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努力与学生心心相印

2017-06-01张晓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4期
关键词:师生历史教学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这句话对我的触动非常大,在我参加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九年时间里,我努力学习课改理论,学习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文章,加强与同事的交流与合作,从中学到了许多新观点、新思路、新教学手段,加上自己时时动脑筋尝试一些新教法,尽量与学生互动,与学生用心去交流,努力当学生喜欢的老师,向着师生心心相印的目标靠近。

动之以情

师生心心相印,首先是情感相印。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将学生吸引到历史课堂上来,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必须要动之以情。因此,在教学中,尽量挖掘新教材中的信息,用最真挚的情感感染学生,拨动他们思想感情的琴弦,使他们受到熏陶,产生共鸣,得到思想的升华,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如在讲授《抗日战争》一课中关于日本法西斯的侵华罪行时,引导学生阅读课后关于2003年河南籍民工李贵珍等在齐齐哈尔市的芥子气中毒事件的材料,并向他们描述当时的场景,尤其是讲到一个小男孩中毒后疼痛难忍,面对记者的询问,用小手痛苦地敲打病床边的墙,含混的地说:疼,疼……时,我是流着泪讲得,学生们也听得流下了眼泪。我说:同学们,当今中国和平环境下的每一个人都在安居乐业之中,可还是有很多人时不时的会遭受日本法西斯半个世纪前的毒气弹药对生命的威胁,难道我们不能从中感悟到日本法西斯的罪行何其深重、惨绝人寰吗?我用最心痛的泪水打动了学生的心田,让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们不忘历史、不忘苦难,更激发了他们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

晓之以理

师生心心相印,要以理服人。中学生一般对抽象的大道理、理论不易接受,对老师呆板生硬的说教更是反感,而生动感人的史实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在心灵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而且也能无形中拉近师生的距离。在讲授《罗斯福新政》时,我以课后的“阅读与思考”题为引言来导入教学,我提醒同学们可以把罗斯福的话“经过两年卧床不起的痛苦,其他的任何事情都显得那么容易” 当做座右铭。我告诉他们,在将来的人生经历中,你们会遇到很多坎坷、痛苦和悲伤,会失去亲人,失去不可多得的机遇,也有可能面临灾祸,但这些苦难的经历全部都是“无价之宝”,经历了它们,你们会变得更加坚强,会成就你们更大的人生价值。而在平时的学习中,人际交往中,倘若遇到一些小挫折,你们不要气馁,要勇于承受,冷静思考,善于总结,奋发图强。象这样,我用最真实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去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比空洞的说教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更让学生感到老师很知心、很亲近。

激发兴趣

师生心心相印,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遏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才会引起情感,才能有学习动力,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针对高中三本必修课专题性强、知识枯燥、难以理解的现象,我坚持每节课都引入一两个小故事来激发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兴趣。如讲《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课时,用幽默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赵匡胤陈桥兵变的故事,让学生能理解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原因;在讲《太平天国运动》革命兴起时,插入洪秀全为吸引更多的民众加入拜上帝教而装死七天七夜后说自己起死回生是因为“天父”召唤了他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农民阶级的迷信与无知。很多类似这样的小故事激发了学生对历史课浓厚的兴趣,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的心灵。每周的三节课,他们都精神饱满地听讲,积极地思考,教学效果颇好。一些学生还觉得我的课让他们有一种享受历史的快乐。

手段多样

师生心心相印,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仅凭着粉笔、黑板、课本和老师的讲解是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求知欲的,也无法适应他们对现代媒体与古老历史之间的心理反应的落差。于是,我尽可能多地上多媒体课,用大量的历史图片,生动的历史视频,还有观感效果强烈的动漫作品来吸引学生的眼睛、耳朵和大脑思维,让他们感受到历史并非只是白纸黑字,板上钉订的东西,而是包罗万象、丰富多采、奥妙无穷的。如讲《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一课时,除了结构严密层层推进的文字幻灯片外,还有“丝绸之路”的视频,把学生带进了千年前丝绸之路的开辟和贸易的场景;展示许多古代青铜器铁器瓷器和丝织品的文物图片,单单一件清代皇帝的龙袍刺绣图片就让学生对我国古代手工技艺发出由衷的赞叹;又如在《抗日战争》一课,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动漫视频,《练死小日本》、《对日本说不》、《抗日英雄》等。这些活生生的多媒体资料让学生更能真切地体味历史,感知历史,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人文素养。

