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排班在重症医学科的应用

2017-06-19左泽兰郑显兰孟玉倩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医学科护士长人性化

项 明 彭 英 左泽兰 郑显兰 孟玉倩

人性化排班在重症医学科的应用

项 明 彭 英 左泽兰 郑显兰 孟玉倩

目的:探讨人性化排班在重症医学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设计,选取在重症医学科工作的40名护士作为为研究对象,2002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12 h排班模式,设为对照组;2010年1月~2016年12月采用人性化排班模式,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排班有利于提高重症医学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形成较好的团队精神,保证科室的护理质量与安全,促进护患和谐共处。

重症医学科;人性化;护士;排班

护士作为医院的重要人力资源,科学合理地进行护士排班,不仅能够缓解护士生理、心理压力,提高其生活及工作质量、职业满意度,保证组织公平性,还可以降低人力资源的运营成本及护士离职率,因此护士排班已成为护理管理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1]。2002年,我院重症医学科(ICU)实施12 h排班模式,护士自我支配时间较多,但工作强度大,疲劳感强烈,夜班工作时间长,导致护理质量下降,引起了护士长高度重视。针对这种情况,对排班模式进行改革,实施人性化排班模式,取得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童医院,ICU床位31张,选择ICU护士40人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护士6人,女护士33人。学历:专科14人,本科24人,研究生2人。职称:护士6人,护师28人,主管护师及以上6人。

1.2 研究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设计,2002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12 h排班模式,设为对照组;2010年1月~2016年12月采用人性化排班模式,设为观察组。人性化排班模式具体如下:

1.2.1 根据患者、护理工作和护士的需要选择排班模式 对12 h排班模式进行改革初期,有护士提议实施普通病房的8 h排班,但该排班模式轮班频繁、交接班次数多,结合ICU治疗、护理及观察项目繁多的特点,容易遗漏患者的护理信息,不利于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与患者及家属间欠缺连续性的沟通。最终,结合患者、护理工作和护士的需要,确定责护班工作时间为白班12 h、中夜班各6 h。经过3个月的试用,该排班方式规避以上排班模式的弊处,受到护士们的欢迎。

1.2.2 实施分组式弹性排班 根据护士的工作年限、职称、能力及同行评价等,将护士分为A至I共9组,其中A至E组主要管理先天性心脏病、肝移植等病情严重的患者,为高风险护理岗位;B、C组分管血液净化患者;F至I组为普通组。每组每班至少有1名护士,保证人力搭配合理。为缓解护理人员相对短缺所造成的工作压力,保证监护和抢救质量,白班和夜班都设立备请班;建立护士通讯录,每位护士提供至少2个联系电话,保持手机24 h畅通。每天早上夜班大组长根据患者数量、病情轻重缓急等临时分配护士及床位,工作量大时立即通知备请班护士,备请班护士接到通知后1 h内到达;工作量少时,夜班大组长提前通知护士撤班。弹性排班制杜绝了忙闲不均现象,减少了护士的加班时间和积休时间。

1.2.3 建立排班预约本 在护士长排班前,护士将申请休息的时间及理由写在排班预约本上,护士长结合科室情况尽量满足护士需求,不能满足的及时沟通。多名护士需求冲突,允许护士在满足以下条件换班:(1)低年资护士不能代替高年资护士。(2)被换班者不允许上连续3 d的责护班,防止过度疲劳。(3)换班请求须记录在换班本上,并通过护士长签字。

1.2.4 注重护士排班的激励功能 (1)情感激励。护士长洞悉到不同特征的护士有着不同的情感需求,有的放矢采取措施:①针对男护士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较女性更能胜任重症护理及精密仪器操作、维护的特点[2],安排男护士管理仪器,并鼓励男护士考取血液净化资格证书,使其发挥专长、实现自我价值。②关注护士的婚姻质量,帮助护士提高协调婚姻家庭关系的技能,增强其婚姻幸福感,提升生活质量,是激励管理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3]。因此,与传统做法不同,排班时尽量将夫妻护士、情侣护士安排在同组,方便互相照顾,一同上下班。③对于怀孕、患病的护士,尽量安排上办公班等工作量较轻的班次。④新护士独立上班承受较大压力,排班时将新护士与其岗位导师安排在同组,使其有归属感,并安排新护士管理病情较轻的患者等。情感激励充分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抱成团、握紧拳,心情愉悦,干好工作”的工作理念。(2)物质激励。基于现有人力,要求除护士长和助理护士长外的护士均上中夜班。为鼓励高年资护士上中夜班,科室设定不同的中夜班奖励系数。此外,奖金向高风险岗位、节假日工作倾斜。

1.2.5 安排重要节假日休假,形成公平公正的排班氛围 统计春节、国庆节、儿童节护士休假情况,排班前公示近几年节日休假统计表。这一举措体现了制度的透明化,强化了公平公正的管理作风,引导护士们养成互相体谅、相互协作的工作文化。

