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与“不变”的辩证
——浅谈童书与小学语文教材的整合

2017-06-19李祖文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音频文件语句课文

◇李祖文

“变”与“不变”的辩证
——浅谈童书与小学语文教材的整合

◇李祖文

最近几年,社会上对于小学语文教材的争论与思考层出不穷,各种做法也依次亮相,一派热闹的景象。但透过“乱象”,我们要看到关于教材教学的“变”与“不变”的哲学辩证。

一、教材的“不变”

小学教材虽然有各种版本,出版社也会根据时代变化和要求做相应的篇目的增删,但因为编排主体思想的定位以及篇幅的限制,小学语文教材其实是离不开以下几个特点的:

1.课文主要的设计目的是教学生读书与识字的。

2.考虑到学生识字量及学习量的限制,课文一般不能太长。低年级课文受学生识字量的影响,有时并不成文,只是一些句子的组合。

3.受学生识字写字量的限制,课文中的用词不会太艰深,每课的识字写字量也有一定的限制。

4.课文彼此之间没有明显的难易程度差别及长短的差异。

5.课文多为配合单元主题重新撰写,且为集体创作,往往去除了作者个人的风格(甚至没有作者)。

6.由于文长受到限制,课文常是一种去情景化的文本。

7.课文的主题一般来说非常明确、正向,同质性高,文类也清楚。

8.以文为主,插图只是为了美化版面,不具有协助学习的功能。

正是具有如上特点,小学教材的选编难免让人诟病,甚至让一些文本的原作者也颇有微词。但我们也不得不考虑到识字量、学习量、篇幅等实际问题,更要考虑到作为一套教材所要应用的区域:它是通用教材,顾及的是教材的“普及性”,甚至可以说要照顾到偏远不发达区域学校以及学生的需求。

我们不能苛求教材在选文、体系等方面相较之前有更多、更大的改变。这也是教材体系几十年来貌似没有太大改观的因由之一,甚至出现“爸爸妈妈学习的课文,我现在也还在学”的状况。这便是我们教材所呈现出的“不变”的态势。即便教材在不断修订,但是这种变化与时代变化相比,相较其他领域的变化而言,也实在不能说是“变”。

二、现实的“变”

全球学生阅读能力进展研究(PIRLS)是一项全球小学四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标准、阅读行为及阅读态度的对比研究,每一次的研究都会发布对于“儿童阅读素养”的建议。2006年的PIRLS是这样定义“儿童阅读素养”的: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书写语言的能力。

能够从各式各样的文章中建构出意义。

能从阅读中学习。

参与学校及生活中阅读社群的活动。

由阅读获得乐趣。

PIRLS测试每五年进行一次,每一次对于“儿童阅读素养”的定义都有所变化,而且侧重点的变化还不小。从这个角度来说,国际潮流的“变”就衬托出我们教材“微变”态势中的“不变”了。我们的教材体系一直是记叙文文体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对比“从各式各样的文章中建构出意义”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阅读大多是属于功能性的,例如:为了了解新购仪器的操作程序,甚至为了进一步找到简易解决困难的方法,我们阅读使用说明书;为了对事件或书本有更多元的认识,我们选择阅读社论、书评;为了拓展新知,我们选择阅读陈述历史发展以及科学新发现的文章。而我们的教材体系中所选择的篇目比较倾向于典范性、文学类别,孩子总是在发下新书的那几天,特别激动地翻来覆去看课本;剩下的差不多整整一个学期的时间里,他们阅读的兴趣与阅读的动机总会大打折扣。

三、“不变”与“变”的辩证统一

国际阅读趋势不断变化,孩子的阅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教材相对“不变”,在此情形下必然会有更多的纠结、更多的难题摆在教学者的面前。面对孩子们对于教材的兴趣缺失,作为教学者的我们也在不停地思索着。

面对教材的“不变”,我们要抱着对于这种经过严格论证的体系的必要重视,这是基于基本能力的基本训练,也是基本语文素养的基本培养途径。对于现实的“变”,我们更要特别关注,毕竟我们的孩子是属于未来的,属于世界的。

因此,对于两者的辩证统一,我们不得不谈到两种不同的教材观:就教师的角度而言,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两种不同的教学观,对教材的使用与要求就会不同。就学生而言,学习虽然是受导作用与自主学习并存的过程,但同样存在着是“学教材”还是“用教材来学习”两种不同的学习观。所谓“教教材”(或“学教材”)是把教材自身当成了学习的目的,所以对教材必须精熟,它假设所有应学习的知识、技能都已包含在教材中,教师的责任是将教材里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则以把教材读通、读熟为职责。反之,“用教材教”(或“用教材学”),教材本身只是学习的课题或媒介物,用以提示教师应当教授的项目、要点,而学生则透过教材的学习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以及学习的手段与方法。

