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少低段学生生字回生现象的策略

2017-06-10方继奕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7年5期
关键词:低段识字

方继奕

【摘 要】低段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常会出现生字回生的现象。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掘汉字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记忆的遗忘规律,采取多种复习方法,做好生字的归类整理,帮助学生进行系统的认知;同时拓展汉字识记的渠道,及时纠正语用中的错误,通过抄写、背帖等方式巩固学习的成果。

【关键词】生字回生率 低段 识字 复现

低段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常会出现生字回生的现象。生字回生率始终居高不下,令教师非常头疼,常常教会了这个,又忘了那个。根据教师的阐述及对学生的观察,造成该现状的基本成因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识字量较大,复现机会少。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中,认读字为400个,会写字为100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1~2年级学生应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由此看来,识字任务非常重。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发现,每篇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比课文要求的认读字还多。特别是对于一些并不十分常见的字,由于没有再现、再认的机会,加上一课接一课接连不断地学习新的生字,学生往往学得快,忘得也快。

2.基础不扎实,书写易混淆。由于学生生字掌握得不够扎实,仅有一知半解,看见一个字觉得似乎认识,就常常“张冠李戴”,乱用一气,致使出现了较多错别字。往往这处没学好,那处又不会了,从而产生恶性循环。

3.方法较单一,复习不到位。有时候教师自认为好的学习方法并不一定适合低段的学生,从而造成学生识记效果不理想。同时,由于低年级学生普遍能力较弱,许多复习方法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如果家长配合度不高,未能在课外及时帮助巩固,那学生的学习状态就更糟糕了。

为此,笔者针对当前低段教学中出现的生字回生现象,提出了以下应对策略。

一、利用美感,激发汉字学习的兴趣

在认字过程中,学生能否发掘生字之美决定着他们对生字的兴趣度,自然也决定了记忆的深刻度。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备课,利用学生学字的第一课堂——语文课,帮助他们发掘汉字的美,产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让学生尽可能地记住本课所学的生字。

(一)充分利用汉字的形体美

汉字美在形体。尤其是各种象形字,更为典型。在学习象形字时,我们可以把抽象的汉字和一幅幅形象生动的图画联系起来,这样就能使学生轻松地识记字形,理解字义。如教学“火”字,我先在黑板上简笔画了一个柴堆,然后火苗着起来了。再出示“火”字,结合“火”的字形对两者进行比较。这样,借助图画,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火”字。为了更好地利用图画,我又在火堆上用粗粉笔画了一条横线,表示天上下雨了,把火给“灭”了。这样,学生在学习“火”字的同时对“灭”字也能准确地识读。一段时间后,学生就能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初步运用这种办法识字了。

除了象形字,对其他字若也能赋予丰富的想象,那么识字教学可以同样精彩,也能充满童趣。根据学生的感知特点,对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除了用彩笔标注出来让他们加深印象外,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进行记忆。例如“鼠”字,有学生就认为上半部分“臼”是小老鼠的脑袋,下半部分的两个竖提是小老鼠的爪子,斜钩是小老鼠的尾巴,中间的四个点是小老鼠偷到的大米,这个解释博得了所有学生的认同,极其形象生动。再如“光”字,可看作是小儿子拿着烛台,那么字的上半部分自然是“小字头”了。

(二)充分利用汉字的音律美

中国的汉字不仅字形美丽,读音也有讲究。我们利用字音的相似性就能正确区分许多汉字。例如对于分别包含“今、令”这两个部件的字,当记不清这个字包含的究竟是“今”还是“令”时,我们就可以根据读音来分辨。读音与“今”相似的,如“琴、吟、衾”等字,部件皆为“今”;而读音与“令”相似的,如“铃、岭、零、领”等字,部件皆为“令”。

同样,当无法分辨生字的前后鼻音时,也可以根据字中的部件来猜一猜。还是以“今、令”为例。当字中包含“今”这个部件时,如“琴、吟、衾”等大多同“今”一样为前鼻音;当字中包含“令”这个部件时,如“铃、岭、零、领”等大多同“令”一样为后鼻音。当然,有时也不排除有例外发生。

