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的语言如清风拂面

2017-06-14冯绍华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母语文章语言

冯绍华

语言优美、有文采要求作文词语丰富、句式灵活、善用修辞方法、文句有意蕴。要做到这些,须博览群书,尽量扩大阅读面,向浩瀚的文字海洋汲取营养。同时也需要贴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学习人民群众的精言妙语、学习现代人的新词“酷”语,获取富有时代感的鲜活语汇。

一、向古人学习

古人留下许许多多的优美诗文、名句,可以借鉴来做观点、做材料、做论据等,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增添了文章的雅趣。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近贤则聪,远愚则聩”,“多言不可与远谋,多动不可与久处”。

也可以仿照古人的诗文格式,以积极的心态,仿做另类内容,使文章的形式更显活泼多姿。像“作业几时无,把酒问青天”。

二、向别的学科借鉴

数理化等学科与语文学科有着不甚相同的思维与表达方式,借鉴这些形式来表述语文中的问题,会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新鲜、打动人。如用数理公式来表达文章观点;用数学的“已知求解答”来完成作文中的论证过程;用理化实验报告形式来揭示某类现象的本质;用广告形式揭示某些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向生活学习

生活日新月异,带来词语的丰富多彩。及时学习、“捕捉”生活中的新词语,好比踏着时代的鼓点,使文章新鲜动人。从“奥特曼”到“0out,慢”,从“ko”到“Ok”,从武学的“降龙十八掌”,演变到生活中“降蚊十八掌”;由土壤沙化,推进到心灵的“沙化”;“只要你过得比我好”也拓展为精神领域中的无私奉献、我为人人的境界。这些“酷”词“靓”语,充实在作文中,透着新鲜与活力,使人看了耳目一新。

只是不要过头,像“人艰不拆”“不明觉厉”“喜大普奔”“累觉不爱”这类的词少用为妙,因为它破坏了汉语的纯洁性。

只有平时多看书,勤练笔,才能积累丰富词汇,才有可能在语言的蓝图上描绘更美丽的诗章。

四、注意句式的选用

注意长句短句的选用,注意骈句和散句的选用,注意主动句和被动句的选用,注意肯定句和否定句的选用,使语言表现出音韵的和谐之美。

单调的、千篇一律的大众化的表达句式只会让读者觉得呆板与沉闷,只有那些富于变化、个『生化的语言才能更好地触动读者的心灵。

五、善用修辞

修辞是语言的最好包装,是语言优美的主打,在这里,酷词靓语备受青睐。排比句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精彩的比喻为文章增色加彩,借用名言名句使文章神采飞扬。

如“有人说,一本书是一片叶,一叶知秋;有人说,一本书是一场戏,一戏人生;有人说,一本书是一杯水,一杯沧桑。”再如“一只笔,刚画完前唐的雁落平沙,又滴淌着晚清的紫廖渔歌;一杆桅,刚降下暮春的轻烟残月,又升起了霜秋的白荻劲风……岁月在轮回,时间在流逝,我们在寻觅。驾一叶扁舟于江渚之上,寻觅所谓的幸福。”

还如“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每当读起这句,不仅感叹细雨和闲花的寂寞。”或如“不管是唱着怀旧歌还是新潮曲,我们都走进了新时代。新时代海一般的文化,向我们挥舞着手臂,我们要尽情地拥抱她”。

这些话语或排比、或比喻、或引用,有思想、有意味、有力度、有深度,感染人、打动人、给人处世的认识与经验,无不体现出文章的深厚文化底蕴,彰显着语言的深刻内涵。

六、各种写作手法的运用

变化使文章免于平板,富于流动的美感,让人体会到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境界。对比、象征、典故、暗示、伏笔、铺垫、照应……都能使文章跌宕生姿。

“海燕欲飞调羽。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栊。双鬓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

各种写作手法的運用,使行文充满诗情画意,只是应了“诗情画意虽然美丽,我心中只有你”。

像《思维,请守住幸福》用象征手法诗意化地描绘了悠闲、放旷、凄美、萧瑟等不同的画面,论述了因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人们对事物的不同看法。

像《雨巷》唯美的写意、象征,给人无穷的想象空间。

议论文中多种论证方法的运用,可以使行文缜密又不失活泼。

七、以情感带动行文

“一个连国语都不会说的人,注定是一个回不了家的游子,徘徊走四方,却找不到根的感觉。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自下而上发展的根,是文化最后的净土,我们可以不抑制肯德基,可以忘掉怎么拿筷子,但要记住,不要忘记母语,不要忘记——我是中国人。守住母语,守住文化最后的净土,守住华夏之根。”

针对中国人不会说中国话的事实,指出他注定是个回不了家的游子,找不到根。这种感悟真实可信,没有重复公众话语,没有附会他人说教,而是作者读到的认识和体验,主题深刻。

好的情感能深化主题,激励号召,给人回味,留下思考……

一直苦苦追求着你,我心中的精彩语文。

你给我清风与明月,你给我山光与水色,你给我碧海与晴空,你打通了我与自然的界限。

伴着你,陶渊明的朵朵菊花点缀了朦胧的南山,龚自珍的片片落红化成软软的春泥,晏殊的独自徘徊落寞了曲径幽处,温庭筠的脉脉斜晖笼罩了悠悠碧水……

★作者单位:江西临川三中。

猜你喜欢

母语文章语言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分析母语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第五届中坤国际诗歌奖获奖感言——邵燕祥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