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沉沦》中主人公的矛盾形象

2017-06-16李玉洁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7期
关键词:沉沦矛盾

李玉洁

(重庆市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 404600)

摘要:《沉沦》主人公因为一系列的遭遇和内心的自卑患了抑郁症,最终在自卑压抑中走上了死亡之路,他的个性中无处不充斥着矛盾,正因为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使他内心更加抑郁,甚至是极端,最后在苦悶绝望中跳海自杀。他的矛盾的形象和他最终的结局有着分不开的联系。

关键词: 矛盾 肉与灵 伦理与情感 梦想与现实

《沉沦》是郁达夫的第一部小说集《沉沦》中的一部作品。郁达夫在他的《沉沦.自序》里明确说到:“沉沦是描写一个病的青年的心理,也可以说是青年忧郁病的解剖,里面也夹带着现代人的苦闷。”故事的主人公出生在富春江上的一个小市,由于不满于当时中学的教学,几次退学,最终和他的兄长一起来到日本,并独自留在日本求学。由于对故乡的思念,在异国他乡的孤独,以及因为自己国家的弱小而产生的自卑心理,使其忧郁症越来越严重,最后连一起留学日本的中国同学也没人搭理他,内心的孤寂将他逼到命运的死角。但在居住的旅馆里的老板的女儿是牵动他内心的一根弦,在无意窥探了她洗澡之后,内心的情欲与渴望便一发不可收拾,他内心的渴望以及思想的自我束缚让他不堪重负,最后搬到一个更偏远的院子,又无意看到一对偷情的男女,在彷徨失措中来到妓院酒馆,毁掉了自己的人生,他因为认为人们都瞧不起他,欺侮他,又悔恨伤感,在绝望中走向大海,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这个作品无处不充斥着主人公的苦闷自伤,也无处不充斥着主人公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使他在孤独中走向沉沦,在沉沦中走向绝望,在绝望中走向死亡。他的矛盾表现在大致三个方面:

第一,现实与梦想的矛盾。主人公出生在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家庭,在高中的多次退学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思想极开放的人,并且,在他四处求学中,接受的肯定也是开放进步的思想,在中西交融的文化背景下长大的他,思想自由开放,性格带着一些叛逆,但也因为思想长期的禁锢束缚,才华横溢却无知音,幽愤得不到排遣使他在现实和梦想的矛盾中沉沦灭亡。他最后一次退学之后,不再寻找下一个学校,而是选择蛰居小小的书斋,内心的压抑无人倾诉,由此他的忧郁症的根苗便已发芽。在异国他乡自由的思想使他大胆的追逐“性”,他渴望真挚的爱情,并愿意为之付出一切,在文中提到“知识我也不要,名誉我也不要,我只要一个安慰我体谅我的‘心,一副白热的心肠!从这一副心肠里生出来的同情!从同情而来的爱情!我所要求的就是爱情!若有一个美人,能理解我的苦楚,她要我死,我也肯的!若有一个妇人,无论她是美是丑,能真心真意的爱我,我也愿意为她死的。我所要求的就是异性的爱情!苍天呀苍天,我并不要知识,我并不要名誉,我也不要那些无用的金钱,你若能赐我一个伊甸园内的‘伊扶使她的肉体与心灵,全归我有,我就心满意足了。”可见他对爱的渴望,但是由于外族的冷漠歧视,对于自己国家的弱小的自卑,种种原因使他的欲望得不到满足,由于这些禁锢也使他在现实与梦想的矛盾中走向灭亡。

