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成长导师制视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研究

2017-06-08郑广峰

文教资料 2017年9期
关键词:路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郑广峰

摘 要: 大学生成长导师制是高校思想教育模式的创新,对推进高校教育改革、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要以导师制为载体,建立学生成长档案,通过导师一对一的辅导,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积极开展针对大学生特殊关注群体的思想教育服务工作,及时给予需要关注的同学以帮助和关心,让他们尽快走出心理困扰和误区,让特别关注学生学会自我调适,端正自我认识,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品格,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特别关注群体 成长导师制 思想政治教育 路径创新

一、成长导师制的现状背景

(一)社会背景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政会议精神,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教育氛围和育人环境。结合当前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环境,积极面向高校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活动,使他们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二)高校现状背景

高校学生构成中男女比例不均衡,生源结构复杂,学生的心理特征成分复杂多样,易出现人际关系、宿舍关系、学习、恋爱、个性及情绪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关系到校园的安全稳定及和谐校园的构建。为了让这些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第一时间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关心,将该群体学生进行积极的分类和管理,将出现人际关系、宿舍关系、学习障碍、恋爱、个性等方面心理问题的学生统一划分为“特别关注群体”,以导师制为载体,建立学生成长档案,通过导师一对一的辅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大学生特别关注群体成长导师制”成立了以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书记、各年级辅导员、兼职班主任为组成部分的“阳光心语”工作团队,积极开展针对大学生特殊关注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时给予需要关注的同学帮助和关心,让他们尽快走出心理困扰和误区。让特别关注学生学会自我调适,端正自我认识,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品格,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全面发展。

二、成长导师制的理念概述及实践意义

(一)理念阐述

“导师制”最初起源于15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新生一入学报到,学院就给他指定一位导师,导师是学生所选科目的学者,负责指导学生的品行,并协助安排学生的学习计划,指导学生如何取得进步①。在中国,早期的导师制主要是在研究生教育层次实施的。针对高校学生培养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以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为代表的中国多所院校自2002年以来开始首次尝试在本科教育阶段引入学生成长导师制。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日趋科学化、专业化和个性化的今天,成长导师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和大学生接受,该制度已经发展为由导师对学生的品德、学习、心理及生活等各方面进行指导的一种亲情化、个性化的教育管理制度,“育人为本、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大学生成长导师制的核心理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独生子女在大学生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学生家庭成长环境的不断变化等新情况的出现,使得大学生入学后易出现人际关系、宿舍关系、学习、恋爱、个性及情绪方面的心理问题,在解决学生出现的此类心理问题的实践过程中,一些个案的积累和研究引起了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注意和思考。伴随对该群体关注度的提高及解决该群体出现心理问题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的不断摸索和探寻,在以“育人为本、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的背景下,“特别关注群体成长导师制”作为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应当得到逐步的发展和完善。

(二)实践意义

大学生成长导师制是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对推进高校教育改革、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近年来高校积极实施“特别关注群体成长导师制”的有效实践出发,期望借此总结出在当前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背景下大学生个人成长导师制的内在含义、实操程序,并对项目绩效进行初步的评价。

具体来看,对成长导师制的实施有助于发现大学生特别关注群体常出现的心理问题,探寻诱发原因,进行较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帮助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学会积极调试自我,摆脱心理障碍。同时,能够为解决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特别关注群体问题积累丰富的个案材料,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研究积累大量有价值的素材,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研究,结合“阳光心语”工作团队长期在高校学生管理中总结出来的实操经验,探寻出大學生特别关注群体心理调适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有效推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开展。

三、成长导师制的实践模式及程序

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中西道德价值观的碰撞,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家庭增多,流动人口量增大,使得一些大学生容易出现人际交往困难、宿舍关系紧张、学习动力不足、自我意识膨胀等问题。针对出现上述问题的特殊群体,如何进行有效管理成为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当中凸显的问题。大学生特别关注群体成长导师制作为一种新颖的教育教学一体化的管理制度,是在“育人为本、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明确导师是学生思想的引导者,强调学校德育要以原来单纯服从社会需要、上级安排转移到以社会要求和学生发展要求相融合的基点上。

经过长期的工作实践,成长导师制工作团队总结出了一套“特别关注群体成长导师制”的构建模式:

