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自由阅读的言外滋味

2017-06-09赵云香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想象语言

赵云香

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包括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语感的养成,基本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美好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使人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没有一定的阅读量是难以完成的。至于通过阅读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使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感染和熏陶,不断的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更是需要广泛而富有个性的阅读。

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学生在自由阅读的过程中,摘录和积累知识并充实头脑,学会审美鉴赏,这一切都离不开文学作品的阅读。要知道文章是必须字字作,阅读文章也要字字读。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表现能力却是有限的,即使是语言大师也会遇到不能用贴切的语言表情达意的苦恼。中国的文学作品深有“言不尽意”“意在言外”的道理,所以在阅读文章时应该特别注重语言的启发性和暗示性,把那些微妙的意味寄注在言外,追求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所以中国文学作品的赏析,应该从语言入手,但不要被语言所局限,应当从言内到言外,品尝那些言外的滋味。

例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从字面上看这是一首描写景物的诗,此诗句中出现的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千秋雪、船,构成了一幅空旷辽阔而又绝妙的时令风景画,而诗句中的船则让人想起很多,也许是船上有远行的游子,也许船上承载了赖以生计的货物……这些船只有的或许是刚刚靠岸,有的或许是即将启程远航.许许多多的船夫,在妻儿的期盼中寻找生活的希望。那些来来往往的船只一次次挤满了曾经冷清的码头。绿柳梢头,黄鹂在兴高采烈的鸣叫着,蓝蓝的天空中一行白鹭穿云而过,窗外映照着山岭上的千年积雪,又是一个春天来了。春天,使人感到温暖,让人充满希望和期待,停泊在码头的船只让人感到了无奈和安慰。

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很多人们非常熟悉的著名诗篇,如果用现在的语言书写出他们的意境,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象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汉江临眺》: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李白的《金乡送韦八之西京》: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杜甫的《后出塞》: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秦观的《满庭芳》: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些诗句,我们只有反复阅读,沉浸在其中的景物之内,在初始的景物之上深化、想象、体会、感悟、开拓,才能了解作者的真情实感,理解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意象,才能体味到诗外的滋味。

有些文学作品的语言高度概括,高度精炼,言在此而意在彼,它表达的意思并不限于字面所表达的,通常有着更深远的含义。象臧克家的《老马》:“总的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的垂下!”在欣赏时,我们通过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结合当时的时代特征,我们可以放开想象它的隐义:诗人心中说的是自己的内心情感,是他对于生活在皮鞭和奴役下的劳苦人民的同情和对他们坚忍的毅力的赞美。还有些诗歌的时間和空间跨越度和跳跃性很强。象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首诗中的前一个“巴山夜雨”是作者当时所处地方的实景写照,是在思念此时此地的,后一个“巴山夜雨”则跳跃到了想象中的未来,是在心中想象着的将来,夫妻团聚后的彼时彼地。如果没有一定的生活阅历,乍读之下,是不能体会到这些意境的,所以在阅读时,应当慢读,反复阅读。在欣赏时应该象品茶一样,慢慢的用心体会。成长经历、生活环境不同的学生,在阅读中会不由自主的从不同的阅读感受出发,用自己的语言营造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氛围和情调,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有时候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需要借助字典、辞典,然而字典、辞典只解释字词的意思,不可能把它的滋味告诉读者。一般的注本也不过是注出词义、典故。隐藏在语言深层的情韵、趣味,附着在词语之上的色彩,借助工具书是得不到的。这只有通过自己大量的阅读,反复的玩味,才能逐渐体会到。例如《水浒传》第三回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达听罢,跳起身来,拿着那两包臊子劈面打将去,却似下了一阵“肉雨”。这句话里的听、跳起、拿着、睁眼、看、说、打几个动词把鲁达的形象和性格完全展示了出来。“肉雨”二字更是千古奇文,该怎么形容呢?有谁见过“肉雨”?有谁经历过?这个词语既通俗又典型,让人读后既知道了鲁达的直莽,又感到妙趣横生,产生了拳头如雨点一样的效果。细读起来妙不可言。

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和生活经历,了解作者的出身和生活环境,还应该了解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产生心与心的对话,再经过反复的自问自答,充分的驰骋自己的想象和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就像观看戏曲一样,舞台上的千军万马,山山水水,乘车荡舟,叩门登高,都由观众自己去想象。不同生活经历,不同的人得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读者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在大脑中借助这些文字想象出舞台的情景,让一个个文字活起来,变成生动的实景,在无字之处看出字来。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想象语言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