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地理教学中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应用

2017-06-14丁培林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8期
关键词:信息资源资源整合

丁培林

【摘要】近年来,我国中学地理教学内容与要求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唯有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和优化,将更多信息资源运用到地理教学实践当中,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文章首先介绍中学地理教学中可以借助的各类信息资源,然后针对资源的融合与应用等问题进行讨论,以期为地理教学实践提供可供参照的信息。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 信息资源 资源整合 资源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8-0128-02

地理科學作为重点表达空间现象及其联系的科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显著特征[1]。在中学地理教学实践中,为了更好的讲解和处理大量地理空间数据——地形图、卫星图以及各类专题影像等,除了要充分借助多媒体与电教工具外,还应在有效采集信息、贮存资料、管理资源、分析与表达数据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解决传统教学的瓶颈。为此,有必要从地理学科发展的前沿视角与学科视野深刻认识地理信息资源的种类、性质、内涵以及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可能产生的作用和价值,借助更多有用的信息资源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接下来,分别从信息系统资源、软件资源和网络资源的层面,对中学地理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应用问题展开讨论。

一、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信息资源

在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源被广泛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教学效果[2]。其中尤以GIS、RS、GPS信息系统资源、Google earth软件资源和多媒体网络的应用最为深入。借助这些资源,不但能够反映地理要素间的彼此作用,还能提升地理教学的便捷性、趣味性和科学性。

1.信息系统资源

在一些专家看来,如果地图作为地理学的第二代语言,地理信息系统将是第三代语言。在这一语言系统中,GIS能够对地图进行处理,通过地图搜索和查询等功能,完成地图漫游和地图缩放以及地图查询等操作,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对地图的理解能力和实际使用能力,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体性。同时,在中学地理教学中,RS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到辅助教学中,借助遥感监测和影像分析,能够让学生对地球环境进行立体观察,全景认识地球环境的整体外貌与变化进程,让学生宏观观察和分析能力得到提高。此外,GPS的辅助作用也十分明显,它能够辅助讲授地图和计算机制图等,让学生对地形特征形成正确的理解,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2.软件资源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中学地理考试可谓“无图不题”,缺少了对地图的理解,学习效果必将事倍功半。为了营造能够提升学生地理信息意识与应用能力的教学氛围,可以借助Google earth软件达到既定的效果。Google-earth作为Google公司开发的基于互联网的地图软件,能够为学生提供地图搜索服务。尤其在清晰遥感影像的呈现方面十分专业,无论是太空影像还是地球表面的建筑影像,均可以借此清楚呈现。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借助这一软件,能够让学生把地图建构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系统,在脑海中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心智地图”,这对地理学习来说是大有裨益的。此外,Google earth软件还有优质的视觉冲击功效,借助它不但能够加强对学生的地图识记训练,还能收到较之于普通地图册训练更理想的效果。

3.多媒体网络资源

为了提升中学地理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单纯依靠传统媒介是行不通的,唯有将课堂与网络相连,才能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其中,“多媒体网络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辅助进行的现代教育活动,不但能够全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可以借助计算机完成正午太阳高度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动画模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都成了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参与者和学习者,消除了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恐惧和紧张心理,使之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这明显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

二、中学地理教学中信息资源的融合

信息资源与中学地理教学的融合,指的是将信息资源以教学手段的形式和地理课堂内容结合在一起,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地理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产生现场感、沉浸感和获得感,在虚拟但逼真的场境中加深对地理知识的认识与理解[4]。

1.信息资源属性与教学目标的融合

借助现代信息资源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地理课程的学习中来,激发其学习热情,帮助其搭建理论知识体系。而为了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将学生对于地理的“读图”能力培养起来,以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的。读图作为一种基本能力,除了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会学生正确读图外,还需要充分借助信息资源的特殊属性,让学生在使用相关信息工具和平台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抽象思维。更为重要的是,借助信息资源,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对地理事物进行客观的分析、概括、综合与推理,在打破传统教学局限的同时,产生视觉上的冲击,以此形成正确分析地理空间事物的能力,保证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

2.信息资源内容与教学内容的融合

在中学地理教学目标体系中,不但要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掌握地理知识,深入了解自然事物,还要通过多种载体的运用,充分了解世界各地的人地关系、生产模式以及环境特征。而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就需要将更多的信息资源纳入到地理教学实践中,让信息资源中形象生动、具有直观逼真效果的内容与教学内容充分融合,使教学过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丰富原有教学内容的同时,将知识之间的关系以更为容易理解的形式呈现出来,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强化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使之综合能力得到系统化提升。

