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的疗效分析

2017-06-19黄和煦欧阳元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病患者服药

许 敏 黄和煦 欧阳元芳

优化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的疗效分析

许 敏 黄和煦 欧阳元芳

目的:探讨优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后出院的200例高血压病患者,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优化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出院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达标情况和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高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健康教育能够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提高服药依从性,延缓并发症的出现。

高血压病;优化健康教育;血压控制;疗效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目前全世界约1/3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压病[1]。高血压病在中国的流行也呈加速蔓延的趋势,我国高血压病患病率已高达18.8%[2]。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2]。我科借参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为契机,优化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方式。本研究拟对优化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探讨,分析其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后出院的高血压病患者200例,其中男86例,女114例。年龄30~75岁。平均住院天数10 d。病程1个月~50年,平均(11.90±4.90)年。学历:初中及以下62例,高中100例,大专及以上38例。婚姻状况:已婚190例,离婚2例,丧偶8例。血压水平为1级的患者140例,血压水平为2级的患者46例,血压水平为3级的患者14例。患者均神志清楚,能独立接受出院后的健康指导。将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血压控制的判定标准 依据我国2005年版的《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血压标准[3],血压控制的目标水平应<140/90 mmHg;糖尿病或慢性肾病合并有高血压病者,目标水平应<130/80 mmHg;老年收缩型高血压病患者的目标水平SBP为140~150 mmHg,DBP<90 mmHg。不达标组标准为血压控制的目标水平≥140/90 mmHg;糖尿病或慢性肾病合并有高血压者,目标水平应≥130/80 mmHg;老年收缩型高血压病患者的目标水平为SBP>150 mmHg,DBP≥90 mmHg。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出院健康教育指导,由责任护士讲解出院注意事项,出院1周后常规电话回访,之后由患者自行复诊。

1.2.2 观察组 实施优化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如下:

1.2.2.1 制定健康教育任务表。评估患者的血压状况及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并制定健康教育任务表。根据已制定的健康教育任务表,向患者逐一进行宣教。宣教内容包括高血压病的疾病相关知识、饮食须知、用药知识、运动锻炼等相关内容。同时,将健康教育任务表纸质版发放给患者及家属。

1.2.2.2 强化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跟踪。患者出院1周内,根据健康教育内容进行每日自我评价,如有疑问可在8∶00~18∶00来电咨询护士。第3周由责任护士电话回访,评估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掌握及实施情况。第4周患者门诊复诊时,由医师和护士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估。通过患者的日评估,专科护士的阶段评估,患者、护士、医师的总评估三级评估方式保证了高血压患者出院后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

1.2.2.3 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关注。出院时,由责任护士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出院后,每周通过电话随访1次患者,并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采用倾听、疏导等心理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避免不良情绪带来失眠进而造成血压升高等状况的出现。同时,针对易怒患者,指导其学习放松疗法,如练习太极拳、听轻音乐等方式,放缓情绪,避免其情绪激动。根据患者负性心理反应的主要原因,可进行疾病认知教育和评估,矫正错误认知和思维定势及情绪调控方法,强化有效应对方式和家庭功能与社会支持,引导患者人际沟通的主动性等措施。通过心理咨询,使患者了解充满希望和信心的良好情绪可以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有利于获得最佳疗效。心理咨询每周1次,每次20 min,如遇特殊情况,酌情增加。

1.2.2.4 建立微信平台。建立出院高血压病患者微信群,患者在群内可相互交流疾病的感想,促进患者更好地进行高血压病的管理。同时,在群内定期推送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知识,包括视频、音频、文字材料的健康教育。群内增加1名心理医师,1名内科医师,2名护士,针对患者提出的心理问题、疾病问题及健康知识,由专门的医务人员进行解答。

1.2.2.5 持续跟踪,定期家访。责任护士为其负责的高血压病患者建立跟踪档案。每月由专门的护士负责随访患者,观察患者的服药、饮食习惯及其运动习惯情况,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个性化生活指导,如饮食营养指导、服药指导、作息指导等。同时,通过家访,建立与患者的信任关系,通过与患者聊天,倾听患者的困惑、心理问题并进行及时的疏导。每季度跟踪患者复查的血压情况,使老年患者及时改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提高健康教育依从性。

1.3 评价方法 出院前,测量两组患者的血压,并监测其血压合格率的情况。同时,采用Morisy服药依从性问卷测量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状况。干预1个月后,再次对患者的血压合格率、服药依从性进行测量。(1)血压监测 。 患者出院当天进行血压测量,并对患者出院后4周内进行血压监测,并根据血压控制的判定标准评定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情况。(2)服药依从性问卷。采用Morisky问卷评价高血压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该问卷由许卫华等[4]将其翻译为中文,并进行信效度的测量,结果显示该问卷有较好的信效度,Cronbach’s α系数为 0.74。Morisky问卷包括4个条目,分别为您是否有时忘记服药?您是否有时不注意服药?当您自觉好转时,是否停止服药?当您服药后自觉症状更坏时,是否停止服药?每个问题采用是和否作答,“是”得1分,“否”得0分,得分越高,服药依从性越差。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出院前和出院4周后血压达标情况比较(表1)

表1 两组出院前和出院后4周血压控制达标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例)

3 讨 论

高血压病病程长,反复发作,大量研究显示,近年来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5]。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高血压病也增加了家庭与社会的负担,已成为医疗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6]。研究显示,我国的高血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差、控制率低,因此,提高高血压病的控制率、延缓并发症的出现对高血压病患者显得尤为重要。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可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增强其服药依从性。

