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视域下高校英美文学教育生态模式构建

2017-06-01姚晓盈

关键词:英美跨文化文学

姚晓盈

(河南工程学院 外语学院, 河南 郑州 451191)

跨文化视域下高校英美文学教育生态模式构建

姚晓盈

(河南工程学院 外语学院, 河南 郑州 451191)

以跨文化的视角去分析和解读蕴含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深层意义,学生可以在思想上与文学作品交融,深度理解作品所反映的文化背景、主旨意义,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的规则和内化的语言机制,逐步提升与异质文化沟通和应用的能力。

跨文化;英美文学;教育生态模式

在历史长河中,英美文学经过多元化的演变,在政治、文化和历史等因素的催化下把不同时期的意识形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可以通过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家和作品,体悟英美国家不同历史阶段的语言特征和演变进程中的文化迁移,以此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增强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英美文学作品是民族文化的缩影。在文化的基础上认识语言和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通过对表象文化的理性分析、与母语相悖的异域文化的认知和换位化的文化感知,学生逐步实现全方位的文化移情和文化融入。跨文化层面的英美文学教学更好地提升了学生对当代文学知识的理解度。在开阔的文化视野下,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想维度也将进一步提升。在跨文化的视域下理解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化识别力,学生可以更灵活地感知文学作品的深刻意蕴,以不同的文化视角去体察和理解作品的主旨及其反映的社会问题。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周围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教育生态学是在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理。1966年英国学者阿什比首次提出高等教育生态学(higher educational ecology)。他认为,高等教育生态学包括宏观生态系统和微观生态系统两个层面。宏观生态系统主要是研究以国家为单位的大教育系统的问题,微观生态系统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学校、教师、学生、课程设置、教学媒介等影响教学效果的微观问题。本文主要从微观教育生态学入手,从跨文化的视域对英美文学课堂教学进行探究和分析,不断优化课堂生态环境,从而实现课堂生态系统平衡性、整体性和共生性。

一、语言、文化和跨文化外语教学

文化人类学家泰勒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被赋予的典型能力和复杂结构,包括艺术、知识、法律、习俗和价值观等,它的核心部分是价值观。文化是复杂事物的结合体,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更是人们行为的价值导向。[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人的本质属性,语言承载了文化发扬和社会进步的使命。Kramsch提出语言文化教学的融合观:语言和文化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要把文化和外语教学相结合,跨文化意识要贯穿整个外语教学的始终。[2]戴炜栋、张红玲认为,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同等重要,要把二者统一起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应用技能。在外语教学中,实现语言教学同文化教学的融合是可行的,以语言教学为基础,适当穿插文化内容,如历史事实、文化习俗等,文化学习和外语学习互相促进,互为手段和目标。[3]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跨越不同的文化身份而成功实现交际目的的行为能力。[4]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跨文化意识(认知能力)、跨文化敏感度(情感能力)和跨文化技能(行为能力)。其中跨文化意识是认知相关的文化差异,跨文化敏感度是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文化差异和行为动机,跨文化技能是在跨文化背景下成功实现交际目的的行为能力。在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用多元化的视角看待问题,提升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避免用单一的文化观点学习语言知识。当然跨文化外语教学不是让学生对文化知识进行学习和记忆,而是在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习得知识的能力。[5]庄恩平指出,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跨文化外语教学,要实现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对比和分析去体验文化差异带来的思维碰撞,教师和学生要转变观念,把跨文化教学理念切实地操作下去。[6]跨文化教学过程是动态和可变的,学生在课堂上不断地发现、对比和总结文化差异带来的知识融合,在文化的范畴内实现自主化领悟和学习。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中,对比、分析、参与和体验是基本的学习方法。

