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推进“互联网+政务公开”问题探讨

2017-06-21蔡德发刘佳奇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政务公开公民权利互联网

蔡德发++刘佳奇

摘 要:2016年2月17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部署全面推进各级行政机关政务公开工作,指出要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为原则,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进行。如何发挥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创新驱动作用亟待破解。因此,应在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的基础上提升公民权利意识,通过数据整合打破信息孤岛,提升政务微博影响力以及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将政务公开工作落实到实处,逐步提高政务信息公开的数量和质量,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最终促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关键词:“互联网+”;政务公开;公民权利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4-0187-02

政务公开是指以政府为主体的行政机关将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正在进行和正在筹划的各项工作内容及进程,如城市规划、道路建设、紧急事务处理等,通过政府公共网站、公开专栏以及社会媒体等向社会全体公民公开。任何公民都可以通过特定途径进行查询、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将其置于人民监督之下,旨在增强社会公众的主体地位,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改善官民关系,实现民主政治[1]。政务公开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前提,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也是实现法治国家的关键。

一、黑龙江省“互联网+政务公开”发展现状

(一)政府网站建设逐步完善

1.政府信息公开量逐年上涨。黑龙江省政府网站自2001年成立,目前信息公开包括公开指南、公开目录、依申请公开、公开制度、年度报告等。近年来,全省信息公开数量总体呈上升的趋势。通过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调查,2012年主动公开信息量128.2万条,依申请公开信息量6 824条;2013主动公开信息量132.4万条,依申请公开信息量3 567条;2014年主动公开信息量 119.51万条,依申请公开信息量18 441条;2015年主动公开信息量123.12万条,依申请公开信息量6 495条。

2.政府网站成为信息公开主要渠道。据《黑龙江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2015)》顯示,2015年全省主动公开信息量达123.12万条,其中通过政府网站公开14.74万条,占79%;政府微10 298条,占6%;政府微信5 073条,占3%;其他方式20 798条,占11%。可见,政府网站已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门户网站的建设与管理正在逐步完善。

3.网上行政审批率上升。为了进一步扩大政务公开,征求民意,提高行政服务的效率,我省网上政务服务中心大力推进网上行政审批服务,进一步梳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将审批信息网上公布,精简优化审批流程。通过对2016年全省各省级部门网上行政审批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公众的参与热情上涨,网上行政审批的数量日益增多(见表1)。

(二)开创了“两微一端”新模式

2015年权省网信部门积极推动移动通信与政务工作的紧密结合,“两微一端”的模式逐渐形成。据《黑龙江省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报告(2015)》显示,截至6月30日,我省县处级以上单位共开设认证政务微信账号300余个,微博账号1 300余个。2015年6月末,全省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县、自治县政务新媒体粉丝总量约2 400余万人,发布政务新媒体稿件总计41.37万条,被评论15.1万次,被转发74.59万次,日均发布约2 300条,被评论840次,被转发4 144次。同时,“哈尔滨发布”凭借综合得分100.1的成绩荣获全国“2014十佳城市政务新媒体”奖,“哈尔滨铁路局”公众号在全国市政交通排名中位居榜首。

2016年8月15日,手机客户端软件“龙江政务通”完成测试并正式上线,用户注册登录后可以直接浏览政策法规,进行网上申报、办件查询、在线咨询留言、投诉举报等。与此同时,“黑龙江政务”微信公众号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用户关注该公共账号后,可直接进入省政府门户网站,可通过公开目录专栏直接查看最新省政府文件、省直部门文件及政府公报,也可以通过政务服务专栏进行政府网上政务服务中心的APP下载,查询办件进度,通知公告。

二、黑龙江省“互联网+政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民权利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受“自上而下”管理模式的影响,民众惯于言听计从,对政府始终存在一种“敬畏”的心理,公众对政务公开的认识不足,大部分公众不具备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对自己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不能很好的运用,只关心涉及自身利益的事情,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待政务信息,这不利于民主化下政民良性互动的发展。从目前情况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以来,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体并不知道或者不熟悉国家赋予的权利,公民对政务公开的认知程度不够,维权意识普遍较低。

