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抖响的“包袱”:看《今晚80后脱口秀》语言的喜剧风貌

2017-06-01

武汉广播影视 2017年4期
关键词:思文包袱铺垫

国 铃

抖响的“包袱”:看《今晚80后脱口秀》语言的喜剧风貌

国 铃

东方卫视的幽默脱口秀节目《今晚80后脱口秀》开播以来,良好的收视效果始终不减,在生活新闻、时尚话题、市井风情、人物百态的辗转叙述与评论之间,《今晚80后脱口秀》(以下简称《今晚》)赢得了众多“80后”乃至更多阶层观众的喜爱。

作为东方卫视喜剧系列中的一份子,《今晚》从定位、电视元素、市场营销等方面都是煞费心思。但既然是“脱口秀”,其语言表现力当然是栏目的重中之重。

《今晚》的脱口秀主将王自健,原为相声演员,每期《今晚》又有几名伴场的脱口秀嘉宾,他们基本是栏目的段子创作团队成员。在多种视听表现手段的配合下,以王自健为主,多名伴场嘉宾为辅助,每期节目形成了一组组“段子式” 的语汇集合。

笑,是《今晚》情绪上的绝对主线,虽然节目中也有新闻、有评论、甚至有抒情,但是,将一个个笑料不断甩向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是该栏目所有脱口秀嘉宾的主要目的指向。可以说,这一串串笑料,就是贯穿在《今晚》中的核心线。王自健本来就是相声演员,相声界对笑料一般称作“包袱”,讲笑话就是抖“包袱”。在《今晚》中,包括王自健在内的每一位脱口秀表演者都竭尽所能,抖响“包袱”。

成功的“包袱”设计自有其内在的创作规律,通过对《今晚》中的语言给予解析,我们可以一窥王自健和他的伙伴们是如何抖响“包袱”的。

一、“共情”与“同感”——《今晚》“包袱”的实质心理内容

赢得观众的笑声,当然是《今晚》的诉求,就像国内其他一些同样是相声演员担纲的脱口秀节目一样。但是,《今晚》的创作团队显然对目标受众的心理需求有更深的理解,其中的核心就是“同感”与“共情”。

所谓“同感”,即同样的感受,那什么情况下,语言内容能与目标受众达成同样的感受呢?从《今晚》的选材上,我们看出,创作团队是在寻找与目标受众类同的成长背景、类同的生活背景、类同的知识背景、类同的经济背景下的相应素材。他们将受众目标锁定在具有一定知识层次的80后群体,在这个群体的生活素材寻找中,栏目组又在“同感”的基础上,进一步寻找具有“共情”的素材。

“共情”,本是新闻采访学中的一个用语,意指采访人力求与被采访人实现情绪情感上的一致。借用在这里,指的是包含“包袱”的“活”(“活”也是相声术语,是“包袱”所依托的内容)里的情绪情感是与这些“80后”观众相同或相近的。

由于有了“同感”和“共情”,《今晚》的“包袱”不仅令目标受众“80后”观众感受到笑点,还取得了感情的共鸣。而其中那些“只有你我才懂的会心之处”,更让目标受众凝聚在栏目之下。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王自健:前一阵子广西省某梁姓男子(观众一阵哄笑,因为看似暗指伴场嘉宾梁海源。成员之间互相调侃,构成一个小笑点),伙同两个同乡,分别在30日和10月1日两次抢劫了同一个女子。这个事最诡异的是这个梁姓男子被抓到警局之后,就把衣服脱下来,后背上纹着“好人”两个字(观众哄笑)。啊,为什么(做夸张表情)?后背有“好人”两个字,还抢劫,抢劫同一个人,疯啦。后来警察叔叔经过详细的侦讯发现,就因为这哥们被姑娘发“好人卡”次数太多了。(大笑)

这个“活”,最后能抖响“包袱”就在于发“好人卡”这个细节。“好人卡”的内涵大部分“80后”或“90后”都能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城市屌丝生活状态和年轻人的择偶处境显然立即让现场观众产生“同感”,会心的笑声随之而来。

上面这个例子说明,不仅仅是可笑,熟悉的情景、同样的感受,同类人群的价值认同,正是《今晚》内容选材的成功之处,再看一个例子:

王自健:前些日子,重庆某小区下面的公园,啊,有一对年轻情侣,大概二十多岁,在公园里拥抱热吻,本来是很平常嘛(摊开双手)。然后旁边一堆看孩子的大妈看不过去了,就过去骂他们:你们在干什么?有碍风化,不要脸,balabala……说了一大堆。俩年轻人蒙了,小女孩儿就被骂哭了。男孩一看大妈敢骂我女朋友,就上去跟大妈厮打了起来。嗳,还好下手都不重啊,警察叔叔来把事情平息了。