(三)充分利用汉字的字义美

汉字是意音文字,有“字形藏理,字音通意”的特点。那么根据字义分辨字形也是一种不错的识记方式。如“岭、零、铃、拎、冷”这组字,各自的偏旁部首不同,意思也不同,“岭”与山有关,“零”被雨水冲光了,“铃”用金属做的东西敲打,“拎”要手用力,“冷”与水有关。

再说“三点水”与“两点水”都是与液体有关,但细心的学生会发现,许多与“两点水”有关的字表达的意思更冷一些,如结了“冰”的水被“冻”掉了一点,从而明白“两点水”多与冰有关,像“冰、冻、冷、凛、冽、凝”等。“三点水”则多与水有关。

还可以利用编故事、猜字谜或做动作等方法来理解字义。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字谜可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二、依据规律,提高汉字复习的效率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学生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艾宾浩斯还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发现所学的知识在一天以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三分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了。所以根据这一遗忘规律,在认字的两三天内进行复习巩固,效果最佳。

在課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从初识生字环节到一堂课结束之间还有20多分钟。根据实验结果,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已经削弱到只剩下一半左右。那么我们可以在一堂课快结束时趁热打铁,用去拼音的生字卡片对生字进行再巩固。例如进行同桌“双列火车”练习,一个读字,一个组词,加深学生对生字的印象。也可以做一些生字巩固小游戏,例如“摘苹果”“夺红旗”“玩转盘”“走迷宫”“小马过河”“打气球”等等。经过一日后,学生对生字的印象再次淡化,这就需要我们在上每一堂新课之时,先不着急上课,而是将上一堂课所教生字进行简单练习。这样的练习所花时间并不多,却是行之有效的巩固记忆的办法之一。

三、归类整理,加强汉字系统的认知

除了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充分感知汉字的美外,在结束一个阶段的学习后,教师可以再次根据汉字的规律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将具有共性的汉字进行分类,利用差异来辨别其音、形、义。

可以抓住“带头字”,举一反三。如将“清、请、精、靖、晴、睛”等部件相同的汉字归在一起,温故而知新。归类识字过程中,生字对学生来说往往是“半生字”。识字的重点是通过建立生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从而让学生有一个系统的认知。再比如通过归类,将“打、拍、推、拉、扯、摸”“蜻蜓、蝴蝶、湖泊、江河”这些有相同偏旁的汉字归在一起,便于记忆与巩固。此外,还要整体设计,加强练写。通过书写,区分“已—己、末—未、田—由”等形近字的细微差别。借由生字归类,教师慢慢放手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字形特点并相互交流,帮助他们温故知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能让他们记得更牢,同时在日常的学习中渐渐学会做个有心人。

四、拓展渠道,优化汉字识记的环境

《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利用各种机会自主识字。例如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让他们认识班级里每一个小朋友的名字,就是一项不小的识字工程。而对于入学前家长就教过汉字的学生,则可以在认识的基础上选择一些较为简单的字写一写。同时,学生作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员,每天与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接触,这也能拓展他们学习的渠道。走在街上,可以观察街道两旁的标牌、广告牌、标语等。坐在电视机前,电视上的广告为学生提供了听字、读字、认字的机会。每日所吃的零食、点心,学生也可留意包装上的字。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多学生都能自觉地去主动学习生活中的汉字,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生字的再认与巩固,这样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这些课外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将使学生获益匪浅。

此外,引导学生自学课外读物,也能达到有效巩固课内识字和认识新的汉字的目的。由一年级下册开始,课文的内容安排由识字为主渐渐向以阅读为主过渡。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与课文相关的各种知识,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自由阅读的空间。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拼音报、读课外书、翻阅字典等,扩大学生的识字范围。运用阴雨天的大课间等,把时间有效地利用起来,给学生讲故事,让学生自己读故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为学生创造演示的舞台,适时地组织语文实践活动也可以有效地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提高识字热情。如利用课前或课后的1~2分钟时间让学生背诵自己所学的儿歌、古诗,介绍小知识,诵读经典片段等。这样,既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五、亡羊补牢,纠正汉字运用的错误