(一)准备阶段

1.导师选聘与培训

在项目实施的前期准备阶段,要考虑到大学生特别关注群体的特点,选拔那些拥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和较强语言表达能力且人生阅历较为丰富,关心学生、为人师表的教师。还要针对特殊群体常出现的典型问题开展相关的师资培训工作,并通过理论学习、社会实践、专题讨论、模拟训练,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和咨询技巧等水平。

2.筛选特别关注群体

在项目实施初期,应首先通过学生入学档案相关信息初步了解学生家庭及社会关系情况;其次,新生入学后通过下宿舍、新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个别同学沟通等方式摸底学生情况,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素养、兴趣爱好等;最后,从学生心理、身体健康、学习成绩等状况出发,依据学校的新生入学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普测情况,筛选出需要特别关注群体。根据本学院学生的家庭、学习、性格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类,以特别关注群体导师制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完善特别关注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

(二)实施阶段

1.宣传普及思想政治教育知识

项目应积极利用专题心理知识讲座、思想政治教育团队活动、心理演讲、心理剧表演、心理电影观看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宣传普及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帮助大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方法,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2.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班会

项目应针对不同班级的特点,每月开展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班会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内容渗入班级活动之中,让班级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活动,从而使学生获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切身体验,导师通过互动启发式讨论对主题班会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最终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适,培养健康的心理品格。

3.建立谈心辅导与汇报制度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导师应做到每周至少与受导学生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一次,内容包括日常表现、学业进度、人际交往、情绪波动等。每次受导活动后,导师要及时如实填写《导师工作手册》,做到每次活动有内容、有记录、有效果。受导学生每周一次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必要时可随时汇报和咨询。对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跟踪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让心理问题学生学会调整自己,适应环境。

4.建立完善的特别关注群体成长档案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特别关注群体工作流程,导师要对特别关注群体中的每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轨迹,在档案中详细记录学生心理和生理健康状况,对学生每月的表现进行记录及分析。除此之外,导师还要做到每月将需要关注同学的成长档案汇总后形成特别关注群体表格上报学院,同时对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与校心理咨询室联系,以便对该生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5.建立家长联络制度

项目要求导师要定期与特别关注群体学生的家长联系,具体时间可以由导师自行确定,每月至少有一次以上的联系,联系的方式可以多样化。该制度的确立使导师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较为清晰的了解,导师可以通过对其家庭情况进行分析,指导家庭教育。

6.导师定期交流会制度

项目定期组织“特别关注群体成长导师制”交流会,交换意见,讨论问题,决定事项,总结工作,目的在于交流总结学生近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并对特别关注群体在跟踪辅导中出现的疑惑或者经验进行沟通交流,以便更客观合理地解决特别关注群体学生的心理问题,交流会要求导师准时参加、充分准备、积极发言。

(三)评估与总结阶段

1.导师绩效考核与评价制度

为对每位导师的工作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项目团队成立了“导师制”工作评估小组,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每个导师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评价体系由学生评价、导师互评和导师自评三项组成。首先,通过匿名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受导学生对导师的评价,重点看导师能否与受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否有足够的耐心,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指导的内容是否全面,等等。其次,通过导师互评促进导师间的交流与合作,评价的内容应注重导师工作的实效性、导师的合作意识和敬业精神等。最后,通过导师自评实现导师对工作的总结和自我反省,归纳取得的经验,反思存在的問题,并进一步提出改进对策。

2.建立个案分析与总结制度

导师根据受导的具体情况,建立受导学生的个案分析制度,项目团队定期集中组织导师进行个案分析,必要时对重点案例进行集体会诊,提出解决办法。导师在实践中还应积极归纳总结取得的经验,将个别突出案例进行汇总,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研究积累大量有价值的研究素材,探寻出特别关注群体学生的心理调适的途径和方法。