这件事情我们分成几个方面看,首先说这些大妈啊,人家就是抱着亲一亲,你们年轻的时候(语气停住了),啊,啊(观众笑)年轻小两口在那拥吻,你管人家,过去骂人家,这很不对。但反过来说小伙子,你也不对。怎么能跟老年人动手呢?啊,人家天天锻炼身体(笑声),那是没真跟你打,我告诉你(鼓掌)。

所以遇事莫冲动,嗳,海源好久没来上节目了是吧?来,说说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

梁海源:阿,我想说感谢大妈为单身的人出口气(笑声)。

对事情的评论总面临价值判断问题。上面例子,王自健在是非曲直判断上显然偏向年轻情侣,目的就是为了取得与台下观众的“共情”,说到“你们年轻的时候”还带有了对大妈们的一些调侃。后面,王自健有意问梁海源看法,目的在于将价值判断再拉向大妈们一点,凸显了王与梁间相互默契的机智。

当然,作为一档休闲性脱口秀节目,观众在收看中自有特定的审美认知和价值判断认知,谁也不会过于理性地看待王自健的“评点”,只是在不知不觉的“共情”中欣赏到抖响的“包袱”。

二、快翻快抖——《今晚》“包袱”的组织结构

但凡是“包袱”就有一定结构,传统的相声“包袱”讲究的是三翻四抖,就是在一个“活”中,要做三次铺垫,第四次抖响“包袱”。三翻四抖是相声艺人长期经验的总结,没有铺垫,出不来“笑”果,甚至一次、两次铺垫都不行,三次最好。当然铺垫超过三次一般不行,按相声行话,容易漏“底”。

不过当下人们接受信息的速度大大加快,审美能力迅速提高。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看《今晚》的抖“包袱”速率:

王自健:不过呢,时代是变了,我们早就应该展示我们自己了,早就应该秀出我们自己,但是也要注意,秀出自己的时候不要打扰别人。只要在不打扰别人的情况下,你想唱歌,你就唱(第一翻,第一次铺垫)。你爱跳舞,你就跳啊(第二翻,第二次铺垫),你喜欢买房,你就(特意停顿了一下)——醒醒啊(抖“包袱”了,观众大笑)

在这个例子开始部分,王自健先把背景展示清楚“早就应该秀出我们自己”,然后话锋一转,立即进入核心“但是也要注意,秀出自己的时候不要打扰别人”,仅仅几句话,观众已经被带入情景,随后就是“两翻”,并且都是短句,每一翻才七个字,观众在惯性中听到“你喜欢买房”,刚有些觉察,但还没完全反应时,一句“醒醒啊”彻底抖响了“包袱”。

不仅“三翻四抖”变成“两翻一抖”,甚至现场随机性的“随翻随抖”这种突然性的语言转码在《今晚》中也层出不穷,来看伴场嘉宾思文的表现:

思文:有一次我跟几个闺蜜在一起聊天,为什么喜欢自己的老公(进入特定情境)。我一个朋友说,我喜欢我老公,就是因为他特别会照顾人(第一翻)。另外一个女生说,我喜欢我老公,就是因为他特别有男子气概(第二翻)。然后她俩就一块儿问我:思文,你为什么喜欢你老公?(思文舒了一口气)我喜欢我老公呢,就是因为他让我变得既愿意照顾人,又让我显得特别有男子气概(以自己家人为调侃对象,抖响了“包袱”)

(思文继续说)而且,有人跟我说(一个“包袱”刚刚结束,马上进入下一个“包袱”的铺垫,以使现场气氛热度不减):思文啊,你老公那个长相啊,经济条件啊都太普通了,你为什么在结婚之前,没有想到找一个条件更好的呢?我就跟他说: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你知道,像一些电视明星呢,都渴望过一点普通人的生活(又拿自己开涮了,同时还讽刺了一些明星)。(观众大笑)

(思文继续说)还有刚才史炎老师说(接上一个嘉宾话题,准备随翻随抖),听自己老婆话的男人活得好,我觉得他这个理论是有漏洞的,比方说古代有一个男人,他老婆就跟他说:大郎,你就喝了这碗药吧(全场大笑),所以史炎老师,以后你老婆让你喝什么,你真的不要太听话,好么。

最后一段,思文现场以史炎为调侃对象,针对史炎前面刚刚发表的观点,临机发掘了随翻随抖的笑料。

三、理要“歪”讲、事要“歪”说——《今晚》“包袱”的语言表达

《今晚》中涉及的新闻、话题等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发生的类型化内容,大部分并不具备喜剧特征。可是,这些普通的素材一旦从《今晚》的脱口秀主持人或者嘉宾口中说出来,全都变成了活脱脱的喜剧事件和喜剧人物。

