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鱼台县莲藕常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2017-06-13盛尊科

吉林蔬菜 2017年6期
关键词:分生孢子莲藕病斑

盛尊科

(鱼台县唐马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272300)

植物医院

鱼台县莲藕常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盛尊科

(鱼台县唐马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272300)

10.16627 /j.cnki.cn22-1215/s.2017.06.017

莲藕起源于我国,已经有3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它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水生经济作物,不仅可供食用而且还可以作为药用。莲藕全身都是宝,它的根、茎、叶、花、果都有经济价值。除了藕和莲子可供食用外,它的花粉、荷叶、莲芯等也都可以作菜肴或饮料及保健食品。莲藕可供生食、熟食、加工罐藏、制作蜜饯和藕粉等。产品比较耐贮藏和运输,在国内外市场上销路很广,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

由于其经济效益较高,近几年在山东省种植面积逐年加大,特别是济宁、枣庄等水源充足的地区,发展速度更快,仅鱼台县就有莲藕面积4万亩左右。除了常规的坑藕、湖藕等深水藕外,近年浅水藕面积大幅度增加,并在此基础上许多莲藕合作社、基地应运而生,逐渐形成了种植、加工、出口、旅游观光等一体的产业链。子莲、藕莲、花莲在我县都有种植,随着其经济效益的提高,莲藕面积越来越大,尤其是浅水藕的种植,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一些莲藕病害越来越严重,直接影响了莲藕的产量和品质,甚至影响了莲藕的观赏性。近几年来,莲藕病害发生日趋严重,已成为发展莲藕生产的一大障碍,根据笔者多年的生产经验,摸索出了一套莲藕常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现总结如下。

1 莲藕常见病害

1.1 莲藕腐败病

又名黑根病、藕瘟是莲藕生产上的第一大病害,主要侵害莲藕地下茎部,造成变褐腐烂,往往导致地上部枯萎。初发生时,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扩散,地下茎逐渐变为褐色至紫黑色腐败,不能食用。由于地下茎受害,从病茎抽出的地上部叶片也发生病症,主要表现为,初期叶色变淡,后变褐干枯或者卷曲,特别严重时,全田一片枯黄,像火烧一样。本病有多种病原真菌侵染引起,主要为尖镰孢菌莲专化型,其次是串珠镰孢菌、半裸镰孢菌等。该病主要以菌丝体在种藕内和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冬,带菌的种藕和病土成为主要初侵染源栽种带菌的种藕,长出的幼苗成为中心病株,中心病株产生的孢子从伤口侵入,形成再侵染。一般在耕作层浅和水浅的老藕田及连作田易发病,另外阴雨连绵、日照不足或者暴风雨频繁易诱发本病,藕田土壤通透性差,酸化严重或者食根金花虫危害严重或者施用未腐熟有机肥、偏施重施氮肥等都可以加重该病的发生。通过不同品种对比,品种间抗性也有一定的差异,一般深根系品种较浅根系品种发病轻。

1.2 莲藕叶枯病

是莲藕上的第二大病害,主要危害荷叶。发病初期,叶缘发生淡黄色病斑,逐渐向叶片中间扩展。病斑由黄色变成黄褐色,最后从叶肉扩及叶脉,病斑呈深褐色,全叶枯死,形似火烧,俗称发火,造成减产。高温多雨,有利发病,藕田肥力不足,病害严重。本病由球囊菌类的单丝壳属的病菌引起,该菌以附属丝子囊壳在病残体内越冬,高温多雨时发病重;肥力不足,管理粗放的地块,病害更重。一般从5月底到6月初开始发病,7~8月发病最严重,9月以后发病逐渐减轻。

1.3 莲藕褐斑病

又称褐纹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染病,初在叶片上产生绿褐色小点,以后扩展成红褐色至暗褐色不规则形至多角形坏死病斑,外围常有黄色晕圈。大小2~10毫米。病斑常有同心轮纹。后期病斑合成大的斑块,致病部变褐干枯。叶柄染病,易断折下垂。空气湿度大时病斑表面产生灰褐色稀疏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原属于半知菌类真菌,称睡莲假尾孢菌。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座在病残体上越冬,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借气流和风雨传播蔓延。高温多雨频繁的季节发病较重,连作地或者密度较大通透性差的田块发病较重。

