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在规范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处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7-06-19杨玲凤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低血糖住院规范

张 艳 杨玲凤 王 璐

综合护理干预在规范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处理中的应用效果

张 艳 杨玲凤 王 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规范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我科2015年8月89例糖尿病住院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9月82例糖尿病住院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低血糖处理不规范情况、低血糖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处理不规范率39.65%,试验组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处理不规范率为12.24%,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低血糖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低血糖护理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处理的不规范率,提高患者低血糖相关知识水平和低血糖护理满意度。

综合护理干预;糖尿病;低血糖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其不仅可加重糖尿病病情,严重者可导致心脑血管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也是影响血糖达标的主要障碍[1-2]。2型糖尿病患者在早期低血糖发生率较低,但到病程后期低血糖发生风险大大增高,而大多数1型糖尿病患者则不可避免低血糖的发生[3]。有研究表明[4-6],在糖尿病住院患者中低血糖的发生率为0.63%~1.85%,低血糖发生时的规范处理是保证患者安全、医疗安全和血糖达标的关键,为此我科为提高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处理的规范率,采取了一系列干预措施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我科2015年8月89例糖尿病住院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9月82例糖尿病住院患者为试验组。纳入标准:(1)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2)意识清楚,沟通无障碍。(3)自愿参加本研究。(4)能经口进食。排除标准:(1)既往有精神疾病病史、认知障碍、老年痴呆者。(2)合并其他严重的躯体性疾病者。对照组男52例,女37例;年龄9~77岁,平均(53.85±17.226)岁;低血糖发生次数为57次。试验组男49例,女33例;年龄9~76岁,平均(53.13±17.392)岁;低血糖发生次数为49次。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即入院时进行常规入院宣教,对患者是否自备食物、自备食物的种类无特殊要求,发生低血糖时指导患者进食自备的食物(除口服浓糖外)。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具体如下:(1)入院健康教育时加强低血糖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入院当天责任护士向患者进行低血糖发生原因、症状、处理方法的健康教育,并告知发生低血糖时一律要求患者进食科室准备的食品,在入院第3天再次进行低血糖知识健康教育,以强化低血糖相关知识。(2)科室配备低血糖处理爱心食物盒。根据文献和指南推荐采购较常用、易保存、易定量的低血糖处理相关食品。根据低血糖处理“吃15”原则,将每类食物含15 g碳水化合物的量算好,即太古方糖3块,上好佳硬果糖4颗,太平苏打饼干4片,50%葡萄糖30 ml,统一鲜橙多果汁140 ml,脱脂牛奶300 ml,发生低血糖时对无经口进食禁忌的患者均要求进食上述指定食品,以便规范低血糖的处理。患者可根据喜好选择食品种类,体现人性化关怀。(3)设置血糖复测提示板。科室制作血糖复测时间提示板并悬挂于护士站,根据低血糖处理“等15”原则,护士在处理完低血糖后将床号、需要复测血糖的时间(即处理后15 min)登记在提示板,作为当班护士或下一班护士按时复测血糖的提示,杜绝延迟或忘记复测血糖的发生。(4)对医护人员加强培训。由于科室工作人员的特殊性即轮科医师、新进护士和规范化培训护士较多,相较而言低血糖相关知识较糖尿病专科医护人员欠缺,因此需加强理论培训。培训方式包括大课堂讲座和晨交班小讲课,针对低血糖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强调和再培训。(5)制定低血糖处理流程图。通过查阅文献、相关指南、咨询医师,制定低血糖处理流程图并一式两份,一份放于护士站供护理人员查阅学习,另一份置于医师办公室供医师查阅和参考。(6)完善相关制度。将低血糖知识培训纳入新进人员的常规培训内容,并将低血糖的处理纳入考评。

1.3 研究工具 (1)自制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处理调查表,内容包括日期、床号、姓名、糖尿病分型、性别、年龄、是否在上胰岛素泵、目前的治疗方法、发生低血糖时间、血糖值、低血糖处理时间、处理低血糖的医嘱、血糖复测时间及复测的血糖值等。根据低血糖处理过程,处理时间、医师开具的医嘱、护理人员对进食的指导、患者进食食物的种类和量、血糖复测时间5个步骤中的每一步发生错误均记为一次处理不规范。处理规范的标准为:发生低血糖时及时识别和处理、医师开具的医嘱正确(如上胰岛素患者暂停泵、口服或静推15 g 50%葡萄糖等)、护士嘱患者进食的食品种类和量符合要求、患者进食的食品为15 g碳水化合物、进食后15 min复测血糖。如发生低血糖时未及时识别或未处理、医师开具的医嘱有误、患者进食的食品种类和量不符要求、进食后15 min未及时复测血糖均视为处理不规范。(2)自制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相关知识问卷,共14个条目,内容涉及低血糖的诊断、症状、引起的原因、低血糖的危害、低血糖的处理等,其中答对得1分,答错或不知道不得分,得分越高说明知识掌握情况越好。(3)自制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护理效果满意度调查表,用于进行低血糖护理效果的满意度调查,包括住院期间是否有医护人员进行低血糖知识宣教、是否理解宣教的低血糖知识、是否认为应当遵照低血糖处理规范进行低血糖处理、对医护人员低血糖宣教是否满意、医护人员对低血糖的处理是否及时、是否认为有掌握低血糖知识的必要、是否愿意遵照低血糖处理规范流程进行低血糖处理等7个条目,其中答“是”得1分,答“否”不得分,得分越高说明对低血糖护理效果的满意度越高,由患者在出院前填写。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两组患者低血糖处理不规范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或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低血糖处理不规范情况 对照组低血糖发生57次,低血糖处理总步骤为285步,其中处理不规范113步(39.65%);试验组低血糖发生49次,低血糖处理总步骤为245步,其中处理不规范30步(12.24%),试验组处理不规范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

