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之导入语的艺术性设计

2017-06-12赵小毛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设计

赵小毛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在本文中,我们就从五个方面结合实例谈谈语文课的导语应如何设计。

关键词:语文课堂;导入语;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20

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它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是一种专门行业的工作用语。教学语言还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性,有序有效地把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审美体验的语言活动。在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学语言具有极其重要和难以估量的作用。无论现代化教学手段多么先进,教学语言都是教学最主要的手段。因此,提高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水平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脑力劳动的效率。”

语文教学过程是由一定的教学环节构成的,这些环节包括导入、讲授、提问、释疑、小结等。要顺利有序地完成各个环节的教学任务,取得良好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教学语言的应用至关重要。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较强的实践性以及较高的审美价值,因此要求教学语言更具有艺术性。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主要有:导入语、讲授语、提问语、应变语和结束语等,这些环节的教学语言必须具备相应的艺术性,才能更好地传播知识、启发心智、美化心灵。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导入语,力争在很短的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的。成功的导入语,如同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就受到强烈的感染,也像拉开了沉沉大幕,让学生一眼便看到了精美的布景。我国著名教育家、语文教学名师于漪说:“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己较为广博的知识,组织优美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展开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创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参与的主动性,教学才能获得应有的效率,达到预期的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下面,我们就从五个方面结合实例谈谈语文课的导语应该如何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材料,设计富有感召力的导入语

根据新课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引入恰当的材料,运用贴切生动的话语设计富有感召力的语言导入新课,可以很好地激起学生的热情,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联想,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例如:有位教师在导入新课《我有一个梦想》时,设计了如下一段导入语:1963年8月28日,一个风和日丽、令人振奋的日子。美国,华盛顿林肯纪念碑下,一个洪亮、浑厚,充满磁性、具有感召力的声音在25万人的耳边响着:“我有一个梦想:总有一天这个国家能够觉醒起来,真正实现它的信条:‘我们把这些看作是不证自明的真理:人人平等。我有一个梦想:……”,代表无数黑人兄弟姐妹,描绘这个美好的梦想的人,就是美国黑人解放运动和民权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金。这段导入语生动、贴切,所设情境真实、自然,所引材料典型、恰当,并紧扣新课内容。如果教师再用标准流畅的普通话充满感情地講出来,就能较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感染学生并引起共鸣。

二、巧设悬念、激发兴趣,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导入语

以悬念作为挑逗学生好奇心的触发点,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这种欲望能激发兴趣,启动思维,促使学生尽快地进入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

有位教师在导入新课《勾践灭吴》时这样说道:“‘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颜迈为颂扬蒲松龄坚忍不拔的意志而写的一副对联。对联中的‘苦心人就是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勾践,他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三千越甲可吞吴。而勾践是怎样卧薪尝胆?又是如何在失败中崛起,最终报仇雪耻,吞并吴国的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结合历史史实和古人的记述来解惑。”这段导入语通过联系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设置悬念,既自然地把学生带入了作品的情境中,又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启发了学生的思考,课堂的浓厚学习氛围也营造出来了。

三、承上启下、温故知新,设计准确严密,富有逻辑性的导入语

教师采用讲述或讨论上一节课的旧知识导入新课,既巩固了学生已学的知识,又为学习新知识作了铺垫,而且有利于将新旧知识逻辑地联系起来,便于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活动。这种导入方法,能够取得承上启下、温故知新的教学效果,但要求导入语准确严密,富有逻辑性。江苏省常州市中学特级教师周玉才在讲授《西湖漫笔》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我们已学过朱自清的《绿》,全文重写“绿”,给人以美的享受。我们今天学习宗璞的《西湖漫笔》,全文也通过写“绿”来抒情达意。然而,同样写“绿”,他们在写法上却不相同:第一,朱自清只写“点”,全文写了那么多绿,但都是集中写梅雨潭的水。宗璞则不但写“点”,而且还写“面”,“点”也不是只写一个。第二,朱自清和宗璞都把不同的绿作比较,但比较的内容和方法不同:朱自清以梅雨潭的绿和外地的风景名胜的绿作比较,贬抑其他地方的绿,从而肯定梅雨潭的绿恰到好处。宗璞则把西湖内几个地方的绿放在一起,从不同角度作比,不仅意在写出西湖到处是绿,无处不绿的普遍性,而且意在写出西湖有各种各样的绿,它们具有各不相同的个性,却又有共性……这段导入语联系旧课,提示新课,并运用准确严密的语言富于逻辑地进行分析比较,既使学生了解了两篇课文知识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点,揭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又较好地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识、对比旧知识的好奇心、求知欲,对引导学生学习和听讲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四、融入情感、真情讲述,设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导入语

在导入新课时,如果能用比较深情的语言把自己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融汇在一起,通过自己真情的融入把作品的思想感情深刻地表达出来,就能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从而形成情感交融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实现语文教学认识功能和审美功能的高度统一。在语文课堂中融入情感,真情讲述,设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导入语,使学生在欣赏和情绪感染中进入学习状态,在情的熏陶和美的享受中学习,学生的认识功能就会发展到极致,教师的教授能力也将得到最好的发挥。语文教学名师于漪在《春》的导入语中这样说:“我们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景!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感到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来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例如,杜甫的绝句等……”这段话绘声绘色,有情有景,充满对春的深情赞美和生动描述,使人仿佛感受到了融融春意和勃勃生机。一方面,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另一方面,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活跃、动情的课堂氛围的形成作了良好的开端和铺垫。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说:“情感为纽带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的情感随着课文情感的起伏而推进、延续。课堂教学因为有了情感纽带的牵动、维系,变得更富诱惑力。”

五、名言警句、激奋励志,设计富有哲理振奋精神的导入语

名言警句言简意赅,富有哲理,学生都比较喜爱,常常会留心收集,甚至奉为座右铭。用名言警句作为导入语,颇有启人心扉、振奋精神、激奋励志之妙。例如,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就可这样导入:“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别林斯基)。语文教学中有关自然的课文则可用巴普洛夫的“不学会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导入。名言警句多是名人名家治学、创业、做人过程中颇有感悟的经验总结、精炼概括,学生大多都比较崇尚信服,喜闻乐见。针对教学内容,选取恰当、精悍的名言警句导入新课,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导入方式。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艺术地设计导入语,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集中起来,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事物感知的印象是先入为主的,强化首次认识对后继学习非常重要。“万事贵乎始”,如果我们认真思考、精心设计,艺术地创造每一段导入语,让它犹如浑厚激越的重锤,声声击打在学生的心扉上,就能使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激发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进而为教学活动的順利展开创造有利的条件。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湖阳初级中学 243100)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设计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追求快乐的语文课堂
BUBA台灯设计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有种设计叫而专
陈国兴设计作品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