对于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汉字,我们一般通俗地称为“错别字”。“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错字是指写得不正确的字,而别字则是指用其他的字代替应写的字。虽然我们已经尽可能地去预防,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是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那么纠错行动就势在必行。

根据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可以开展“我是捉虫小能手”的游戏。学生专门准备一本算术本,在本子左半面将自己所写的错别字抄写上去,称其为“害虫”,然后把改正之后的答案写在右边,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评比。开始时看谁捉的“害虫”多,对认真的学生进行奖励,过一段时间后改变规则,看谁同一個错别字出现的频率比较低,并对其进行奖励。最后开展全班交流,比对一下哪些错别字出现的频率高,由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讲解。当然,为了增加趣味性与美观性,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美术课或空闲时对错别字本进行装饰,如错别字的一边画上害虫或植物枯萎的图画,改正的一边画上植物欣欣向荣的图画。

另外,还可以配合九月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带领学生举行“我是小小啄木鸟”活动。一年级的学生负责检查同学的作业、校园内的黑板报、宣传栏等地方的用字情况。二年级的学生则有组织地对学校周边道路两旁的单位名称、店铺招牌、路标站牌、标语广告等进行调查,查找不规范的用字,并用照片、图片等方式记录下来。同时,以此为依托,教师经常鼓励学生在上下学路上、出行途中注意身边的错别字,将生活中发现的错别字用照片或图片的形式记录下来,粘在错别字本的后面,并在旁边将其订正。每隔一段时间评一次奖,这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温故知新,巩固汉字再记的成果

虽然有了错别字本后,学生的错别字问题有了明显的好转,但还是有一些字,学生在运用时极易犯错。比如“温暖、做作、爆炸、肖像、喝彩、杯弓蛇影”等等。小学阶段的学生仍是短时记忆占优势,还缺乏精细的分析能力。

当碰到这些反反复复出现的错字时,我还是运用了前任教师留下的老方法——抄。但这抄要讲究方式,一般的字平均练习三次,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高的效率,然后经过一段时间后,让学生再抄写一次。如此反复,不断加深学生脑海中的印象,以便达到最佳记忆效果。针对别字,则将这些字仍然放回具体的语境中。当错别字本中出现错误时,我常要求学生将整句话再抄一遍,结合语境来理解这些需要强化的知识。

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多用字典。字典是最方便的工具书。根据教材特点,一年级下学期教师应教会学生音序查字法,二年级上学期学生则应学会使用部首查字法,二年级下学期仍要求学生进一步熟练使用字典。学生人手一本字典,碰到问题时,可随时查阅,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从而减少和纠正错别字。

教师要进行教研活动,学生也可以进行“教研活动”。每个月,可举行一次“我的办法最最棒”大比拼,让学生讲讲自己记住某一个或几个易错字的独特办法,同时对其颁发“小老师”奖状。

七、书法同行,感悟汉字姿态的优美

低年级每星期都有写字课。除了充分利用语文课的时间,我们还可以将练习范围拓宽,把每日中午的20分钟写字课也充分利用起来。

心理学认为,多种直觉系统参与知觉活动,有利于加强记忆,提高辨别能力。在每日的写字课中,从当日所学的或极易写错的字中重点挑1~2个,严格按照“读帖—临摹—临写—背帖”的顺序循序渐进地练习。鼓励学生背帖默写,并展示成果。尤其重要的是要注重展示时的评价。评价过程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学习过程。这个字哪里写得好?那个部件放的位置好吗?哪个部件还可以修改一下?如此等等。经常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同学的书写,学会评价。这样一来,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鉴赏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同时,写字课上教师还可以讲一些和易错字有关的书法小故事等,以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教育室,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学习读本[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灵山学校

315800)

猜你喜欢

低段识字
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低年段识字教学策略
小学中低段“语用”型作文教学的运用策略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如何有效设计小学低段数学作业
识字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