二、英美文学特点及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英国文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它的发展受英国政治、文化、宗教和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文学作品是作者以实际生活为原型,在此基础上加以深化抽象以艺术性的形式呈现出来,它包含了人们对生活的感悟、社会价值导向和历史人文情怀。英国文学与英国的历史息息相关,它最典型的特点是帝国叙事和乌托邦情结。英国的历史是殖民主义的发展史,英国文学也随着历史的发展呈现出独有的特征,帝国叙事文学体现出英国强烈的统治愿望和民族意识。乌托邦文学是一种政治文学,它体现了人们在政治思潮下的精神面貌和心理活动。英国文学在早期呈现出典型的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特征,后来经历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等阶段的发展,最终以现在的面貌展现出来。它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活现状、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包含了经验主义的基本精神。

早期的美国文学含有英国文学的意蕴,后来经历了以乡土主义为核心的现实流派、新批评流派、结构主义和女权主义等阶段的发展,逐步呈现出典型的美国特质。相对而言,美国文学的发展历史短暂,它没有厚重的历史积淀感。美国文学正如美国历史一样,总是以最直接的方式向人们传达时代精神。美国文学最典型的特征是现实主义,阶级矛盾和社会背景是美国文学发展创作的主线。现实主义文学对美国社会进行了真实刻画和冷静揭露,它以原生态的方式展现了美国社会的本质。

从本质上看,英国文学与美国文学属于同源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经历了一系列的流变并被赋予各自不同的文化价值。通过对英美文学的学习和研究,我们不仅可以加深对英美文化的理解,熟稔作品背后的隐态文化,更可以在了解西方文化思想的基础上重新认知本族文化,以国际化的视野去分析问题和评判事物,这就为今后在国际合作和竞争中稳操胜券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规定:“文学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赏析英语文学作品的能力,了解和掌握基本的英语文学批评方法论。通过学习和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质,促进学生对西方文化知识和文学作品的了解。”[7]在英美文学课堂上引入文化教学,从跨文化的视角把文化教学、文学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开放性思维模式的培养和外语教学基本目标的实现。

长期以来,英美文学的课程教学与多元文化结合不足。在文学阅读过程中两个因素至关重要:一是语言因素,二是非语言因素。所谓非语言因素,就是与文学作品相关的文化因素。英美文学课程内容繁多,文学流派和作家风格迥异,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学到尽可能多的文学知识并非易事。通常情况下教师只对涉及英美主流文化价值观的作品做一些简单讲解,而不过多讲授相关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背景。由此以来,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学习和掌握仅限于作家名字和作品梗概,而不能深刻理解蕴含在作品中的社会和历史意义。

三、跨文化视域下高校英美文学教育生态模式探析

(一)学生要尊重文化差异,提升跨文化意识

文化差异一般指风俗差异、价值观差异和思维方式差异等,不同的民族和国家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性和文化。如在汉语中,“老”字是对人的尊称,人们常说“老师”“老先生”等;在英语中,“old”指年龄大,还含有过时、落伍的意味。在学习雪莱的《西风颂》(OdetoWestWind)时,学生很难把“西风”与和煦温暖的感觉联系到一起,因为在中国人们普遍认为“东风”含有赞美的意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句话更是表明“东风”在中国文化中的内涵和重要性。[8]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学生很难理解英国人为什么钟爱西风。从地理位置上看,在英国,东风是从北冰洋吹来的凛冽的寒风,西风则和中国的东风一样,令人心旷神怡。《西风颂》采用象征的艺术手法,寓意深远。雪莱歌颂自然界的西风,实际上借“西风”歌颂人间社会的革命风暴。[9]因此,雪莱的《西风颂》中讴歌的“西风”已经超出了大自然中“西风”的含义,蕴含了深刻的文化意义。“西风”可以毁灭一切现有的旧秩序,保护永恒的创造力,“西风”不仅预示着灾难,更预示着重生。在诗中,雪莱多次使用“thou”和“spirit”来称呼“西风”,突出了自己在本质上同西风相似。诗人希望自己是一朵云或是一片树叶,在西风的吹荡下去感受西风的力量。在诗中,他表达了自己强烈的政治愿望和政治理想,向时代发出他窒息般的呐喊。学生在解读《西风颂》时,从跨文化的角度去分析和解读,去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创作意图,从而深刻把握作品的文学意蕴和美学价值。