试举我在教学中尝试将这种“不变”与“变”统整的教学案例——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共计有四篇文章:《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索溪峪的“野”》。从内容来看,本组教材就是以感受大自然为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从目的来看,一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二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并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三是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根据《教师教学用书》整理

我个人觉得,这些目标的达成对于孩子来说有不小的难度。按照孩子阅读的习惯,这几篇文章从体裁上偏向于散文。这样的文体,因为缺乏故事性情节,偏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学生对其的喜欢程度是不高的。教学前,我特意询问学生:预习之后你对这四篇课文的喜欢程度如何?结果让我惊讶:喜欢的仅1人,“无所谓”和“不喜欢”的学生基本上平分秋色。询问原因,学生归纳了这样几点:无趣;语言够优美,但是感觉无用;好多词语句子太美了,跟自己的水平相差很大。从中可以看出这个单元内容编排与孩子的需求是有一定距离的。当然也有部分学生表示,因为这些语言难懂,所以特别想学会。

在教学的时候,我不得不调整此类文体教学的统整方向,思考如何利用课文呈现这些语言材料。

课前我制作了一个音频文件,里面隐含了大概26种声音,包括人声、动物声、雷声、雨声、枪战声、警报声等。

教学过程大概是这样的——

第一课时:

1.询问学生对第一单元四篇课文的看法,主要从喜欢与否的角度。

2.回顾摄影绘本《冬芽合唱团》,比较这个绘本语言与课文的差异。

3.第一次播放制作的音频文件,要求学生闭眼聆听。

4.尝试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听到的声效。

5.启发学生反思:我可不可以用四篇课文的某些语句来帮助描述?其间第二次播放音频文件。

6.交流讨论:我找的是哪些语句?

7.思考:还有哪些音频我无法找到可以帮助自己描述的语句?

第二课时:

1.发放林芳萍的文章节选《下雨的时候》(赵镜中先生选文,文章后面附原文)。

2.实作:我可以从这篇文章找到什么语句帮助描述听到的声效?

3.第三次播放音频文件,要求标记自己听到的声效数量,只需标记数字,如①②③等。

4.第四次播放音频文件,要求填写大概听到的是什么声音,如“①小孩哭声”等。

5.筛选那些描写声效已经找到范例的句子,看看哪些还没有。

6.布置作业:寻找书中或者老师没有提供的可以帮助自己描述声效的语句。

第三课时:

1.交流自己寻找到的语句。

2.引导学生反思: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语句,这些语句可以合起来成为一篇短文吗?如果不能,跟课文相比缺少了什么?

3.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我们寻找到的语句跟课文的差异。(实际教学中,学生找到了主题、顺序、手法)

4.引导孩子反思:如果我们加上这些,是否可以形成一篇文章?

第四课时:

1.揭示我们的语言与课文的差距——图像连接。

2.讲解课文的图像连接:每篇课文都是由哪些画面组成的?这是接触课文或者说讲解课文最重要的地方,因为这个环节将所有的内容线索全部连接了起来。

3.引导学生反思作者现实看到的和呈现在文章中的差别——从数量的角度、写作的角度。

4.第五次播放音频文件,要求学生闭目聆听。

5.引导学生交流:我的头脑里有几幅画面?怎么把画面连接起来?

6.作业:根据音频文件、头脑中的图像写一篇想象文。实际教学中,孩子完全理解了这个意图,有孩子给自己的文章命名《最后的一天》,有的是《孤楼惊魂》,有的是《半夜雷雨》。

这样的设计现场教学效果极佳,因为透过固定的教材让孩子探知到更广阔的语言世界,让孩子对语文学习有了更浓厚的兴趣,更扎实地培养了孩子的语文素养。当然,这只是将童书与教材整合的初步尝试。

对于童书的特点,台湾的赵镜中先生有这样的分析:

1.故事内容提供丰富而多层次的意义,呈现在文章中或交织在图与文的细节里。

2.提供了叙述的复杂性,让阅读者有深入分析的可能性。

3.文字或图像容易唤起特定的情境,同时也唤起特定的语言对话形式。

4.借文字与图像讯息间丰富的互文性展现其功效,使得图画书成为初学者最有力的媒介,协助孩子主动建构意义,特别是当小孩与有能力的成人读者一起阅读时。

5.有些作品用幽默、对话等方式吸引读者,促使读者思考、反省。

6.故事意义的精微处不是那么明显可见,能吸引读者反复阅读,仔细留意视觉图像或文字风格,逐渐发展出对文章的回应。

7.故事之所以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凭借的不是故事的长度或情节的复杂性,而是读者在探寻文章意义的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快乐。

对于“不变”与“变”的矛盾,或许还有更多的解决方式,但童书与教材的有效整合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现在仅仅是初步的尝试,未来的路还很长,还有更多的盲点值得我们去探索。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福田区园岭小学)

猜你喜欢

音频文件语句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重点:语句衔接
电脑音频随手录制随手转换
音频录编任我行
背课文
提取APP中的音频文件
我喜欢
作文语句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