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怨而不怒”的豪放与悲壮

2017-06-13陶西坤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5期

陶西坤

摘 要:辛弃疾被誉为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词气魄阔大,意境高远,却难掩悲壮、苍凉和词人当政者的怨怼。但作者的怨怼之心在其作品中的表现非常柔婉,是“怨而不怒”。表现在写作上的特色就是以典为词。这种“怨而不怒”之情源于作者自幼饱读诗书,深受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所以不能怒。而不管现实如何,处境怎样,作者都力图在仕途上有所发展,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所以不想怒。作者虽在朝堂之上未能实现个人的政治抱负,却从朝廷获得了优裕的生活资本。晚年的辛弃疾过着优游生活,所以也不愿怒。

关键词:豪放 怨怼 悲壮 怨而不怒

辛弃疾向来被称作是豪放派词人代表,是豪放派词集大成者,甚至认为苏轼的豪放亦逊于辛弃疾。从表象看,辛词确是写得豪迈、激越、慷慨。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气魄阔大,意境高远。但细细品味,却也感受到豪迈之下的怨怼、悲壮和凄凉。

辛弃疾生于金国,他的祖父曾在金国任职,颇有民族气节,有志恢复大宋江山,但报恨而终。正是祖父的影响,辛弃疾早年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于1161年,参加了抗金义军,1162年,毅然南下归宋。

然辛弃疾虽有报国之心,复国之志,但是其“归正人”的身份,让他在南宋一直不得施展个人的抱负。他豪迈的性格,力图收复中原壮志,也让他在当时的南宋官场难以立足。他刚回归南宋时,统治者对其才华也颇为欣赏,但是只安排他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负责治安的地方官员,即使这样,也曾遭到弹劾,被罢免官职。失意、失落,也让他一度产生归隐之心。

虎兕困于柙,蛟龙晒沙滩。所以辛弃疾在豪迈之时,内心是充满怨怼之情的。正如清人徐釚所言:“辛稼轩当弱宋末造,负管乐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发泄……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于词。”(《词苑丛谈》)

细品辛词《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怨春不语,”“脉脉此情谁诉?”“闲愁最苦!”层层顿挫,极哀怨,极沉痛,对当局的强烈不满,可见一斑了。

在《贺新郎》一词中,也同样流露了这种不满。“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汗血盐车”不正是说自己怀才不遇,屈居不得志吗?对当政者的怨怼溢于言表。

内心的怨怼、不平,并没有消磨辛弃疾恢复中原、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只是他的雄心壮志在词中表现出来,显得悲壮、苍凉了。

再品他的最为人称道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醉梦之中,爱国之心、忠君之念,依然是辛弃疾魂牵梦萦的。然雄壮悲凉的“塞外声”,正是作者内心悲凉的外化,一句“可怜白发生”,更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内心深深的凄冷。一腔热血,一生追求,都化作了缕缕白发。

誉者多称这首词为“壮词”,但不是雄壮,而是悲壮。

虽然辛弃疾内心压抑不住这种怨怼、悲壮和凄凉,并在作品中多有表现,但其“怨而不怒”,摧刚为柔,把心中的怨怼柔婉地表达出来。

这种柔婉在其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就是以典为词的特色。

据统计,辛弃疾现留存有626首词,用典数量有1621处。辛词用典多而杂,对此学界褒贬不一,赞者说其“任古书中俚语、廋语, 一经运用, 便得风流。”(清·刘熙载《艺概》)贬者以宋人刘克庄为代表,其在《跋刘叔安<感秋八詞>》中说:“近岁放翁、稼轩,一扫纤艳,不事斧凿,高则高矣,但时时掉书袋,要是一癖。” 言辛弃疾滥用典故,以此来炫耀自己。

辛词用典,绝非用“风流”“掉书袋”可以言尽的。

《瑞鹧鸪·乙丑奉祠归舟次余干赋》:

江头日日打头风。憔悴归来邴曼容。郑买正应求死鼠,叶公岂是好真龙。

孰居无事陪犀首,未办求封遇万松。却笑千年曹孟德,梦中相对也龙钟。

邴曼容,西汉人,《汉书·两龚传》说他“养志自修”,为官清廉。“郑贾求鼠”出自《战国策·秦策》。“叶公好龙”出自刘向《新序·杂事》。“孰居无事陪犀首”见于《史记·陈轸传》:陈轸见犀首曰:“公何好饮也?”犀首答曰:“无事也。”辛弃疾以此言己投闲置散。最后引曹孟德来自我解嘲。此诗作于开嬉元年秋,作者因言官诬告被撤职,凄凉返回铅山。诗作既有讽刺韩侂胄北伐为叶公好龙,更是对自己英雄暮年失路的愤懑与感伤。

《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杯汝来前! 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汝说

