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提高造林质量

2017-06-09刘辉

现代农业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造林技术提高

刘辉

(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 151801)

【摘 要】造林质量是造林过程的生命线。虽然我国造林工程项目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它因为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降低了造林质量。本文在提出了造林质量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针对影响造林质量的因素,总结了如何提高造林质量的几点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提高;造林技术;造林质量

[Abstract]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importance of forestation quality, summarized some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Key words] improve; afforestation; forestation quality

1 提高造林质量的重要性

森林是国家的重要资源,一方面它能给社会提供木材及其它原材料,同时有吸储温室气体、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温室效应和气候变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林业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造林质量决定着造林绿化的成败,是确保森林覆盖率快速提高、实现再造秀美山川目标的一个关键。造林质量问题无小事,从采种、育苗、造林、抚育、管护到长大成材是一项周期长、连续性强的工作。其中的任何环节出了质量问题,都可能导致造林彻底失败。因此各地必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严把关营造林工程的作业设计质量、种苗质量和造林施工质量,以及各地造林质量管理基本情况、质量管理制度建设。随着各地营造林意识的提高,全国造林面积大幅度增加,然而造林难以成林的情况也经常出现。在我国目前经济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国家财政每年拿出几百亿元的资金建设林业工程,如果采取只注重数量而不注重质量的做法,不仅浪费了国家对林业财力、物力的投入,也浪费了人们的辛勤劳动,因此,要真正想享受到造林给人类带来的福利,如何提高造林质量就成为林业生产中的首要解决的问题。

2 影响造林质量的因素

近年来,造林质量虽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提高造林质量绝非一件简单的事。从影响我国造林质量的因素分析,既有自然因素诸如气候、立地条件、树种、病虫害及火灾等,也有人为因素如政策影响、知识技术水平和社会因素等。由于我国地形复杂,高海拔的山地、干热河谷、土地脊薄、岩石裸露的地区占有我国国土的大部分面积,自然条件差;不同树种对不同的气候条件适应性不同,有的喜阳,有的喜阴,有的耐寒,有的抗寒。干旱少雨和极端气候条件对森林生长也极为不利;森林火灾和病虫灾害的频频发生等这些都是限制我国造林质量提高的客观因素。

3 如何提高造林质量的途径

3.1 科学地做好造林规划

各级管理部门、各单位或造林户通过贯彻因地制宜的方针各司其职:根据林业用地现状,合理搭配樹种,制定造林任务。虽不同地区的造林工作有不同的方向和任务。但都必须制定详细的造林技术方案,包括整地方式、造林季节、造林品种、造林密度、苗木来源、苗木规格、管理措施、投资预算。

3.2 提高造林质量的主要措施

3.2.1因地制宜 提高造林质量,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是基础。因地制宜就是要根据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和气候情况,来选用最符合造林目的和最适合造林地自然条件的乡土树种栽种,决不能违背造林树种的生物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盲目“滥竽充数”。因地制宜另一方面要求把握天气,一般晴天起苗不超过1d,阴雨天可延长2d。苗木调运安排也要考虑劳力组织和道路状况,确保造林进度不受影响。

3.2.2 选用优质苗木,提高成活率是关键 在造林绿化时要选用顶芽完好、无病虫害的一级苗木,从源头上遏制成活率低、林木生长不良、病虫害严重等问题的出现。在树苗栽种前要预先检查好树苗的主根侧根是否完整无损。 为了保证其根系完整,挖坑时一律深挖,在运输过程中要用湿草覆盖根部,装卸要小心谨慎,避免造成机械损伤。另外还要尽量做到苗木随到随栽,避免假植丧失苗木成活需要的充足水分。苗根既不能失水也不能烂根,以免影响成活。

3.2.3 遵循栽植要求,改善栽植技术,做好管护工作 栽植时要严格按照栽正、疏根、提苗、踩紧、盖松土的要求进行,起苗前要注意保证水分的充足,栽植中要掌握“挖大坑、栽正中、根舒展、莫中空、提提苗、踩踏平、浇足水、沉实成”的技术要领。栽植后, 要对树体、土壤和造林地进行管护。林木生长过程中,还要耐心地进行灌溉、施肥,每年进行1次松土除草,最大限度地促进林业生长。

3.2.4 构建林业发展的保障体系 在林业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威胁,一方面是来自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人的破坏与伤害。为防范自然火灾,必须加强森林火灾预警监测;防治病、虫、鼠、鸟、兽害,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和防治减灾体系建设,加大林业疫情除治力度,实行综合治理。

3.3 加强管理

政府要鼓励把林业发展成商品性林业,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管理升级后不断降低造林成本,提高造林质量,实现效益和利润最大化。

4 结束语

提高造林质量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和社会各界历来十分重视的问题。我们要不断完善造林体制,利用先进的栽培技术,落实好各种提高造林质量的重要措施,增加森林覆盖率,争取早日完成林业工程建设的宏伟目标。实现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保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造林技术提高
有关营林防病措施的研究
半干旱地区中的侧柏造林技术有效运用分析
提高干旱区造林成活率的理论与实践
繁昌县沿江滩地杨树造林技术
针叶树容器育苗造林技术研究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