅是《关雎》这一首诗歌的起兴,同时也是整部《诗经》教风的起兴。词中的雎鸠之音不仅是整首词的声音,也是古典文学《诗经》的声音。。这声音始终贯穿在《关雎》男女德性互诉的过程中,同时也回荡在《诗经》的诗风中。

这种低音节奏,我们可以在关于周家历史的文献中会发现,《诗经》《虫记》或者《尚书》的记载都不一样:不仅《豳风》包含感情,鸟虫兽声音络绎不绝,就是在《清庙》《文王》中的雅颂之音也是这样的。 这就解释了孔子为什么说完《诗》可以兴,可以怨,可以观,也可以群之后,又说这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不仅与知识的增进有关系,还与诗经的诗风也有关系,因为在《诗经》中,绝大多数诗都是以鸟兽草木和草木兴衰起兴的。

二、古代和现在夫妇之义的差别

现代人尊崇的是一妻一夫制度,其实恰恰丧失的是妻道,获胜的则是被人嫌弃的妾道在《毛诗》记载的多妾制度中,夫妇德性相配的妻道甚至在一定程度提高了妾道,避免妾子成为君主玩弄的物品,也防止君主为了宠爱妾子而误了国事,变为了情欲的奴隶。现在的婚姻生活废除了纳妾制度,将“爱情”最为经营婚姻和家庭的基础,慢慢遗忘了德性的存在,这就表明:现代婚姻中的妻子,其本质与古代的妾并无差别,只是换了个称呼。现代婚姻生活纳妾制度的消除,实际是妻道的丢失。 这些现象难道引不起鄙视《关雎》《毛诗》等一些现代读者的深思吗?况且,对后妃和众妾关系的解释只是《毛诗》一家文献的见解,并不能代表所有文学解释,朱子集传和三家诗都没有将“逑”与众妾相联系起来,只是说了“好逑”与“好求”。

“好逑”表示夫妇之义要相当,“相当”是指相求、相感、相互取乐,也指求而有节、乐而不淫、感而不泛,也就是雎鸠中讲到的“挚而有别”。这就表明,夫妻之间应该是互相尊重的,没有谁是谁的玩物,谁是谁的奴隶,他们之间相互平等。即使在后来的文献记录中,提到的多妾制度,也没有表明众妾就是君子的玩物。况且在朱子集传和三家诗的解释中,只是说了《关雎》写的是君子和淑女之间的情事,并没有说众妾。

而在现在,虽然没有了多妾制度,但是夫妇之义却更加不清楚了。在以“爱情”为基础的一夫一妻制度中,将妻道降为了妾道,夫道也变为了伶人之道,毫无德性可言。现在的婚姻都是以法律为基础的,丧失了德性的相逑。现代人都鄙夷的《毛诗》《郑笺》中的众妾制度,如今却将妻道降至成为了妾道,古代中妾与妾之间都能够相互尊重,而在现在的婚姻生活中,夫妻之间没有了尊重和爱护,使一方成为了一方的玩物。

现代人关注的是妻妾的数量,而古代人在意的却是家庭生活的实质,也就是德性。在古代,德性教化大多都体现在多妾制度中,《关雎》便体现了该意义。在现在的一妻一夫制中,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妻妾的数量是不确定的、历史性的,而德性问题却是永世存在的。 面对这个问题,解释大多都采用《毛诗》系列中的解释。多妾制度并没有在实质上解决掉德性教化的问题,那么一妻制自然不可能成立,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德性教化的过程都是比较困难的。一样的问题在诸政制度中也有体现。比如在阅读《理想国》时,你会知道任何制度都不是永远可以存在的,只有灵魂的教育才是最终的生存之道。

三、德性好逑之艰比求取淑女更难

《诗经》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逑”在齐诗和鲁诗中也称作“仇。 “逑”“仇”之间的张力可以表示仁性光辉的,也可以对礼仪德性畅情而节欲的。“逑”的张力表示的是“求”的坚难,“逑”的美好表示的是“求”的坚持,“逑”的美好是“求”发乎情理、快乐但不失德性,“逑”的张力使“求”发乎礼仪、哀但是不傷感。《关雎》这篇诗经都是根据“逑”“求”展开的。

《关雎》中“求”的过程是充满戏剧性的、吸人眼球的,并且从词的开始德性之光就是诗歌潜在的背景,隐而不显。但是不管哪种诗中记载的谁“求”谁,“逑”德性的体现在《关雎》中得到了充分展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好”表示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是好起来的意思。

“君子好逑”中的“逑”是指理想型的君子淑女德性相配,而“求”则是表示去追求这个相配。“求”是《关雎》赋事发展的主线,而“逑”字则表示的是赋事发起的源头。由于这个“逑”,得出《关雎》起源与雎鸠之音。因为“逑”字,《关雎》中心思想成为了表示天地之交、阴阳之和、夫妇之好;因为“逑”字,“左右流之”必须经历,“辗转反侧”最终变为平静,“寤寐思服”也变为了哀而不伤,“钟鼓乐之”“琴瑟友之”成为了“淫而不乐”。 因为这个“逑”字,《关雎》回应了雎鸠的鸣声,终于了解了钟鼓琴瑟的声音。由此可得,将《关雎》作为诗风之首毫无争议,现在品读,依然能够通天人、贯彻古今。

四、“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乐教准则

儒学派十分注重乐教。例如“乐者也,圣人之所乐也,可以善民心,感人至深。其移风易俗,故圣人均教其也”。乐教是儒学派六教中最重要的,其的特点就是广博易良,可以充分体现出“中和”之美和“中庸”之美,要求需要使用刚柔并济、中正较为平和的乐曲。将这种乐曲与雅正无邪、含蓄蕴藉的诗词结合起来唱,形成一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艺术曲风,让听众可以在这种柔和的氛围中,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陶冶情操,不仅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还可以受到一定的教育。儒学派孔子曾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颂》《雅》都各的其所》。”孔子正乐,就是将《诗经》中所有的篇章都逐一谱曲,使之与《武》《雅》《颂》《韶》四者的乐音相符,而且还要适当调整《诗经》中各篇章的顺序,使其各归各位,比如《颂》归属于《颂》,《韶》归属于《韶》。《诗经》中出现的乐诗,通过孔子的整理,将其分为了歌词和乐曲两大类,真正达到了“雅正无邪”的最高境界。孔子把《关雎》作《诗经》中的压篇之作,是因为其可以反应出儒家学派的美学理念和乐教准则。他曾经告诉弟子《关雎》可以称之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赞美了《关雎》诗篇结尾中的音乐大合奏。这些在《论语》中是很少见的,足以说明《关雎》的乐教功能在孔子心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晁福林.从上博简《诗论》看《关雎》的主旨[J].中国文化研究,2008,(01):83-92.

[2]姚小鸥.《诗经·关雎》篇与《关雎序》[J].文艺研究,2001,(06):81-87.

[3]孙桂平.《关雎》诗解辨正[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16-23.

[4]董运庭.论《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49-54.

猜你喜欢

关雎诗经
El oficio del lector
品读诗经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诗经〉二首》随堂练习
《关雎》主旨误读的是与非
中西方早期爱情诗审美风貌对比
从《诗经》比兴循环解释现象探究“兴”的起源——以《关雎》《汉广》《樛木》三诗为例
《〈诗经〉两首》阅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