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浅析

2017-06-14翟迎峰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探究

翟迎峰

阅读是人类获得知识和信息,吸取精神养料,提高生存与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现今,阅读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人们把阅读看作打开知识宝库大门、通往人类精神世界的一把钥匙。作为语文教学重要内容的阅读教学因此很受大家的关注。可在当下的教学实践中,阅读教学依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追究原因,根本原因在于学生主体地位在阅读教学中的缺失。我就新课标要求下的阅读教学,谈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当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我们明白阅读是读者与作品作者对话的一种活动。也就是说阅读是以作品为媒介,读者借此体会感悟作家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情感。读者通过作品可以感受生命的真谛,聆听真理的告诫,有一种心灵得到慰藉的惬意。

可高中的阅读教学常常忽略了阅读的本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感受。在當前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们喜欢用统一的教材和单一的思维方式,用讲授和训练的方法向学生传播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关注的只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技能训练达到的水平等,至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个人意识的形成,就往往不在老师考虑的范围之内。这样就抹杀了学生的个性,直到基本丧失了作为人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发展的欲望。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他们的阅读量又少得惊人,大部分学生除了对老师要求的文本进行简单的阅读之外,课外的阅读很少,就是阅读了,也是很随意,至于研究性阅读,学生们就一头雾水,不知该如何做了。出现这种现状,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与传统的教学理念有关。长期以来,多数人认为教学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具体到阅读教学就是以教师的“讲”为主,而且要求讲“深”,讲“透”,才最好。其实,这种做法是对教学本质的一种误解。

第二,高考制度的影响。高考制度使得阅读教学出现了应试化的倾向,教师在教读课文时,有意无意就会受到高考题型的束缚,把本来丰富多彩的文章内容进行标准化、唯一化解读,严重限制甚至扼杀了学生充满着灵性的解读,把各类不同文章的阅读拘泥于死板的教学模式,使阅读教学陷入了危机。

第三,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关。学生的生活主要固定在教室里,框在语文阅读教材里,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和生活常识,远离社会实践。这无疑是“小学而大遗”。

第四,语文阅读教学方式落后。提问式教学方式加琐碎的分析,肢解了一篇篇优美的课文。这样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影响其消化吸收功能的正常发育。教师和参考书的标准答案代替了学生的自我思考,理性的分析代替了丰富的情感体验。这样就扼杀了师生的独立思考,影响了师生的创造力,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第五,语文阅读的文化积淀太浅。现在的学生阅读量少,而语文课上学生读书的时间也只有几分钟,大部分时间被老师烦琐的分析和频繁的提问占去了。缺少阅读,对语文阅读教学是致命的影响。

导致以上问题出现的最重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语文阅读教学是对“人”的教育,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是以“人”为主体。

二、新课标要求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改变当前阅读教学的现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当培养学生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这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为探索更为生动、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的形成指明了方向。

我们知道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多重对话的过程。在复杂丰富而且生动活泼的对话中,教师学生应“教学相长”。

基于以上原因,我觉得新课标理念下的阅读教学宜采用问题式阅读、领悟式阅读和探究式阅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让学生体验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与情感。

第一,问题式阅读。语文教学通过优美的文章对学生的理解力、感受力和审美力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作者鲜明的写作风格和独特的创造力,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袤的想象空间。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以平等、合作、交流的态度对待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和观点,而不轻易地否定,那么,课堂教学气氛就会变得活跃,从而激发学生踊跃思考问题,积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第二,领悟式阅读。让学生独自品味文学作品的意蕴。作品多义性和读者的不同个性,使不同人对文学形象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于一些语言明白、文辞优美的文章,教师应让学生在诵读中自行体晤。

第三,探究式阅读。让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自己寻找答案。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意识。

总之,新课改的积极推进,给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更新理念,提高自身素养,不断探索接受新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作者单位:内蒙古呼市托县民族中学。

猜你喜欢

新课标高中语文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