1.3 效果评价 比较两组护士工作满意度,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包括此排班模式能提高工作积极性、能提高工作效率、能形成较好的团队凝聚力、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共5项条目,每项20分,总分100分。两组各发放问卷40份,两组共回收80份问卷,有效率为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表1)

表1 两组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3.1 人性化排班需树立“两个中心”的管理观念 伴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开展,护士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护士长首先要对护理人员实行人性化管理,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温馨的“人性化”链条[4]。因此,人性化排班的实践中必须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和“以护士为中心”的原则,重视关爱患者与关心护士的双重情感,树立有合格护士才有合格质量、有满意护士才有满意患者的双重信念[5]。

另一方面,排班关系到每一位护士的日常工作,是护士最关注的内容之一[6],在考虑患者需求的前提下,“以护士为中心”的原则意味着在排班时要重视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能力、年资、性格和个性护士的不同需要,进行换位思考,预先了解需求、合理搭配人员、取长补短和突出特长,以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好工作、生活与学习的关系。正如本研究一改往常做法即将夫妻护士分开排班,以防互相影响工作,而提倡将夫妻护士、情侣护士安排在同组,方便互相照顾,一同上下班,此举深受护士们的欢迎。

3.2 人性化排班需人性化管理与科学管理“两手抓” 陈璐等[7]研究发现,影响护士排班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护士疲劳度、护士人数是否充足、排班能否做到护士能力搭配、排班能否做到护士性格搭配、排班能否满足护士的个人意愿、各护士班次的轮换是否公平、各护士法定节假日休假次数是否公平等。这意味着护士长在实施人性化排班的过程中需正确处理好“三情”关系:一是“管理者有情”,即坚持“以人为本”,满足护士的成就感,增强护士的主人翁意识,使其自觉地认同、服从并参与管理;二是“管理无情”,即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部分自控力弱的护士进行约束,防止散漫作风的出现;三是“制度绝情”,即制定科学严格的规章制度时考虑到“人性’,而一旦制定了制度,在制度面前就要人人平等。只有将科学的制度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才能实现令护士满意的排班效果。

综上所述,人性化排班有利于提高重症医学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形成较好的团队精神,保证科室的护理质量与安全,促进护患和谐共处。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护士长的管理水平等因素会对护士的排班满意度产生很大影响[8]。有研究表明[9],绝大多数护士期望护士长能实施人性化管理,充分维护护士的权益,让护士能感觉到护士长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因此,人性化排班的顺利实施依赖于护士长自身要不断增强自己的非权力影响力,要不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施加影响,养成领导人应有的大度和容人的品质,将自己的学识水平、品德修养、工作能力、个性风格时刻贯穿在日常生活中,只有“先理身后理人”,使自己成为青年护士心中效仿的对象,才能将人性化排班落实到位,进而更好地发挥护士的工作潜力。

[1] 李小雪,李冬梅.国外护士信息化排班研究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7):49-51.

[2] 吴海峰,浦小珍,侯 铭,等.男护士工作感受质性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7):26-27.

[3] 李晓丽,王 雯.关注护士婚姻质量对激励管理的重要作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8,8(6):73-74.

[4] 孟爱荣,孟爱清,郭小慧.护士对人性化管理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3,28(11):50-51.

[5] 马 莉,王 雯,柳学华.“两个中心”的人本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8,8(10):61-63.

[6] 蒋佟迎,周 嫣,赵春艳,等.ABC连续排班模式在病房的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2):16-19.

[7] 陈 璐,陈湘玉,八卷直一. 护理人员排班满意度的调查及其影响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2):20-23.

[8] 张志云,武燕燕,郑一宁.护士自主排班的临床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1):1326-1330.

[9] 王海芳,杨惠花,眭文洁,等.临床护士对护士长角色期望的质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23):6-9.

(本文编辑 陈景景)

Application of humanized shift arrangement in intensive care unit

XIANG Ming,PENG Ying,ZUO Ze-lan,et al
(Children’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14)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umanized shift arrangement in intensive care unit.Methods:The self pre-and post-control study design was used, and 40 nurses working in intensive care unit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12 h shift arrangement model was used from January 2002 to December 2009, and nurses of this model were established as the control group; humanized shift arrangement model was used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6, and nurses of this model were establish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nurse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in work satisfaction.Results:The score of work satisfaction of nur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nur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Humanized shift arrangement could increase the work incentives of nurses in intensive care unit, improve their work efficiency, was beneficial to form a good team spirit, guarantee the departmental nursing quality and safety and promote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edical staffs and patients.

Intensive care unit;Humanized;Nurse;Shift arrangement

400014 重庆市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胸心外科

项明:女,硕士,护师

彭英,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本课题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经费资助(国卫办医涵[2013]544号)

2016-12-19)

10.3969/j.issn.1672-9676.2017.09.047

猜你喜欢

医学科护士长人性化
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及护理管理研究
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在分级诊疗中的作用及实践探索
等 你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长轮岗意愿质性研究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简介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