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017-06-18李娜

新课程·中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学习数学兴趣效果

李娜

摘 要:想要学好数学,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对数学产生兴趣。介绍可行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从而从心底热爱数学,并自发的想去学习和探索。

关键词:兴趣;学习数学;效果

一、关爱学生,赢得信任

想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任课教师必然要先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获得学生的信任,让其敞开心扉与你交谈。身为教师的你就应该要对学生多理解、多关心、多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同时还要多关心身边事物的变化,不至于和学生产生代沟。他们成功时,要一起和他们分享喜悦;他们失败时,要去开导和安慰他们。让学生真真正正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呵护与关爱。同他们一起解决问题时,不可太过急躁,要耐心、细心,同时发现学生的长处和短处,细心教导学生,让他们对学习数学充满自信、充满热爱。

二、让你的学生收获成功

张载曾言:“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兴趣的保持是收获成功的关键。只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学习的兴趣,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保持兴趣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只有让学生体会到来自成功的喜悦,他们才能不断地对学习产生兴趣。只有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且不断接受挑战,适当给其增加难度,那么,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获得成功的过程中,就会对学习越来越有兴趣。

并且,我们知道,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同,我们不能让所有人都成为牛顿。不同的学生我们要分派给他们不同的任务。否则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因为不断失败,不断做错题而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让不同的人制定不同的目标,不可登堂入室,好高骛远。

三、营造学习环境,留下问题,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萨迪曾经说过:“没有求知欲的学生,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儿。”然而要如何让学生们展现出对问题的求知欲,让他们自主地探索求知。留下疑问,在勾起他们兴趣的时候留下疑问。在教学的时候留下疑問,才能引起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为之探索,为之热爱。同时,我们在课堂上也要营造学习环境,让学生们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各自的观点,从而总结,形成自身的思维方式,从而拥有自己独有的学习方法。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我们知道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二,此时我们可以问学生,那么如何计算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可以提示他们把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看做是两个三角形组合而成。由此,学生们就可以很容易推导出长方形和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高。让学生们自己总结、自己推导,这样才能加深记忆,使其更加灵活运用。

四、让数学成为一种美丽

数学的美丽不是说它外在的美丽,而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因为要不断思索、变换、演变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脑海中飞速演变的知识、公式、导论,形成一种别样的抽象的美丽。通过图形变换、平移、旋转得到的优美的几何图形贯穿在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让学生去感知、去领悟,在生活中寻找和数学有关的一切事物,去记录体会。由平面到立体,由二维到三维,从点到线到面,生活中无一不展现着数学的魅力。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去寻找,并且让学生指出其中的数学问题和关系。让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充满色彩,披上美丽的外壳,由此不断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小培养学习数学的好习惯,从小就热爱数学,喜欢数学,为之探索。

五、让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

要让学生热爱数学,首先教师就要表现出对数学的热爱。试想,倘若一个数学在课上举止散漫,板书毫无美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的解答也含糊不清,不能全面地总结知识,上课回答漏洞百出。那么请问谁会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就算原来有兴趣后面也变得没有兴趣了。所以,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应该要精神饱满,流畅地解答过程,利索地回答问题,这一切,都会让底下的学生感受到你的意气风发。这一切,都能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学习的动力,让他们从心底热爱数学。

总而言之,对所学知识内容产生兴趣才会有学习动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唯有学生热爱数学,对数学有兴趣,才会自发地去学习探索,才会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收获快乐,才会在数学领域有所建树,才能真真正正为我国数学知识论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3.

[2]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06.

[3]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1.

猜你喜欢

学习数学兴趣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培养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