第二,肉与灵的矛盾。在偷窥了旅店老板的女而洗澡之后,内心的欲望更是不可遏止,但又由于欲望得不到满足,他的理智逐渐失去了控制,到妓院寻欢,去寻求感官上的一时欢娱和满足,但这种行为使他深陷邪恶的沼泽中不可自拔,相当于饮鸩止渴的行为让他更加苦闷,肉体上想寻求欢愉,但是灵魂深处却是自责与悔恨。因为欢愉之后是更大的空虚,他需要更大的刺激来满足自己,而他的经济状况与内心的自卑抑郁却不允许他拥有他想要的一切,就这样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主人公肉体上只想寻求麻木的欢愉,但是精神上却渴望纯洁的神圣的爱情,由于精神得不到满足使他转向肉体是行变态的渴望,这种肉与灵的矛盾也是促使他走向灭亡的原因。文中最后他从妓院出来写道:“他摸摸身边看,乘电车的钱也没有了。想想白天的事情看,他又不得不痛骂自己。‘我怎么会走上那样的地方去的?我已经变成了一个最下等的人了。悔也无及,悔也无及。我就在这里死了罢。我所求的爱情,大约是求不到的了。没有爱情的生涯,岂不同死灰一样么?唉,这干燥的生涯,这干燥的生涯,世上的人又都在那里仇视我,欺侮我,连我自家的亲兄弟,自家的手足,都在哪里排挤我到这世界外去。我将何以为生,我又何必生存在这多苦的世界里呢!”他就是在这样不被人理解,在穷困潦倒中逐渐失去自我,逐渐由绝望走向死亡的。作者大胆的描绘性爱,并将求而不得的苦闷变态行为大胆的表现出来突破了封建文学的禁区,也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

第三伦理与情感的矛盾。因为主人公早年在中国接受的是封建教育,对“性”带有罪恶感,从他从妓院出来,说他自己已经是个下等的人了便可以看出儒家伦理叨叨对他思想的影响,但是性欲又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他二者之间挣扎,痛苦不堪。所以,由于受到封建文学的影响,又因为主人公在中西文化交融的环境中成长,他难以抑制自己内心对性爱的渴求,但是中国的伦理却束缚他的情感、生理需求,认为那是罪恶的行为,这样他就不断地在这两种文化的矛盾对立中挣扎,但可悲的是,他永远也得不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他内心是自卑又是自尊的,当他在妓院门口犹豫不决时,自尊心作祟让他踏出了那一步,文中“‘可恶东西,你们竟敢欺我胆小吗!这样的一怒,他的面色更同火也似的烧了起来。咬紧了牙齿,把脚在地上轻轻的蹬了一蹬,他捏了两个拳头,向前进去,好像是对那几个年轻的侍女宣战的样子。”由此可见他的情感是直率的,但又天真的将整个世界都放在与自己敌对的位置,但是进去之后,因为侍女温热的气息吐到他的面颊上,他不知不觉的吸了一口气,意识到这样的行为,他面色又立刻红了起来。这便是情感与伦理的矛盾。主人公一直在压抑自己的渴望,因为就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来看那是罪恶的,是不堪的,但是殊不知这种压抑在时光的流逝中,不但没有消失殆尽,反而愈演愈烈,甚至灼烧着煎熬着他的灵魂,让他在此中挣扎沉沦,最终走向堕落、死亡。

就现代文明来看,他对爱的渴望是人伦常情,并不是罪恶,从他的情感出发,身处异国他乡而产生的对爱的渴求也是正常的,但是这些都毁于封建传统的毒害。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提到过:“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他,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史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在西方文明来看,性爱不过是人伦常情,但在中国传统封建文化来看,却是难以启齿的事,由于中国封建文化的束缚,使主人公在他似火的情感中与冰冷的封建伦理枷锁中沉沦,最终不堪重负,走向灭亡。

《沉沦》主人公最后会走向死亡的结局是在意料之中的,他的死亡有许多原因,祖国的弱小,自己内心的自卑,受到异族的轻视,自己的不被理解,得不到心中所爱,抑郁症等等,但一切的死亡原因,都在各种矛盾之间打转,而这些内心的矛盾,外部环境的矛盾又同时出现在一个人的身上,最后人不堪重负,始终会走向灭亡。

参考文献:

[1]《沉沦》郁达夫著 新华出版社 2014年1月

[2]《郁达夫散文》郁达夫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年8月

猜你喜欢

沉沦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心情的描写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爱的矛盾 外一首
从《沉沦》分析郁达夫的国家意识
郁达夫的诲淫冤罪与自我净化
从精神分析学视角看郁达夫的《沉沦》
名古屋大学:为“沉沦”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