(二)数据信息共享难

目前,我省在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中最艰巨的问题在于存在信息孤岛现象。由于我国曾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官本位的思想影响至今,“互联网+政务公开”势必会触犯一些权力部门的利益,必然会有不愿意推进政务公开的抵触情绪,各政府部门间不愿意公开、分享数据,这就造成数据之间的割裂,无法对数据进行深度的挖掘和有效的整合[2]。同时,由于信息管理技术薄弱,在采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造成数据在采集和传递的过程中出现误差,造成各部门之间以及跨地域之间无法有效沟通。这就导致对于政府内部办公而言,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相互封闭,形成不同的信息孤岛,数据不能共享,格式缺乏统一,信息无法复用,行政效率较低;对于公众而言,目前政府积累的海量信息存在“不可见”或信息不对称情况,这都对政务公开工作进展产生一定的阻力[3]。

(三)政务微博影响力不足

随着微博逐渐成为Web2.0时代的互联网主流平台,政务微博成为政府进行公共管理的重要媒介。政府通过微博发布信息、倾听民意、收集意见,为公民参政议政提供一个新的交流平台,政务微博作为政府信息发布和公民进行网络问政的重要工具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据2017年1月19日《2016年人民日报·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报告》显示,在年度政务微博TOP100中,仅省气象服务中心官方微博“龙江气象”以总排名25入围;在省份政务微博竞争力排行榜中,我省传播力指数45.61,服务力指数48.62,互动力指数52.00,竞争力指数48.9,总排名21;在城市政务微博竞争力排行榜TOP100中,仅哈尔滨市以总排名57入围TOP100。可见,我省的政务微博整体上影响力较低,处于全国中下等水平,这不利于政务信息的传播,应当引起重视。

(四)网络信息安全存在隐患

目前,黑龙江省政务信息公开数量在逐渐增多,政府网站建设正在逐步完善,但同时也应意识到在一定程度上网络信息安全存在隐患:在网络技术安全上政府公务人员没有对计算机安全引起足够重视,在办公流程上未按照保密规定的相关要求严格操作,信息技术部门把关不严,数据泄露的情况时有发生。存在木马僵尸网络、被篡改网站等威胁。一些黑客利用互联网上的政府网络漏洞非法进入内网,删除、复制甚至毁坏电子政务数据库系统中的业务数据。据2016年6月《黑龙江省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报告》显示,6个月内省内被篡改网站143个。被篡改的网站数量高居不下,这必将导致用户在进行电子政务参与过程中的信息的泄漏,同时对网络安全犯罪的处罚力度不够,缺乏电子政务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法规政策的保障,都给违法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三、黑龙江省推进“互联网+政务公开”的对策建议

(一)通过数据整合打破信息孤岛

应提升公民权利意识,包括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大宣传力度和教育引导,让政府官员转变认识,具有创新意识和战略眼光,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融合;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整合政府各部门、各层级掌握的数据信息,有效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大数据带来的新理念和新思维,做到用数据说话,引进掌握专业技术的信息化人才,不断提高数据处理和应用的能力、速度,统一整合各部门数据、技术与应用,用大数据技术倒逼政务公开,从而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提高行政效率,最终促进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升级[4]。

(二)大力发挥政务微博的优势作用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如发布贴近民众生活的信息,重视民生资讯的发布;学会使用“微语言”,提升与公众沟通的能力,拉近官民之间的距离;发挥政府在突发事件中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积极处理网民的举报,慎重处理公民的诉求,从而真正发挥政务微博的优势作用[5]。

(三)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机制

提升政府部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加强系统对自身安全漏洞的检测和监控能力,不断提高安全防护能力,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对电子政务的运行环境进行有效监控,减少木马僵尸网络、被篡改网站等威胁;同时,从技术安全防范的角度来看,加快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法规的制定,制定《黑龙江省信息公开实施条例》,确立责任追究制度,并加大对网络安全违法犯罪的处罚力度。

参考文献:

[1] 姜明安.论政务公开[J].湖南社会科学,2016,(4):45-50.

[2] 谭海波,孟庆国.打造智能化便民化的政务公开平台[J].中国行政管理,2016,(4):8-9.

[3] 刘建玲.大数据助推政务公开升级 打造智慧山东[J].环渤海经济望,2016,(5):44-47.

[4] 周义程,朱茂莹.全面把握“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推进措施[J].中国行政管理,2016,(11):140-141.

[5] 胡远珍,湖北省政务微博与政府深化信息公開[J].湖北社会科学,2016,(3):57-66.

[责任编辑 兴 华]

猜你喜欢

政务公开公民权利互联网
辨析政务公开与政府信息公开
略论推进政务公开与公众参与的有机结合
关于城乡社会同构的宪法学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新时期行政管理现代化浅谈
第三方评估视野下的行政执行“中梗阻”治理研究
保护公民权利优先于行政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