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

2017-06-14张林燕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探究语文

张林燕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师的教学、学生个体的学习方式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需要进行转变,从而才能有效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而如何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并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为当下高中语文教师深思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现在高中语文教育所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

1.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含义

自主、合作、探究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模式。所谓自主就是指学生学习更加的积极主动,而这与被动的学习是存在本质性区别的,同时这样的学习效率提升的速度也会更快。

其次是合作。合作学习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提高学生自己的竞争意识,尤其是在面对学习问题的时候,学生会主动寻求其他同学的帮助,并与之形成合作的团体,这样也更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而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则是在自主与合作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指的是学生针对某一学科的某一问题所进行的深入研究。长此以往,将会使得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使问题最终得以解决。

2.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形式

高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多种多样,而最基本的形式主要有两大类。

一是教师提问的形式。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多是按照老师教、学生听的模式进行,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从而使学生缺少了更多自主发言的机会。然而通过教师提问的形式展开教学,使得问题的答案被抛给了学生,虽然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各方面的学习能力。

二是师生互动的形式。这种教学形式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让教师在了解学生想法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而学生也能及时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告诉老师,并寻求帮助,通过师生之间的共同努力,自主、合作、探究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将得到更加深入的贯彻。

二、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如何进行有效运用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设置问题

如何才能有效引导高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语文知识,最关键的是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问题的设置上注重三点:简单性、意义性、有趣性。

所谓简单性是语文教师设置的课堂问题要充分考虑到班上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如果一个问题连班上语文成绩最好的同学都无法作答,那么问题的设计就毫无意义和价值,甚至会打击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意义性则是指语文问题的设置要存在一定的启迪意义,这也是开展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如果通过高中三年的语文学习,学生的审美水平,正确的价值观等都没有得到提升,那么语文课堂教学是失败的。而趣味性,则是为了使学生通过长时间的语文知识学习不会觉得枯燥无味,通过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去鼓励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生就会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和奥秘。

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上注意这三点,则能有效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自主、合作、探究的兴趣。

2.鼓励学生对课堂提问进行积极思考

除了让教师在教学中巧设问题外,还应该鼓励学生就语文课堂上的提问进行积极的思考。这样才更有利于合作、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开展。

这里以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重点篇目《雷雨》为例,通过引导学生通读全文,就可以设置相关的问题。比如:《雷雨》描写的环境是怎样的?文章中主要人物的关系是怎样的?当然学生也可以设置其他的问题,并在课下通过讨论和寻找资料的方式,寻找到相关问题的答案。等到正式展开教学的时候,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对相关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错误的问题,教师只需要及时地加以纠正和补充即可。虽然学生在课堂下所花费的时间较多,但是却使得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而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把握程度也会更加深刻。

纵观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是以“填鸭式”为主,这其实是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的。而采用“自主——合作——探究”这种课堂教学的新模式,虽然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是其教学的效果却是不言而喻的。因此积极转变傳统的教学理念,并努力探索符合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职责。

★作者单位:江苏启东市江海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探究语文
设问引导探究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