1.4 莲藕叶斑病

该病害只危害叶片,病斑初为针头大小黄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成圆形至不规则形的褪绿色大黄斑或褐色枯死斑,叶背面尤为明显,病斑边缘明显,四周具细窄的褪色黄晕,叶背面病斑颜色较正面略浅,多个病斑融合后,致叶片上现大块焦枯斑,严重时除叶脉外,整个叶上布满病斑,致半叶或整叶干枯。藕田初零星发病,后形成片,病区似火烧。在我县该病害主要发生在莲藕生长前期,也就是浮叶期和5叶期之前。其后,发生程度较轻。该病原菌属真菌界半知菌类(无性类)丝孢纲丝孢目暗丛梗孢科链格孢属真菌。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丛在病残体上或采种藕株上存活和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经2~3天潜育发病,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该病害在浅水藕连作地,偏施氮肥,施用未腐熟有机肥,且藕株密度过大,通风透光性能差的田块发病严重。高温多雨、阴雨连绵、日照不足或暴风雨频繁易诱发本病;植株生长衰弱,田间水温高于35℃易发病。

1.5 莲藕病毒病

该病在莲藕全生育期皆可发生。病株比健株矮,叶片变细,早发病的植株矮缩明显。病叶有的表现为包卷不展;有的呈局部褪绿黄化;有的呈浓绿斑驳花叶状,有的皱缩粗糙;有的叶脉明显突起,叶呈畸形。莲藕病毒病由黄瓜花叶病毒(简称CMV)侵染所引起。病原病毒潜伏在种藕内,带毒种藕是本病的主要初侵染来源。田间病害传播主要通过蚜虫传毒。病田中蚜虫多群集在莲株叶背或叶柄吸食危害。在广东,本病开始见于5、6月间。蚜虫发生较多的藕田病株率也较高。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情况不明。

2 综合防治技术

2.1 农业防治

2.1.1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重病田实行2年以上轮作。

从无病藕田选择健株作种藕,杜绝病源。

2.1.2 在冬前清除藕田的莲藕病残体及四周杂草,藕田深耕翻耙,并撒施生石灰1500千克/公顷或药剂灭菌。对土壤酸性重、还原性强的土壤,宜重施石灰,石灰要早施、多施。

2.1.3 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适时适量追肥,做到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氮肥与磷钾肥相结合。不用带菌肥料,施用的有机肥不得含有莲藕病残体。

2.1.4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有利于减轻病害。生长期间注意氮磷酸肥的配合施用,有条件地方应增施硅质肥,提倡补施硼、锌、钼等微肥,切勿偏施化学氮肥,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2.1.5 按莲藕不同生育阶段需要管好水层,做到深浅适宜,以水调温调肥。生病期深水灌溉,降低地温抑制病菌繁殖。留种莲田每天保持深水浸泡,切勿排干水和冬翻晒垡。非留种田在采完莲子后一律砍伐荷梗翻耕或挖藕。

2.2 化学防治

2.2.1 在植藕前,种藕用50%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密封闷种24小时,晾干后播种。

2.2.2 发病初期用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或者25%丙环唑乳油1000倍液加入少许洗衣粉均匀喷雾;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加75%百菌清600倍液喷雾。也可用上述混合药粉500克拌细土25~30千克,堆闷3~4小时后撒入浅水层莲蔸下,2~3天后再用上述混合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多菌灵200倍液混合芸苔素内酯等,喷洒叶面或叶柄,连喷2~3次,能有效地减轻或控制病害的蔓延。

2.2.3 防治莲藕病毒病除了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或者7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防治传毒昆虫蚜虫外,病田可以喷施叶面营养剂(如0.3%磷酸二氢钾)加0.05%~0.1%黑皂或洗衣粉,加上5%菌毒清水剂300倍液或20%香菇多糖水剂500倍液以钝化植株体内的病毒,促进植株生长,减轻发病程度,间隔10~15天1次,连喷2~3次。

莲藕中含有黏液蛋白和膳食纤维,能与人体内胆酸盐,食物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结合,使其从粪便中排出,从而减少脂类的吸收。莲藕散发出一种独特清香,还含有鞣质,有一定健脾止泻作用,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开胃健中,有益于胃纳不佳,食欲不振者恢复健康。

藕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淀粉含量也很丰富,有明显的补益气血,增强人体免疫力作用。故中医称其:“主补中养神,益气力”。

盛尊科,1989年毕业于济宁农业管理学校植保专业后,一直在鱼台县唐马镇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研究方向为农学。

猜你喜欢

分生孢子莲藕病斑
鸡 妈 妈
为什么莲藕会有洞?
夏季这样管莲藕
出淤泥而不染——莲蓬与莲藕
暗色丝孢菌中国一新记录属
核桃叶斑病发生动态及病情扩展进程研究初报
改进自适应分水岭方法分割棉花叶部粘连病斑
一种桑轮纹病病叶发病程度的评价指数
油松枯梢病菌分生孢子器诱导方法探索
白僵菌Bb38菌株小米培养基与SDAY培养基培养耐热性状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