设身处地

师生心心相印,要将学生的心灵带进历史中去,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当时的历史场景。现代教育心理学指出:只有以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最有效的学习。让他们主动地去想办法处理历史人物当年面临的困境,并激励学生大胆地谈谈自己的想法,使得他们更强化了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如在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时,我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如你是雅典的奴隶主统治者,在小国寡民的境况下,如何既要保护自己的国家不受侵犯,又能去夺取异邦的财富、奴隶?是给予公民们充分的民主权力,加强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好,还是象中国奴隶社会那样强化专制而引发牧野之战那样的倒戈相向的困境好?学生们经过设身处地地思考辩论,最终明白了雅典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体制的产物。又如,若你是新上任的美国总统,你该如何领导美国人民去缓解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什么样的措施既能给工人以工作的机会,又能刺激资本主义生产的恢复?等等。

爱的奖励

师生心心相印,还体现在多给学生奖励和肯定,并用你对他们的肯定和欣赏来换得学生对你的肯定和欣赏。我的奖励机制有,只要学生在课业负担重的情况下能挤出时间来认真完成历史作业,我就在课时紧的情况下腾出一课时来领他们到多媒体教室看卓别林的影片,让他们开怀大笑,放松一下緊张的学习情绪;只要谁课堂回答问题积极,就答应周末带谁到我家里借我的藏书给他看,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批改作业时,凡书写认真的或书写有进步的,就在批阅号旁边画一个笑脸娃娃以示奖励;凡作业中能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答题,而不照抄书本现成答案的,就经常在课堂上提出表扬。而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更是细心留意他们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课堂上,我经常用一些浅显易答的问题提问他们,并就他们的一点点正确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有时在他们连最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出来的情况下,就在全班同学面前称赞某同学声音有穿透力,将来应该做配音演员,某同学长得帅气,将来可以做节目主持人,某同学校服上的动漫图案真漂亮,应该好好在动漫设计方面多发展……这些欣赏和鼓励,逐渐地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们树立了自信和自尊,心情也快乐了许多。我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在学校走路。在我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平视他们的眼睛,不掩饰自己的情感的同时,学生们也开始接纳我肯定我,愿意亲近我和我谈心,更愿意学好历史这门课了,正应了古人的话: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教无定法,学生也各自不同,为了能与每个学生有心灵上的沟通,情感上的互动,我还经常运用以下几种教学手段方法:

在教学中进行一些知识整合。如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单元,我先列出预习提纲,督促学生在课外做好预习,然后只用一节课,从各阶级、阶层思想产生的背景到重要思想主张再到影响,引领学生逐一总结,然后引领学生探究各阶级、各阶层向西方学习的层面有什么不同,最后再引导学生分析各阶级、阶层的经济地位有何不同,进而总结出从学习西方的器物层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科学理论,完全是由于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决定的。这种整合教学既能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习惯,还有利于讲透问题,节省课时。而有些课,比如《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我则要用两课时,一节授知识,一节组织学生和我一起辩论。自主整合让我在课时紧的情况下,能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情况尽可能地运用多种手段教学,拉近师生感情,互相心灵沟通。

经常开展课堂辩论,如上《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的第二课时,我代表国会,男同学代表总统,女同学代表联邦法院大法官,以到底哪个机构的权力更大为论题进行三方辩论。学生们踊跃争辩,我站在他们中间也据理力争,而男女生们更是不依不饶,有几个争辩的急了,就干脆扳动我的肩膀,让我相信他们的观点,他们的眼睛里充满了要得到老师肯定的渴望,简直就是“进入角色了”,我也全身心的融入到学生中间,感到愉悦、欣慰。

从教十几年来,我对历史课在中学教学中和在学生、家长心里的比重有一些认识,做为教育工作者,我只想努力用自己不断改进、不断丰富的教学来与学生用心交流,与学生情感相通,用历史课特有的人文素养来培养学生们的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时代感,公正不阿的是非感,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千金一诺的诚信感,济贫救危的人道主义感,勤于学习,勇于攀登,不屈不铙,实事求是,忠于事业的理智感;以及对人类历史悠久灿烂文化的热爱和欣赏,对自然界壮丽山河和优美环境的讴歌,对历史人物的嘉言懿行和崇高道德境界的赞颂的审美感,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主义情感。

作者简介:

张晓琳(1972.3—)女,籍贯:宁夏,职称:中教一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中学历史新课程,现所在单位: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师生历史教学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新历史
麻辣师生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