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固守红色文化阵地奋斗不息

2017-06-21牛泾民

金秋 2017年5期
关键词:李忠延安党史

文/牛泾民

为固守红色文化阵地奋斗不息

文/牛泾民

李忠全是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1964年参加工作以来,默默从事着中共党史研究,特别是陕甘宁革命史和延安精神的研究,在学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多次受到国家和省上的表彰与奖励,荣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称号。2002年退休至今14年来,笔耕不辍,成果累累,为党史研究、宣传与教育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

快退休时李忠全也曾暗想:忙了这么多年的党史研究,家里什么也顾不上,全靠自己身体不太好、腿脚不太灵便的老伴,这下也该好好休养,为家里做点“奉献”了。不曾料想,退休后工作接踵而来,自己反倒忙得不亦乐乎。

2003年初,当时中共中央组织部正在筹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李忠全因长期学术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党史党建研究经验,被抽调到中组部党史党建专家组,参与起草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工作意见(试行)》(中办发[2003]33号文件)。在短短3个月时间里,出色地完成了课程设计、教材编纂论证工作,受到中组部的高度称赞:在非典肆虐期间,他认真细致,以较高的工作效率、质量,完成了任务。

2004年上半年,陕西省委宣传部和延安市委联合在北京举办《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览,李忠全又承担起撰写讲解词(3万字)并培训讲解员的任务,为展览最终成功举办做出很大贡献,受到各界一致好评。下半年,他又牵头与陕西省党史专家们一起协助省委统战部完成了《中国与延安统一战线》一书的统稿和编撰工作。在该书出版座谈会上,受到时任省委副书记张保庆高度称赞。

2005年1月,李忠全马不停蹄地应邀前往大连参加《老区的声音》广播报告会。在大连“都市之声”和海事大学作了《来自南泥湾的声音》报告,弘扬了延安南泥湾精神。同年5月参与了中宣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号工程《延安革命史陈列大纲》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模范试验区——陕甘宁边区”的主撰工作。当年年底由他主持的40余万字的《延安时期大事记述》在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被作为延安干部学院党建和革命传统教育主干课程教学的辅助教材。

2006年,他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编写33万字的《延安时期资料选编》(文化建设卷)。2007年,李忠全被中共延安市委聘为1号工程陈列布展专家组成员。经过近三年,对新延安革命纪念馆进行全面策划和设计,2009年终于顺利地完成了这一恢弘大气的时代巨制。时任中宣部部长刘云山观展视察后,高度评价:主题更加突出、主线更加清楚、内涵更加丰富。在刘云山提议下,中宣部在延安召开了全国纪念馆系统精品工程经验交流会。

2010年4月至2011年11月,李忠全被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聘为特聘教授,主要从事教学督导和授课工作。在此期间,策划了纪念中共中央西北局成立70周年学术研讨会,还主编了《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廉政建设史论》专著和《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特色教材。

2014年,他应邀参加陕西省委宣传部专家组考察活动,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对西安、渭南、咸阳、延安、汉中、安康等市县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审定了省委宣传部颁布的《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施管理办法》。

在开展“保持先进性教育”“群众路线教育”和“两学一做”活动中,他先后为延安干部学院、延安革命纪念馆、省社科院、省社会主义学院、渭南市人大、西安交大、省曲江监狱等单位作专题教育报告20余次。

李忠全在职期间,一直担任着陕西省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研究会的常务副会长和秘书长职务,退休后仍继续主持研究会的日常工作。在此期间,继续策划组织开展纪念刘志丹将军百年诞辰、纪念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70周年学术研讨会,编纂出版了《李鼎铭研究文集》(3部)《研究会20周年学术会议综述集》《延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集等。自从他退休主持会务以来,该会先后五次被评为陕西省先进社团组织。

由他主持编纂的《陕甘宁边区资料选编》(六本)于2016年8月份出版。

退休这些年来,李忠全人退心不退、人老志不老,每年近一半的时间仍在为党的事业继续奔波着,他把自己所掌握的党史知识、党的理论知识和党的政策走到哪里传播到哪里,就像他说的:我是从一个陕北贫穷的山沟里走出来的农民的孩子,是党培养我成长起来。我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我们的党。在学习和研究我党的历史中,也深感到我们党的伟大,没有我们的党,就没有今天繁荣的社会主义祖国。我将我的余热奉献给党,是我的骄傲和自豪。只要能拿起笔,我仍将不遗余力地为党工作奉献。

猜你喜欢

李忠延安党史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打虎将李忠并不吝啬
打虎将李忠并不吝啬
危险的游戏
走进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