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代桂芬:心怀“雷锋精神”,义务清扫街道30年

2017-06-13张宇昕

现代妇女 2017年6期
关键词:雷锋精神簸箕打扫卫生

张宇昕

凌晨4点半的金昌,天色未亮,当这座美丽的城市还沉浸在朦胧的睡梦中时,一个一边拿着扫帚,一边俯下身体铲除垃圾的佝偻身影,准时地出现在金芝里社区的沿街马路上;下午5点半开始,当人们结束工作准备回家时,她再一次拿起工具对路面进行二次打扫。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冷暖阴晴,她都会走出家门,在30多年一点一滴的清扫和拾捡中,她陪同这座城市一起迎接日出与日落。然而,她不是环卫工,她只是一心想为大家做点好事的普通居民——代桂芬,让我们记住这位今年已经71岁的老人的名字。

一个充满阳光的下午,我们在代桂芬老人的家中见到了她。老人正准备外出打扫,她脱下平日的外套,熟练地换上打扫时穿的工作服,然后戴上口罩和帽子将口鼻护严,再从家门口的小院子里取出扫帚和簸箕,整个过程熟悉利索,正如她所说:“早已习惯了每天出门打扫,只有去了心里才踏实,心情才能愉快。”

虽然代桂芬老人已经年过7旬,但干起活来特别仔细,一点也不含糊。她清扫的这几个地段,平日里人流量比较大,人行道也宽,四周摆了很多小吃摊,因此清扫量并不少。她先来到街边,顺着马路一下一下地扫过去,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的垃圾碎片,不好扫的就用手一点点捡起来。之后,她又蹲在树窝旁,拿着扫帚将里面的杂物一次次地慢慢聚拢在一起,动作有力而认真。看到楼边的一个拐角处有许多玻璃渣,代桂芬赶忙上前,她一边细致地将散落在四周的每一颗渣子都扫进簸箕,一边好心地提醒我们:“小心一点先不要过来啊!”街边的摊贩也在一旁感慨地说道:“每天都能看到老奶奶出来打扫卫生,年纪这么大了还一直在坚持,确实很不容易,我们也不再随地乱扔、辞倒垃圾了。”

这日的天气十分明媚,晴朗的蓝天下,代桂芬老人那弯着腰的身影在阳光中显得朴实而亲切,长长的马路变得干净又亮堂,这幅充满美好的画面让人感到格外温暖。那么,令代桂芬老人一如既往坚持义务打扫卫生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呢?

故事还要从54年前开始讲起。1963年3月6日,学校在这一天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那时的她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在学习中,她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深深打动,于是,这个平凡的日子在她的心中打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雷锋精神”从此成为她做人做事的标杆和力量。

“我住在哪里,就负责打扫哪里的卫生。”代桂芬回忆着告诉我们,“以前在平房生活的时候,连土厕所也扫。”不怕脏、不嫌累、不喊苦,打扫卫生这件小事看似简单,但做一天容易,能坚持30年却不易。下雪天,她在街上为大家扫出一条方便出行的道;酷暑天,她在烈日下流着汗水继续挥扫。一把扫帚,扫净了路面上的灰尘和垃圾,扫白了曾经乌黑的秀发,也扫过了她那风风雨雨的年轻时代。

代桂芬的家收拾得朴素而整洁,在一个老式柜子里,老人拿出了16个日记本,有的陈旧有的较新,这些都是她从1993年开始记录至今的“清扫日记”。

打开本子,细细翻看,那密密麻麻却工整有力的文字令在场的所有人感动不已。在其中一个透着当年时代气息的红色笔记本扉页,粘貼着一张从报纸上剪下来的雷锋头像,虽然如今已渐渐泛黄,但旁边的那段字却散发着闪闪的光亮:“要做永远值得做的事,就得学雷锋,做好事,一生为人民服务。多做好事,人生没白活。”结束了每天的清扫“工作”后,她都会坚持拿出本子,一字一句地记录当天的心情和发生的故事。在纪念建党72周年当天,代桂芬在日记本上写道:“我们这一辈人是在党的指引下前进的人,我将一如既往地践行雷锋精神,以此向党致敬。”短短几句话,却在字里行间透着坚守内心信念的强大力量,它们像一束束小火苗,在汗水与坚守中默默燃烧着,为社会带去弥足珍贵的守护之光。

3年前,她和老伴在沿街开了一家小卖铺,白天她去打扫时,老伴就负责照看店面,有时候他们也会轮换着休息。“以前家人们偶尔也劝我不要多管闲事,还担心我的身体吃不消。”代桂芬说,“但我还是义无反顾地坚持了下来,因为心里一直有一种力量在推动着自己,现在他们也很支持我了!”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没有节假日,不分春夏秋冬,代桂芬用一把扫帚、一只簸箕,将“雷锋精神”一年又一年地传承了下来。无私奉献、服务人民,她将这份坚实的信念装在心中,默默付诸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只要我还吃得消,我就会继续扫下去。”代桂芬认真地说,眼神坚定而执著。用倾情奉献坚守“雷锋精神”,用朴实无华书写人生,谁说平凡不伟大呢?

(责编 悬塔塔)

猜你喜欢

雷锋精神簸箕打扫卫生
小小簸箕,大刑伺候
我和妈妈打扫卫生
打扫卫生
行走的簸箕
忠满:小小簸箕,大刑伺候
公平的游戏
浅谈雷锋精神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高职院校如何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
不倒翁扫帚簸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