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奶牛腐蹄病的防治

2017-06-13路金环徐大文

科学种养 2017年6期
关键词:蹄底修蹄腐蹄病

路金环+徐大文

奶牛腐蹄病,是指奶牛蹄的真皮和角质层发生化脓性病理过程的一种疾病。患牛表现疼痛,起卧困难和跛行等。该病属奶牛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四蹄皆可发生,以后蹄多见;四季均可发病,以秋季发病最多。

一、病因分析

一般认为,奶牛蹄变形是腐蹄病发生的主要根源,运动场地中有石子等坚硬物是腐蹄病发生的主要诱因,运动场卫生不洁、泥泞或潮湿是腐蹄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当奶牛发生蹄变形后,蹄部负重不均,在踩踏到运动场地中的小石子等坚硬物后,蹄叉(蹄趾间)、蹄底就会发生裂伤、刺伤。受伤的牛蹄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引起坏死杆菌、化脓性棒状杆菌的感染,从而导致腐蹄病的发生。根据资料,奶牛蹄变形主要是由于日粮中钙磷供应不足、比例不当和代谢不平衡引起。

二、临床症状

根據蹄病发生的部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蹄叉(蹄趾间)腐烂和蹄底腐烂两种类型。

1. 蹄叉(蹄趾间)腐烂。蹄叉(蹄趾间)腐烂为奶牛蹄叉(蹄趾间)表皮和真皮的化脓性或增生性炎症。患牛起卧时,患肢不敢用力,蹄尖着地,跛行;站立时,以患蹄频频敲地或踢腹。蹄部检查症见:蹄变形,蹄叉(蹄趾间)皮肤充血肿胀,霉烂;有的蹄叉(蹄趾间)腐肉增生,呈暗红色,突于蹄叉(蹄趾间)沟内,质度坚硬,极易出血,蹄冠部肿胀,呈红色。

2. 蹄底腐烂。蹄底腐烂为奶牛蹄底的真皮、角质发生腐败性化脓。患牛起卧时,患肢不敢用力,蹄尖着地,跛行;站立时,患蹄球关节以下弯曲,频频换蹄、敲蹄或踢腹。前蹄患病时,患肢频频向前伸出。蹄部检查症见:蹄变形,蹄底有霉烂洞,角质部呈黑色,修蹄后可见有污灰色或污黑色发臭脓液流出;有的由于角质溶解,蹄真皮过度增生,肉芽突出于蹄底之外,大小由大豆大到蚕豆大,呈暗红色。

三、疾病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即可确诊为该病。

四、治疗方案

1. 将患牛牵入保定栏内,上下、前后、左右进行固定,用绳将患肢固定于临近的栏柱上。

①修蹄。用修蹄专用器具进行修正。

②清洗。用10%硫酸铜溶液或1%煤酚皂溶液(来苏儿)清洗患部,清除脓液。

③清创。先用手术刀具清除患部坏死组织及增生物,再用10%硫酸铜溶液或1%煤酚皂溶液彻底清洗创面。

④用药。蹄叉(蹄趾间)腐烂,先将高锰酸钾药条敷在创面上,肿胀处涂鱼石脂软膏,再用纱布包扎或装蹄绷带。蹄底腐烂,先将高锰酸钾填塞入创腔,用纱布封口,肿胀处涂鱼石脂软膏,后用纱布包扎或装蹄绷带。一般2~3天换药1次,2~3次痊愈。

2. 将治疗后的患牛牵入干燥、干净的圈舍进行单独饲养,圈舍地面以压实的三七灰土面层为宜。

五、预防措施

1. 合理调配日粮,做到钙磷供给和配比基本满足奶牛生理代谢需求,减少蹄变形。

2. 保持运动场干燥、场地中无石子等坚硬物,及时清理粪便,确保牛蹄清洁、卫生。

3. 加强对牛蹄的检查与监测,及时治疗蹄部的外伤。此外,每年定期修蹄1次。

猜你喜欢

蹄底修蹄腐蹄病
蹄匠
新型奶牛修蹄机的研制及推广应用
藏羊传染性腐蹄病防治
奶牛蹄部溃疡的病因探究与防治
规模化奶牛场蹄病的预防措施
奶牛常见蹄底和轴侧壁疾病的临床诊断及防治要点
牛羊腐蹄病的防治策略
驴蹄底棘针刺伤预防及治疗
对母猪修蹄可延长使用年限
牛蹄底部角质损伤性疾病的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