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7-06-19钟燕雄

教师·下 2017年5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互动合作

钟燕雄

摘 要:为了实现在科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教师要采用科学的手段和恰当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成为课堂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文章主要从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师生互动以及以学定教四个方面进行探究,使学生能够参与科学实验课堂探究中,促进学生在思考中体验学习过程,感受科学知识学习的乐趣和快乐,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自主探究;合作;互动

新课改指出:教师要采用学生可以参与的方式来进行探究和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使学生可以通过思考的方式来分析,提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在探究和分析中会逐步地对科学知识规律进行探究,可以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学生感受了学习过程,会更加主动地分析知识规律,感受学习的快乐和乐趣,能够在过程中提高自己,实现有效学习。

一、自主探究,掌握科学基本规律

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多进行自主思考,让学生能够通过思考来习得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学生参与了探究过程,在大脑中就会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改变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学习状态和学习过程,在主动学习中逐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生命之源——水”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水具有毛细现象,教师就可以准备烧杯、红色的水、窄条薄纸巾,通过实验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实验步骤提前告知学生,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剪一条薄纸巾,把下面的一部分放入有颜色的水中,用粉笔吸墨水。通过实验,学生会看到水沿着有孔的材料往上“爬”,或者是向四周扩散,这就是水的毛细现象。实验不仅简单易行,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就明确了科学规律。

二、合作探究,提炼知识框架体系

合作学习是鼓励学生参与科学课堂进行主动探究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中逐步地提高学习能力。小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他们在沟通中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通过彼此的沟通和交流开阔视野,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例如,在学习“果实和种子”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明确种子萌发时需要的条件,教师就可以通过合作实验的方式来鼓励学生探究。教师将学生分组,每组准备四个一样大的透明瓶子、餐巾纸或者是纱布、一些同种植物的种子。之后教师让学生把瓶子里都放两张纸巾,撒上一些种子,将1号瓶拧紧;2、3好瓶内撒一些水,将2号瓶放入冰箱;4号瓶内的种子完全浸泡在水里,之后盖好盖子;把1、3、4号瓶子放在阳光下,一个星期后观察他们的现象。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只有3号瓶内的种子发芽了。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会发现1号瓶中没有充足的水分;2号瓶没有适宜的温度;4号瓶因为被封闭,没有足够的空气,所以1、3、4号瓶的种子都没有发芽。合作学习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乐趣,使他们可以全面地分析问题,实现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三、师生互动,理解知识本质内涵

葉圣陶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会启发学生的思路,给学生带来思路,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有了灵感就会在课堂上积极地与教师进行互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形成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师生的互动中,学生就会逐步地掌握知识本质和内涵,逐步完善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学习“水在加热和冷却后”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了解雨的成因,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验,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了解实验原理。教师准备好实验仪器,加热烧杯里的水直到沸腾,用一块冷玻璃罩在烧杯的上方,观察玻璃片上是否有水珠。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会认真观察,仔细思考,紧跟教师的步伐。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水珠形成的原因。因为有了实验的现象,学生很容易总结出:加热水会快速蒸发,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遇冷玻璃凝结成小水珠;小水滴增大,由于重力所致降落,就形成了雨。师生的有效互动使学生学习动力更大,主动性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四、以学定教,学生先学,教师后教

教师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学生先学”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进行探究,使其能够在课堂上动起来。教师要在学生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后进行“后教”,在“后教”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突破难点和困惑,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问和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动起来,通过学生的探究和思考来提高能力,发挥学生的潜能。通过对知识规律的认识,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地完善认识,形成深刻的理解。学生参与的课堂才是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堂,能够在探究中逐步提高学生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喻立淼.教育科学研究通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松和小学)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互动合作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