这种喜剧特征是怎样达成的?《今晚》的语言模式就是:理要“歪”讲;事要“歪”说。

“歪讲”和“歪说”可不是胡说八道,“歪”是指在内容和形式上有审美依据和逻辑基础的玩笑,这种“歪”与“逗”密切相关。

具体表现上,《今晚》语言的“歪”首先体现在高度的夸张。

王自健:中国人的含蓄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说你的领导找你谈话,明明就是说你,但是他的开场白却是,不是我说你,这很莫名其妙(到此,属于机智的理解)。当然这种表达对于建国这种实诚人,有时候就会起到奇效(开始为“包袱”做铺垫),那天叶导就把建国叫到办公室,一进门,叶导就跟建国说:王建国,不是我说你啊,(高度的夸张开始了,更重要的,“歪”理解开始了。这里不仅有歪说,还有歪理解)刚要说,王建国吓傻了:叶导,不是你说我(被吓到的样子,语气哆哆嗦嗦),(惊惧的眼神望着空中,大声喊)那是谁在说我?(全场大笑)

在这段讽刺性的段子中,建国显然不至于愚蠢到听到叶导说“不是我在说你”,就真的认为他耳朵听到的这几个字不是叶导说出来的(从王自健的表演中,好像建国认为是从空中传来的声音),这种高度的夸张造成了强烈的喜剧效果,也自然地体现了要表达的思想——含蓄表达有时并不合适。并且,其中蕴含的对领导“不是我要说你啊”的隐隐想法又令这些80后的职场中人彼此会意的一笑。

利用汉语的多音多义特点,也可以发挥“歪”的功能:

王自健:我们说到秀,有些秀就比较招人讨厌了(带入情景),比如说一个人秀他的语言方式,秀格调。我们叶导(又将调侃对象对准了栏目组成员),就近期染上的毛病,也不知道跟谁学的,只要跟我们开会,就突然多了一个词:哎呀,这个表演格局不大呀,哎呀你这个稿子格局有点小啊,哎呀你这个什么什么格局怎么怎么样,你这个人格局要再高一点啊,就天天格局这个格局那个,不知道哪学了这么个词,我怀疑以前他就是干装修的(观众大笑)。

将思想上抽象的“格局”转义为具体物质性的“格局”,语言运用场景的转换造成了“歪引申”带来的“笑”果。

通过“歪”讲道理,把人们的寻常思维引入到玩笑思维中,而在抖响“包袱”后,又能从“歪”理中悟出合理性的东西,这是《今晚》力求追求的语言背后的效应。

王自健:实际上,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就是越是得不到的越是喜欢(评论性语言),小时候爸妈不让你喝可乐,你在那么热的天买了一瓶,咚咚咚,从那一刻开始,就开始狂爱喝可乐。再比如说有的女生爱穿连衣裙,哪怕她的身材并不适合(夸张的动作比划),为什么?就是小时候她想穿连衣裙,爸爸妈妈知道她不适合,就不给买,所以长大以后就拼命地买连衣裙穿,这个不是我胡说,这个是真的有心理学家做过类似的案例的。举个例子来说(进入“活”的主体部分了),比如说王建国吧,我们分析下来,(开始“歪评”)这个人一定从小到大都没挨过打(节目中,王建国是一个喜欢欺负人、喜欢打人的角色——言外之意,有点欠打)(观众笑)。那么通过这个逻辑(下面继续引申,“歪推理”),我们就可以从一些名人的现在行为方式,推断出,知道他童年有什么阴影,举个例子来说吧,王思聪,现在一直这样,一定是小时候(暗指王思聪现在喜欢骂人的背景),啊,啊……(观众大笑)

在各类电视节目中,脱口秀节目极大地考验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以幽默为风格取向的脱口秀节目,对这方面的要求更加苛刻。语言从表达者口中传出,进入接受者的视听神经范围,观众会意,触动笑点,这是一个极为敏感的传受过程,传者稍有表现上的差池,“包袱”就可能抖不响。我们将目光聚焦在《今晚》的脱口秀语言,是因为这些语言是栏目的最基本元素。事实上,除了脱口秀有声语言本身外,表现者的动作、表情,节目现场气氛等元素是以合力的方式营造着栏目的喜剧风格。

无论如何,以王自健为核心的表达团队将脱口秀的表达形态与相声的创作规律相结合,创造了自己的语言风貌。《今晚》用不断抖响的“包袱”构建出一个轻松欢快的节目氛围。

(作者系天津广播电视台主任播音员)

责任编辑 叶宝妹

猜你喜欢

思文包袱铺垫
空包袱
我的年度汉字
——宅
笨狗
程璐、思文:你的笑点我知道
同学,请卸下你的偶像包袱
200年前的一个小“包袱”
出 气
下雪了
我的苦
去掉权力“包袱” 方能“轻装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