“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人间鸩毒猜。况怨无小大,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此词用典共有七处,也是后人认为其“掉书袋”之代表作。作者以拟人化手法,柔婉地表达自己对朝廷有失望和被贬闲居心中难平的积怨,故借酒浇愁。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这首词中用典达十个之多。写此词时,作者已被投闲置散四年有余了,词中连用典故,既有慷慨激越,更难掩寂寞心境和怨怼之情。

辛词大量用典,固然有其饱读诗书有关,但客观上说,他要表达自己对朝廷的不满,对投降政策的愤慨,不得不借用历史典故来委婉表达。从主观上说,辛弃疾虽有怨怼之情,但从其诗词中看,他是“怨而不怒”,因为他不能怒、不想怒、不愿怒,所以多用典故来表情达意就可以理解了。

不能怒。其原因是幼时在其爷爷辛赞的教育下,接受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并受业于济南府亳州名儒、文学家、诗人、教育家刘瞻,忠君爱国的思想深深植根于其内心;另一个原因应该是辛弃疾对自己所处的时代有清醒的认识,在充满矛盾纷争的朝廷内部,其作为一个“归正人”,想“怒”也是无人应的,所以他只能屈身周旋,希望求得仕途上的升迁获得权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不想怒。不管现实如何,处境怎样,辛弃疾都力图在仕途上有所发展,所以他不想“怒”。为此,他不惜邀宠、取媚。宰相、权臣、外戚韩侂胄一度主张北伐,辛弃疾作《六州歌头》为之称誉:“君不见,韩献子,晋将军,赵孤存。千载传忠献,两定策,纪元勋。孙又子,方谈笑,整乾坤。”宋光宗赵惇,实为不孝之君,其父宋孝宗得病,宋光宗既不请人看病又不去看望孝宗,乃至孝宗病逝他也不服丧,后被逼退位。然辛弃疾作《定风波十一首》写道:“莫望中州叹黍离,元和圣德要君诗”来粉饰太平,取宠于宋光宗。《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是为时任驻建康的江南东路计度转运副使赵介庵的祝寿词,赵介庵是皇上宗室,能够与皇帝接近。词中辛弃疾以以天马喻赵介庵,能够“带得无边春下”,又把赵介庵比作唐代名臣刘晏,想得到漕介庵的举荐,真是挖空心思了。《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是为丞相叶衡而作,虽满含词人之愁怨,英雄之心酸,“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虽堪称奇绝,其欲攀附“高人”叶衡之心亦跃然纸上。

当然,在辛弃疾生活的朝代,想实现个人的志向,也是不可能逾越时代局限的,他所做的,也是为了忠君爱国,找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但为仕途求迁而欲邀宠、取媚的心态,使他在这个历史的桎梏中,难以产生怒气。

不愿怒。在辛弃疾潜意识里,是不愿对朝廷有“怒”的。他虽在朝堂之上未能实现个人的政治抱负,却从朝廷获得了优裕的生活资本。辛弃疾被罢免职务后,想做隐士,想学陶渊明,但和陶渊明相比,他不用为柴米油盐发愁,更不需要如陶渊明“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辛弃疾不差钱,我们可以从几件事情看他的经济状况。辛弃疾和陆游是朋友,当辛弃疾看到陆游的房子陈旧破败时,就主动要求帮助他盖一栋新房子,陆游坚决推辞才作罢。事见陆游诗《草堂》“幸有湖边旧草堂,敢烦地主筑林塘?”小注。还有被时人称“金华五高”之一的杜旃想买一块地皮盖房子,钱不够,求助于辛弃疾,辛弃疾欣然出資相助。从他自己的生活条件也可以看出来不差钱,他想隐居,于是在江西上饶带湖之滨修建一座带湖别墅,其豪华可从他的《上梁文》窥见一斑“青山屋上,古木千章,白水田头,新荷十顷”。另外,他还在铅山县东与上饶邻近瓜山山麓修建了第二座别墅“瓢泉”,晚年的辛弃疾就来往于上饶带湖和铅山瓢泉两地,过着优游生活。和宋朝廷那些达官贵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辛弃疾何怒之有呢。他的词作中也就多了四时风光、世情民俗和园林风物。如《玉楼春 戏赋云山》《临江仙·戏为期思詹老寿》《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等等,均为这一时期作品,内容都是以风物遣兴抒怀了。

参考文献

[1] (清)徐釚,撰.词苑丛谈[M].唐圭璋,校注.上海古籍出版,1981.

[2] 张银升.辛弃疾词“掉书袋”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6,21(5).

[3] 周炫.稼轩词用典与以才学为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6,6,22,(2).

[4] 李三定.试论辛弃疾的人格矛盾[J].教书育人,2009(3).

[5] 赵晓岚.辛弃疾与道家[J].中国文学研究,2007(2).

[6] 李开周.辛弃疾做“及时雨”的底气[J].时代青年(悦读),2015(9).

[7] 赵洪义.论辛词用典修辞的审美特征[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