3.信息资源结构与知识体系的融合

借助信息技术能够很好的丰富中学地理教学内容,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对提高教学效果大有裨益。但是,在传统地理教学实践中,挂图、地图册和课本中的插图是最为常见的教具,无论是对教师讲解还是学生观察,都存在较多弊端,不利于地理知识体系的构建。而信息资源的引入,能够为学生营造全方位的、立体化的资源结构,它能够突破教材和教具的束缚,帮助学生重新认识、理解、解构和重构知识体系,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中学地理教学中信息资源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成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将其廣泛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实践中,能够直观、形象的展示地理现象与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体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而在具体应用信息资源的过程中,除了为信息资源的应用创造良好环境、为信息资源的应用搭建师资队伍外,还应为信息资源的应用提供更多载体,以便将抽象事物具体化,在丰富教材与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让教学过程更具针对性。

1.为信息资源的应用创造良好环境

在中学地理教学工作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领悟能力,使之能够在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和相互讨论的过程中产生更多收获,除了要将教学内容和信息资源结合、让学生产生更为直观的理解教材内容的能力外,还应为了提升学生的地理成绩、为信息资源的应用创造更为良好的环境。比如,在介绍省区地形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启用Google Earth软件,使之在移动鼠标的过程中,就能够让地区产生旋转的效果。而一旦鼠标停止,画面就会定格在地图的某个位置上,此时,如果推动鼠标滚轮就可以对地图进行缩小和放大处理,这对学生认知我国各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轮廓来说,能够产生传统教学方法无法企及的效果。此外,学生还可以对城市名称、地理位置等按照其轮廓进行区分记忆,这不但方便了学生对地理信息资源的应用,还加深了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兴趣。

2.为信息资源的应用搭建师资队伍

若想提升信息资源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需要注重以教师的素质为出发点,通过强化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建设,创建现代信息化教学的理念,使之能够对与地理教学有关的信息资源形成充分了解,形成和具备实际操控的能力,将信息资源全面渗透至具体的地理教学实践当中[5]。为此,学校应注重信息化师资力量的培养,尤其要提升骨干教师的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使之能够独立熟练掌握最新的与地理教学相关的信息技术,在充分发掘信息资源的过程中,将其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融合在一起,以便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在直观了解地球全貌、提升其对地理学习兴趣的过程中,提升地理教学的成效。

3.为信息资源的应用提供更多载体

为了更好的把现代信息技术和更多信息资源融入到中学地理教学之中,需要在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内容设计、课后学习帮助等方面注重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尤其要在新课标教材中重点介绍GIS、RS、GPS等信息系统的内容和架构,介绍Google-earth的功能和用途,以及多媒体网络平台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唯有让学生充分理解了信息资源的内容和含义,才会在驾驭这些载体的过程中,激发自身对于个性发展的要求,培养更积极、多维度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也可以在信息资源的承载下,借助网络工具,学习和了解信息资源的内容,提升地理知识在具体生活中的应用水平。

四、结语

地理科学作为一门研究性极强的地理空间学科,在中学教学体系中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要求很高。而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充分借助现代信息资源,在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同时,强化学生地理思维的扩散和迁移能力。当前,现代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地理学服务社会生产的关键途径,一方面,信息资源能够作为地理学科的前沿知识传递给学生,丰富其知识储备,提升其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地理问题,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地理课堂效率。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求教师应熟悉与地理教学相关的信息资源的应用范围,通过合理设计教学流程和借助多种教学方法,让信息资源更好的服务中学地理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逄晓. 论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的结合[J].学周刊,2016(5):172-173.

[2]潘立新,黄成林. 地理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教育探讨[J]. 中国电化教育,2015(1):12-14.

[3]李颖. 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教学例谈[J].学周刊,2016(3):89.

[4]陈喜生. 高中地理新课标教学中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探析[J].中学教育,2015(12):46-47.

[5]刘飞.浅议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整合应用[J].中国教育装备,2012(4):28-29.

猜你喜欢

信息资源资源整合
国有企业发展养老产业的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MDX数据库的译者参考资源整合对翻译工具能力培养的意义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现状思考
物流资源整合模式分析
京津冀一体化视角下河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大数据时代学校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于高等教育的研究
基于SOA的在线学习资源集成模式的研究
谈云计算与信息资源共享管理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