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惠东渔歌》音乐课堂教学

2017-06-09周晓婷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音乐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周晓婷

【摘 要】渔歌,顾名思义“渔民之歌”,是渔民口头创作的民歌,属于一种原生态文化。惠东渔歌随着惠东远祖“疍民”的迁入而传入惠东地区,渔民们以船为家,顺水漂流。现已被我国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文化的教學应从哪个方面入手?如何将沉闷的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变为有趣的生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设定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不同的知识点板块采用不同的教学法,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惠东渔歌;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文化;音乐课堂教学

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充满音乐,在当今社会,流行音乐贯穿着我们日常生活,而传统民族音乐却被冠上“老土”“古董”的名字,被认为另类之音乐,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民族音乐逐渐被淡化,甚至遗忘。渔歌,顾名思义“渔民之歌”,是渔民口头创作的民歌,属于一种原生态文化,则更难受到大众学生音乐文化的认可,对惠东渔歌的教学应在教学环节设置中融入合适的教学法,按学生的理解方式“包装”后呈现。

一、一切民族音乐皆源于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

我国有着56个民族,56种文化,每个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音乐风格特点,这些音乐风格都会受到该民族的生活、语言、文化等方面影响,并且每个民族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也会导致各音乐风格上的异同,所以要了解一个民间音乐,必须从其历史文化入手。惠东渔歌和众多民间音乐一样,有着共同的历史以及文化特色。

惠东渔歌是渔民口头创作的民歌,属于一种原生态文化。主要分布在惠东的港口、平海、范和、巽寮、盐洲一带。惠东渔歌在旧社会,渔民被称为“疍家仔”。“疍家仔”地位卑微,终年在海上漂泊,与大海作战,生产单一,生活极其艰辛而枯燥。渔产品只能在海上卖给渔霸,不能上岸卖鱼,不能在岸上居住。就是上了岸,也只能光着脚丫,低头行走。“出海三分命,上岸低头行”便是旧社会渔民的真实写照。他们唯一的精神生活,就是用渔歌来歌唱劳动、歌唱生活、抒发感情、自我解忧、自娱自乐。渔歌的内容,实际上是一部记录渔民苦难的血泪史。

教学过程中可加入情感代入环节,让学生想象自己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渔民生活、态度、价值观的情景,通过语言表诉与大家分享,还可邀请部分学生模拟渔民的形态样子,把文字艺术变得具体化。

二、语言是歌唱的基础,歌唱是语言艺术的升华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歌,形成这种民歌独特风格的重要因素就是语言,传统惠东渔歌的演唱方言为“学佬话”。

为了更加清晰地了解惠东地区“学佬话”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将“学佬话”话与普通话进行比较,能体现去惠东渔歌的语言特色,同时激发学生对惠东渔歌的学习热情。在选择对比的词语中,最好选用常用的名词,再简短介绍下“学佬话”的调值与普通话相近,翘舌音、唇齿音、送气音比普通话多的异同即可。这样学生对惠东渔歌语言特点会更为之清晰明了,以下是我课堂上的板书:

由于惠东渔歌翻译后个别字的写作:“学佬话”中有许多字词翻译和普通话的写法不一样。例如学佬话中的“奉神”,其实是普通话“拜神”的意思,在教学过程中,可加入竞猜抢答游戏环节(教师用“学佬话”说词,学生用普通话说出其意思),可引起学生对惠东渔歌语言方面的注意力,又提高学生对惠东渔歌学习的热情,还能提高整个课堂气氛。

三、采用模拟情景渗透握惠东渔歌演唱风格

惠东渔歌音乐要素非常多,逐一讲解是不可能的,特别是枯燥无味的传统教学法,学生容易出现不感兴趣。惠东渔歌音乐风格的知识点相对较为专业,说得太专业学生也吸收不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换种教学方法,例如设立多个情景模式,让学生去体验或代入渔民生活,特别是在生活中、在劳动中的演唱是带着什么情绪和色彩的,从而逐步渗透惠东渔歌的演唱风格把握。从而可避免教师讲也讲不清,例子抽象不实,课堂枯燥无味,学生更不易理解的尴尬。

例如《乾隆登记十六年》中,曲中出现了许多“个”“哎”“咦”“啊”衬词,为完整表现歌曲,把衬词正确的演唱,可加入渔民在船上撑浆、收网劳动的状态演唱。因为当渔民在船上撑浆、收网劳动,四周皆有海浪迭起,船只必定不平稳,一晃一晃的,还是非常有规律的晃动,这时的演唱衬词和速度特点就无形中形成了,同时潜移默化中就把握了惠东渔歌的演唱风格。

四、《渔家世代向海洋》情景教学中演唱

在掌握了惠东渔歌的语言和演唱风格特点后,可选用一首惠东渔歌歌曲进行演唱教学。我的课堂选用了《渔家世代向海洋》,因为本曲目旋律相对简单,歌词较少,衬词“啊”“哩”“啰”“哦”“香”较多,除了“香”字发音和普通话不同之外,其他的衬词都与普通话完全一致,使在课堂教学中语言问题相对减少,学生能更为投入情景中演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记得提示学生代入船上劳动时的身体状态进行演唱。更能唱出惠东渔歌的独特韵味。

五、总结

中国民族音乐尽管由于不同的民族、地区、体裁、品种、流派而各具特色,但它们都共同地蕴藏着以上特征,并且体现在音乐形态的各个方面。惠东渔歌和众多民间艺术一样,有着共同的历史以及文化价值,例如独特音韵之于艺术价值,其内容的传递推测之于教育价值,其创作手法之于文学价值等等。但作为一个地域中特殊产物,对于惠东渔歌本身独自散发出的魅力,让人喜爱、悯惜又望而却步。所以惠东渔歌的课堂教学中,应侧重文化与语言方面的内容,了解惠东本土特色文化后,再逐步学习音乐风格。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告诉学生应当保护好这么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将惠东渔歌继承、传扬出去!

参考文献:

[1]惠东渔歌工作室.《惠东渔歌》曲集[Z].惠东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09年

[2]惠东渔歌工作室.惠东渔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惠东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09年12月

[3]叶林.《历史长河中的惠东渔歌》.[J].惠州日报A3.2006年7月16日

[4]陈志祥.《惠东渔歌浅谈》[J]. 广东省1996年度作品评选二等奖.

[5]陈章太 李如龙.《闽语研究》[M].语言出版社,1991年

[6]王广德.《粤东渔歌》[M]. 原载《广东省戏曲和曲艺》,1980年

[7]宋承宪.《歌唱咬字训练与十三辙》[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8年4月1日

[8]刘正维.《中国民间音乐概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9]林立.《初探惠东渔歌文化价值及其保护》[A].惠州市惠城区社科联,2008年2月

猜你喜欢

音乐课堂教学音乐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探讨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音乐教学理念
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问题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