3.1 优化健康教育可改善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情况 由表1可见,出院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均良好,但随着出院时间的延长,对照组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逐渐降低,这可能与患者遵医行为下降、经济条件、不良生活习惯恢复等各个方面因素有关[7]。但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却保持稳定,这与优化健康教育方式有关。优化的健康教育方式避免了传统健康教育方式中的一次性教育,即出院后即与医院脱离关系。优化后的健康教育方式,仍将健康教育理念不断的向患者传递,通过面对面交流,集体讲座、小组讨论等方式,强化患者的血压控制意识,将预防高血压病的健康生活方式应用于生活中。同时,通过与患者的不断交流,高血压病患者与优化健康教育的护士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对其信任。在患者遇到疾病的困扰时,愿意向护士倾诉,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心理、疾病的动态,针对性的解决患者问题,使患者的信任度提高,遵医行为尤为改善。

3.2 优化健康教育提高了高血压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服药依从性指患者遵照医嘱正规服药的表现[8]。国内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病患者服药依从率仅为30.9%~41.3%[9]。国外学者的研究也表明,服药依从性的高低与血压控制呈正相关。因此,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对于患者血压控制至关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优化健康教育可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这可能与优化健康教育采用了个性化的指导,并进行持续跟踪,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增加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提高了患者服药依从性。

3.3 优化健康教育实现了高血压病患者的延续护理 传统护理模式的局限性造成患者就医离院后护理中断,没有得到一体化、连续化的护理,出现了住院治疗时血压控制稳定,生活方式健康;但出院后,尤其随着出院时间的延长,患者原有不良生活方式随即恢复,且不能按时服用药物,最终导致血压控制不良,加速并发症的出现。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病,患者多数时间是在院外通过药物治疗,在此阶段内,护士的健康教育若能持续,会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水平的控制起到监督作用。优化健康教育既能为患者解答疑问,疏导其不良情绪,又能督促患者院外治疗的依从性。另外,优化后的健康教育,护士通过连续性的康复期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心理上由盲目变成自觉:在治疗护理上由被动改为主动,改善了医院专科护理功能脱节问题,进一步拓展了医院服务的功能和领域。

3.4 优化健康教育的实施改善了护患关系 患者得到疾病相关信息的途径主要是杂志、电视和指导手册,而他们最希望从专业人员那里获得,其中护士被认为是最主要的信息和照顾来源。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要求不仅仅是按时服药,更多的是为什么这么治疗,以后该如何预防等问题。而传统健康教育方式,护士由于工作繁忙等各种原因导致其不愿意或者无耐心的去回答患者,使患者的满意度极度下降,引发护患矛盾。优化健康教育促进了护患沟通与交流,使护士和患者的关系更为和谐,增加了患者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另外,由于高血压病是慢性病,患者需要终身服药,部分患者无法接受这一现状。护士在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后,能够不断疏导患者上述不良情绪,使其接受此现实,该过程中强化了护患的良好关系,有助于缓解现阶段紧张的医患关系的社会现状。

综上所述,优化健康教育可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因此,提示护理管理者有意识的将该方法进一步的推广。同时,研究过程中,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建议成立“高血压病健康俱乐部”。该俱乐部为患者及医护人员提供了沟通平台,也为患者之间互相分享、倾诉提供了机会。俱乐部由医院专职人员负责,定期组织健康教育、心理学知识并开展娱乐活动,增强患者自我保健知识,保持愉悦心情,稳定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 世界卫生组织.新的世卫组织统计数据显示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病率上升[EB/OL].(2014-08-05)[2016-07-10].http://www.who.int/mediacetre/new/releases/2012/world_health_statistics_20120516/zh/index.htm.

[2] 苏丹婷,胡如英,方 乐,等.高血压患者社会经济状况与血压控制关系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5,49(5):424-42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高血压联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

[4] 许卫华,王 奇,梁伟雄.Morisky问卷测量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信度和效度评价[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5):424-426.

[5] Young QR,Ignaszewski A,Fofonoff D,et al.Brief screen to identify 5 of the most common forms of psychosocial distress in cardiac patients: validation of the screening tool for psychological distress[J].J Cardiovasc Nurs,2007,22(6):525-534.

[6] 罗 钢.老年性高血压治疗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J].河北医学,2012,18(7):979-980.

[7] 张海燕.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疾病监测及血压控制不良相关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3):3738-3739.

[8] 王 平,曾 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7):772-775.

[9] 于 黎,朱大乔.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的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12):33-35.

(本文编辑 崔兰英)

Analysis on curative effect of optimized health education in blood pressure control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XU Min,HUANG He-xu,OUYANG Yuan-fang,et al
(Shekou People’s Hospital of Nanshan District,Shenzhen 518067)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optimized health education in health education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Methods:Selected 200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5 to February 2016, and they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here optimized health education was used for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ventional nursing was given to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in standard achievement of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compliance 4 weeks after discharge.Results:The standard reaching rate of blood pressure control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lso superior to that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The improved health education could improve the blood pressure control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mprove the drug administration compliance and delay the occurring of complications.

Hypertension;Optimized health education;Blood pressure control;Curative effect

518067 深圳市 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心内科

许敏:女,本科,主管护师

2016-12-02)

10.3969/j.issn.1672-9676.2017.09.017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病患者服药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服药先分阴阳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