大学生特别关注群体成长导师制的基本工作流程图

四、成长导师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变化

(一)自实施“特别关注群体成长导师制”以来,累计通过成长导师进行关注和跟踪的特别关注学生的咨询量达到1856人次,通过成长导师制所提供的一对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辅导,绝大多数学生均能够学会调整自己,适应环境,轻松学习。自项目实施期至今,该项目团队共帮助136名学生成功摆脱因人际交往、宿舍关系、学习、恋爱、个性及情绪等心理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以主题班会形式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自项目开始运作以来学生共参加心理辅导活动课200多节次。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上述活动和成长导师的积极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正面的心理体验和反思,从而推动特别关注群体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最终提高学生总体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三)积极开设心理知识专题讲座,普及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例如:新生入学时期,针对我院女生多的特点和适应新的大学生活的问题,开展大学生活适应心理讲座、女生心理讲座等形式的讲座,将特别关注群体的心理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在工作中将筛查出的特别关注群体中存在的较为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专业的咨询和辅导等。

(四)针对特别关注群体中出现复杂心理问题的同学,有意识地安排品德高尚、责任心强、学生信任的辅导员或班主任担任特别关注学生的成长导师,通过开展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鼓励导师结合自己的优势,促进被辅导的学生健康成长。学生成长导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变化,及时通过成长档案记录学生的成长足迹,引导他们健康成长。鼓励学生成长导师结合工作实践,探索创新特别关注学生成长问题解决方案,对成功帮助学生解决成长问题的创新案例,将以“特别关注群体学生成长导师成功案例交流会”等方式进行表彰和推广。

(五)典型个案追踪。“阳光心语”团队所在的商英班一同学从入学后就一直存在情绪低落状态,不愿和同学交流,且经常会出现迟到现象。通过成长导师从班委、心理委员和宿舍长等多渠道了解情况后,得知该生出现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对她的期望太高,一直希望她考上一所重点大学,但高考成绩的不理想给她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该生出现轻微厌学和自卑心理。针对该情况,成长导师想通过与受导学生多次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充分了解该生的情况倾听她的心声,并对她的厌学情绪进行正确的疏导,帮助她放松心态面对学习生活。但是在辅导初期困难重重,该生一直抱着排斥的态度,虽然和导师进行交流,但是总是不肯将心里话说出,且总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退学”是该生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这让导师很为难。在此情况下,导师与项目团队对该生情况进行会诊后,决定从侧面解决问题,与该生关系较好的同学进行交流,了解该生的大概想法后,导师以该生好友作为桥梁,做该生的思想工作,同时让学生传达导师对该生的关心,让该生放松心理防线,逐步接纳导师,以便更加直接地解决问题,积极和该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减缓家长给学生带来的压力。随着导师的不断努力,在经过多次深入的心理辅导后,该生的情况有所好转,压力减缓,学习态度也有所转变。但此后一段时间,该生情况有所反复,突然提出要求退学,并表现出强烈的自我否定情况,而且自卑的情绪时时表露。经过成长导师的深入交谈后了解到虽然她的家长带给她的压力有所减轻,但是看着和自己一起高考的表妹在一所知名高校读书,成绩很好且加入一些学生团体,各方面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加上该生表妹家庭条件比较优越,表妹与该生的聊天中流露出比较大的优越感,这让该生的心理受到极大的打击,心理问题再次出现。在与导师的整个谈话过程中,她都充满了对自己各方面的不满意,认为自己什么地方都不如别人,这种心理感受让她陷入了对学习生活的迷茫。为了帮助该生尽快走出迷茫,成长导师一方面积极与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专业心理咨询老师沟通,另一方面向工作室领导小组汇报,积极启动家长联络机制,将情况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在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多次咨询,加上导师、家长的思想工作和引导后,该生情况有所好转。成长导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在平时的学生活动中积极鼓励该生参加活动,并给予该生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帮助该生树立自信。最后在“阳光心语”工作团队的多方努力下,该生最终成功走出心理阴霾,投入正常的学习生活中,该生在班委的换届选角中积极参加竞选,在成功担任班委一员后,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不断提高,该生的成绩由刚入学第一学期的下游逐渐提高到中上游,同时获取了“三好学生”、“优秀班委”等称号。

自建立成长导师制以来,该类似案例及其他类型的特别关注群体内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常会出现,虽然个案各有不同,解决的方式和方法不一,但是最终通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取得积极的成效。

