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语法复习备要

2017-06-14蔡伟洲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复句句法过度

蔡伟洲

通过对汉语语法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汉语的相关组合规律以及规则更加明确,从而对理解以及运用汉语的能力进行有效提高。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教材中对于语法知识内容涉及较多,甚至每个单元中都设置相关的语法板块,从而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语法知识体系。但进入新世纪,新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对于语法知识进行了淡化,且在中考中也不再考察语法知识。近几年来,教育改革愈加深入,教材中又添加了相关的语法知识,且在中考语文试题中对于语法知识的考察也愈来愈占有较大比重。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备考阶段对于语法知识进行系统总结,笔者就中考语文语法的命题走向进行分析论述。

一、在考题中渗透的词类知识

在“词语理解与运用”中,会有词类知识的渗透。在解答这种题型的时候,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对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进行仔细辨别,还需要结合词语运用的感情色彩、语体、搭配对象、应用场景的话语法知识。

如: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合适的一项是( )

(1)这时,我和一起来的人谈起这件的时候,大家的( )并不是十分的强烈。

(2)春天的脚步近了,天气( )暖和了,冰雪融化了,树枝上也开始冒出青绿的嫩芽。

(3)这篇文章的各个段落之间( )自然,前后段落之间相互照应,且结构也十分严谨。

A.反映 逐步 过度

B.反应 逐渐 过渡

C.反应 逐步 过渡

D.反映 逐渐 过度

在选择的时候,需要明白“反应”与“反映”、“逐步”与“逐渐”、“过度”与“过渡”词语之间的差异。反映一般指的是将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反应则是指有机体受到刺激后而产生的相应活动。因此,第一个空选择反应。逐步和逐渐是近义词,且都是副词。它们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逐步”存在明显的阶段性,而“逐渐”则表示事物发生的变化。因此,第二空填逐渐。“过度”与“过渡”的字形相似,但意思却截然不同。“过度”指的是超过一定的强度,如过度劳累等;而“过渡”则指的是事物经过发展由一个阶段进入到另一阶段。因此,第三空填的是“过渡”。综合发现,此题应选择B。

二、在考题中的句法知识渗透

1.病句辨析中的句法知识

在中考语文考题中,病句辨析是其中的基本内容。现今,对病句进行辨析的主要方法有语感法以及紧缩法。其中运用紧缩法的時候,就需要运用到提取句子成分等相关的语法知识。

如:下列句子中含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陕西剪纸朴实粗犷,同江南地区细腻逼真的绣品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B.正确的认读以及书写汉字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遵循的标准。

C.彩云之南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以及别具一格的民族歌舞,一定会让你目瞪口呆。

D.高速公路上,南来北往的汽车滔滔不绝。

A选项中的“半斤八两”多含贬义,因此应删去;B选项中的“标准”一词使用不当,在此中应该使用“准则”;D选项中的“滔滔不绝”使用不当,形容车流量多应使用“川流不息”。因此,应该选择c。

2.文言文翻译中的句法知识

翻译文言文也是中考的一个基本题型,在翻译的时候更需要掌握相关的句法知识。如:能谤讥于市朝(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要想翻译该句,首先需要明白的是该句属于状语后置句,原句可按照“于市朝谤讥”进行翻译。

另外,文言文的句读划分也是中考中常考的一种题型,句法划分应该从语法的角度对句子的主语、宾语以及谓语进行仔细查找,之后再对句子进行断开。

三、复句常识影响语言表达

学生对于复句知识的掌握程度将会对学生在作文表达中是否可以顺畅组织语言、表达语言常识直接影响。

如:下列短语结构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征服沙漠、为沙漠吞并、并成荒漠、非常荒凉

B.地中海沿岸、自然敌人之一、充足的水分、西方文明的摇篮

C.古代的传说、主要作用、狂风肆虐、垦荒伐木

D.特别强烈、空气干燥、地势平坦、风力很强

学生在答此类问题的时候,若具备一定的复句知识,做起这种题型就会得心应手。A中的“变成荒漠”属于动宾短语,而“为沙漠所吞并”属于偏正短语;c中的“狂风肆虐”属于主谓短语,而“垦荒伐木”属于并列短语;D中的“特别强烈”属于偏正短语,其他属于主谓短语,因此应该选B选项。

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不应该对语法知识进行淡化,且在中考的备考阶段也不能对必备的语法知识进行忽视。在中考备考阶段,由于时间的紧张,很多老师会对涉及到的语法知识教学环节进行删除,从而节省时间用来学习其他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教学方法是不可取的。在现今的社会中,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而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其最为重要的目标。因此,在今后的中考备考复习的时候,需要将语法知识复习提高到一个更为重要的位置,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培养综合型人才。

★作者单位:广东汕头市潮阳区河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复句句法过度
连动结构“VP1来VP2”的复句化及新兴小句连接词“来”的形成
柬语母语者汉语书面语句法复杂度研究
画与理
Do you share too much online? 你是 “分享控”吗?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中日目的关系复句在句法层面的对比研究
当下流行“过度病”
《空间句法在中国》段进、比尔?希列尔等(著)
二重复句划分例解
单位复句和双重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停顿不应当用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