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贴着阅读行走的语文教学之路

2017-06-14王路艳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教材课文阅读教学

王路艳

所谓“阅读”:从心理学角度看,它是一种从书面符号中获取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活动不是机械地把原文读出来,而是要通过内部言语,用自己的话来理解和改造原文的语句或段落,把作者的思想变为读者的思想。它要求在感知书面符号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把握言语的意义,并以语言文字为中介获得人类社会的认识成果和历史经验,同时在阅读活动中积贮语言材料,熟悉语言规则,形成一定的智力活动方式。

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理解;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的能力。

由于高考的压力,很多教师和学生往往忽视最基础的阅读,造成了学生文学知识的匮乏,影响学生学好语言文学的能力。那么,农村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的策略。

一、培養学生的阅读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农村高中的学生从一入学就开始培养阅读兴趣,可采用这几种方法:

1.利用好课本资源

阅读是从别人的外部语言向自己内部语言过渡的过程。课本给我们提供的资料既有限又丰富,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其内容丰富多彩。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是培养学生诸方面能力的主渠道,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另外,教材本身也提供资源,比如注解与插图。如教学《六国论》,拓展延伸时若能合理地运用当时的历史地图,会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认识,提升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

2.循序渐进地练习

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在这种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真正完成,因而阅读能力必须注重有效的训练。训练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而定,首先要“适度”,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难易适度。其次就是要循序渐进,因文而异,因人而异,从高一年级到高三年级,逐步加大训练难度,以便最终达到学“一篇”而读“一类”之目的。

3.品读细节感悟情感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讲的是只要用心体味世界,细微之处也别有洞天,阅读也是同样的道理。作者情感的表露往蕴含在文章的细微处。推敲教材细节是要挖掘阅读教材的精彩之处,促成阅读教学的升华。如笔者在教授苏轼的《江城子》时,让学生选择最感人的细节,再现画面,并有感情地诵读出来,很多学生都抓住“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去进行描绘,学生们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将画面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出来。

二、教授学生阅读的方法

1.要指导学生用精读和略读法

精读和略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精读是学生对一篇文章进行粗度、细度,从而充分地理解文章表达的含义。精读也是指一种精心细致地、逐字逐句逐段地钻研体味,并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从文章中提取信息的阅读方式。略读课文不等同于略读,略读只是一种阅读方式,是为了获取相关的信息。略读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是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获取信息的同时,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精读课文读写结合的训练点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把握。广义上来说,每篇课文都可以找到以下训练点:①写读后感。②对课文进行批注。③推荐课外读物,引导学生将语文的学习由课内拓展到课外。狭义的读写结合需要老师要深入地钻研教材,从教材中获取训练点,即深入挖掘教材,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略读教学不宜刻意追求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不宜进行过细的指导,应该主要让学生运用精读课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和自己积累的阅读经验,围绕本组课文设置的专题和教师提示的阅读重点,独立阅读、独立思考。

2.要指导学生去感受、体验、想象

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学生有所感悟,语文能力和水平才能有所提高。“读书要切己体验,不可只作文字看”,“读书不可只求纸上理义,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朱熹)即可看出体验阅读的重要性。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不仅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内容、获得美感,而且能够丰富和深化阅读的内容,使读者发现和再造新的形象。学生沉浸在阅读的氛围中,切身去感受、体验,再结合自己的想像,这样的阅读教学一定是成功的。

学生并不是对一切书籍都不感兴趣,只要我们让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阅读方式去读,其实学生同样都会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阅读方式,有的喜欢高声朗读,有的喜欢低声咏读,有的喜欢边读边画。总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这样学生才会读得高兴,读得投入,对文章就能理解得透彻。所以我们要相信学生,给他们阅读的自由,再抓住时机,巧妙引导,进行迁移,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不管采取的是什么方法,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哪怕一点点,也要予以充分肯定,同时也要中肯地提出不足之处。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阅读兴趣会大大增加,听说读写能力也会全面得到提高,从而形成了课外阅读的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房山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教材课文阅读教学
教材精读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