五、成长导师制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提供了路径

(一)特别关注群体成长导师制落到实处

定期将排查筛选出的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安排成长导师,每月将对关注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谈心和咨询活动,学生成长导师也会以影响学生学习生活、班级生活的主要障碍为切入点,确定每个阶段对特别关注群体的工作重点,将学生的心理咨询活动信息记录为特别关注群体表格,表格每月汇总上交一次备案。

(二)积极完善特别关注群体成长导师的选聘与培训工作

严格按照导师的基本职责选聘、培训导师,将导师选聘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为全面推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操作如下:依据“自主、公开”的原则,在学院宣传发动的基础上,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成长导师的遴选工作,在“阳光心语”工作领导小组的筛查与审核后最终确定导师名单。团队负责加强导师工作过程中的指导工作、会诊工作、评价工作,注重加强理论培训学习,针对导师所具体负责的工作特性开展师资培训。

(三)完善特别关注群体成长导师制工作交流平台

“阳光心语”工作团队注重通过理论学习、社会实践、专题讨论、模拟训练提高导师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和咨询技巧的实际水平。在每学期开学时,工作团队都会邀请校内外专职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专家学者和工作经验丰富的专职辅导员召开特别关注群体心理工作经验交流会和“成长导师制”研讨会等提升理论水平和积累实践经验。在学期末,工作团队会针对特别关注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经验总结交流活动,及时总结每一阶段特别关注群体成长导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功经验,并在全学院内进行积极的推广运用。

(四)将特别关注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寓于学生活动中

为了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活动,学院开展专门性的心理教育活动,如:专题心理知识讲座、思想政治教育团队活动、心理演讲、心理剧表演、心理电影观看、思想政治教育班会等活动形式,充分挖掘各类学生活动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尤其是有意识地增加各类活动中的心理教育含量,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活泼、生动的学生活动,构建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在心灵沟通和心理感悟,让特别关注的学生在学生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解决心理问题。

(五)建立严格的特别关注群体档案管理制度

在新生入学阶段,新生入学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阳光心语”工作团队群体成员全面摸底了解学生情况,筛选特别关注群体,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重点关注,制定专门的特别关注学生统计表。在特别关注群体成长导师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注意结合学生实际,建立完善的特别关注学生成长档案。在项目实施阶段,各导师负责做好辅导记录,将上述所有材料建档存放,并建立健全严格的档案借阅与管理制度,设定特别关注群体的档案借阅权限,注重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

(六)建立特别关注群体成长导师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为更好地推进大学生特别关注群体成长导师制,成立“阳光心语”工作指导小组,对特别关注群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各年级、各班级要每月就学生的成长情况和特别关注学生成长记录,及时交流工作开展情况。学生成长导师的工作情况单独作为成长导师工作考核的部分,纳入成长导师工作月度考核表,作为成长导师工作评优的重要考量标准,与其工作薪酬直接挂钩,形成长效激励机制。

六、结语

成长导师制总结出针对特别关注群体学生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心理预防与工作措施,在成长导师的共同努力下,营造了合作、开放和互动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环境。特别关注群体学生在成长导师的指导下,掌握了一般的心理保健方法,提高了学生自我调适能力,培养了健康的心理品格。由于它是一种动态机制,各种动态因素间的关系错综复杂,项目运作模式在推行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需要得到学校和各级教育者的大力支持,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由于教育效果的后延性,有些做法和效果还有待进一步加以验证。随着高校办学理念的改进和办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特别关注群体成长导师制”还有待完善。

注释:

①李东成.导师制:牛津和剑桥培育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1(8).

参考文献:

[1]Martin V. Covington, Karen Manhei M Teel,著.任新春,郑秋,译.学习障除策略——促进学生成功、高效地学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2]汤盛钦,主编.特殊教育概论——普通班中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M].上海:上海出版社,1998.

[3]方俊明,主编.当代特殊教育导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4]赵薏.走进“班级导师制”[J].教育探索,2003(8).

[5]郭香玲,司丽华,张金玲.学生成长导师制——特殊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2(8).

[6]李建成.试论大学生个人成长导师制[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10).

[7]李伟扬,曹文超.本科生成長导师制的探索[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0(2).

[8]陈梅香.高校学生骨干成长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7).

猜你喜欢

路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
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地方高校社区志愿服务一体化实践路径创新问题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管理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