2.2 两组患者低血糖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低血糖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分,±s)

2.3 两组患者低血糖护理效果满意度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低血糖护理效果满意度比较(分,±s)

3 讨 论

3.1 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处理不规范率 众所周知,低血糖的处理需遵循“吃15等15”的原则,发生低血糖时对能经口进食患者需进食15 g的碳水化合物,但通常情况下,患者由于知识缺乏在住院时自行准备的升糖食品不恰当,如巧克力、馒头、水果等,或者根本未准备升糖食品。同时中国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的专家共识中给出的15 g碳水化合物的量是比较含混的、不精确的,如150~200 ml新鲜水果汁或可乐、一大杯脱脂牛奶、2~5个葡萄糖片、10颗水果糖、两大块方糖等[3],使得医护人员在对低血糖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时容易出现偏差。

本次调查也发现,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低血糖处理不规范率达39.65%,其中主要原因为进食的食物种类不正确和进食量不正确,这与患者住院时未自备食品、准备的升糖食品不符合低血糖处理要求、医护人员不清楚15 g碳水化合物具体的量有很大关系。为此,科室购买了指南推荐的、易保存的处理低血糖的食品,如太古方糖、上好佳硬果糖、太平苏打饼干、统一鲜橙多、脱脂牛奶,并存放于低血糖处理专用容器中。同时每类食品所含15 g碳水化合物的量计算清楚,以规范低血糖处理时食物的供给。同时这些食品均为易购得的,而且品牌具体,使低血糖知识的健康教育更加直观和具体,也方便了患者在外购买,规范了院外低血糖的处理。而血糖复测提示板作为具有提醒功能的工具,能时刻提醒当班护士准时复测血糖,也防止了因交接班时漏交班导致的血糖延迟监测或漏测。

3.2 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低血糖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用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知识调查表调查发现,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前低血糖知识掌握情况不容乐观,与相关研究一致[7-8],这可能与我科新进护士、规范化培训护士、轮科医师较多且不熟悉低血糖相关知识,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知识缺乏有关。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对患者加强低血糖健康教育和护理后,低血糖知识得分较前有所提高,说明有目的的对医护人员开展培训规范低血糖的处理和教育、同时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低血糖相关知识的有效手段。

3.3 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处理的规范化管理 通过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获得了最直接的临床效果,即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处理不规范率降低、患者掌握低血糖相关知识和护理效果满意度提高,这与相关研究一致[9]。同时,通过该干预手段科室优化了低血糖处理流程、医护人员工作流程、新进人员培训内容,通过这一系列的干预方法,减少了低血糖处理过程中的各种漏洞,同时使护理工作标准化、程序化,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患者安全,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正确及时处理低血糖是保证患者安全及预后的保障,处理是否及时是否规范不仅关系着患者的治疗效果、体现医疗及护理质量,也牵系着医疗安全。对糖尿病住院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低血糖处理的规范率,提高患者低血糖知识水平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8):2-42.

[2] 王春玲.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因素及其防治[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8,4(5):60.

[3]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28(8):619-623.

[4] 邱 宁.住院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的临床分析及对策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5.

[5] 杨存美,马燕兰,亢 君,等.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发生时间段的调查及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3):303-307.

[6] 沈莉莉,张 宁.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发病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报,2012,19(3A):50-51.

[7] 李 饶,袁 丽,郭晓蕙,等.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知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华西医学,2016,31(1):13-16.

[8] 黄 金,刘跃华,张 艳,等.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与糖尿病知识、态度的相关性[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8(2):176-181.

[9] 陆 熠,张 宁.规范化培训糖尿病联络护士优化病区低血糖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6,31(3):9-12.

(本文编辑 白晶晶)

410011 长沙市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张艳:女,硕士,主管护师

2016-11-21)

10.3969/j.issn.1672-9676.2017.10.016

猜你喜欢

低血糖住院规范
妈妈住院了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来稿规范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