文学接受的审美属性在于它可以使接受者增强对作品的审美感知,通过对作品人物、角色和文化背景的审美体验去领悟人生的深邃思想意蕴。[10],世界上的各种文化是相互联系和开放存在的。各族文化相互碰撞、相互渗透,于是便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化异质性的文化形态。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将多种文化进行比较和梳理。例如,梭罗接受了孟子“内省”和“勤俭”的思想,同时又与西方典型的个人主义相融合。通过跨文化的比较和分析,学生可以意识到东西方文化间的相互渗透与相互影响,从而更好地掌握文学知识。在英美文学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文学的学习是兼容的,不能以孤立和封闭的方式去学习。各种文化形态的演变是相互交融的,英美文学与中国文学在一定时期进行着不断的历史对话和交流。中国文化曾经通过多种文化途径影响和丰富了英美文学,英美文学也不断地渗透和影响着中国文学,实现着文化的对话和融合。郭沫若的《女神》被认为是现代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第一部新诗集。这部诗集受异域文化的影响比较明显,郭沫若曾说,他的创作受惠特曼作品《草叶集》的影响,正是在《草叶集》的启发和影响下,他的创作思路和灵感受到强烈的震撼。[11]惠特曼的诗风与当时五四运动的突进精神类似,于是郭沫若借鉴和学习了《草叶集》的写作手法,创作了“自由诗”的风格。

当今世界经济和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各民族文化不断融合,跨文化交流的趋势愈发明显,基于东西方文化的跨文明研究逐步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思潮。英美文学教学应根植于文化的土壤,在中西方两种异质性文化形态下进行开放性教学。从跨文化的视角去学习英美文化,学生可以从“他人”的视野完善自己对英美文化的认知和学习。在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英美文学已不是单一和封闭的文化实体,而是多形态文化交汇的复合体,英美文学的教学也应该顺应跨文化的时代潮流。跨文化意识要贯穿英美文学课堂教学的始终。这种文化的并联现象可以加深学生对不同文化差异的理解和文学作品的认识。

(二)教师要丰富学科知识,完善跨文化教学技能

研究表明,我国高校教师跨文化教学和研究的能力不足,外语教师跨文化教学的意识不足,教学方式不够新颖。笔者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总结和归类出我国高校外语教师师资存在的问题[6],具体见表1。

表1 我国外语教师师资存在的问题

高校外语教师如果不能透彻理解跨文化教学的思想,就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运用。外语教师不必成为目的文化方面的专家,但至少要了解目的文化的基本知识,在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掌握跨文化教学的基本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12]作为外语教师,扎实的语言功底是进行跨文化教学的前提。教师需具备基本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跨文化能力,掌握一定的语言与非语言交际能力,这是教师进行跨文化教学的保障。外语教师的文化知识和教学教育能力一定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在本族文化身份认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跨文化能力。外语教师还要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这样有助于课堂效果的掌控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移情能力的发展也是非常必要的,通过移情和感受,教师可以把握学生的课堂需要和学习动机,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地对教师开展跨文化的培训学习,可以在暑期派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不断开阔教师的学术眼界,提升教师的跨文化教学能力;开展国际合作,组织相关教师与外籍教师进行跨文化的学术研究合作和教学合作。[13]通过培训和跨文化的交流合作,外语教师可以全方位地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实践能力,从而在课堂教学中较好地发挥自身的跨文化教学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以效率性和有效性为基础,遵照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合理地进行技术性实践。作为专业人员,教师只有具备熟练的教学技能和丰富的学科知识体系,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效率性和有效性。[14]英美文学授课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升级知识储备,使学生在学习英美文学课程的同时,汲取更多的文化素养。如教师在讲授《傲慢与偏见》时,可以适当穿插介绍英国本土的继承法的相关规定,鼓励学生总结当时的继承法对英国女性婚姻的影响。在作品《简·爱》的赏析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勃朗特三姐妹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当时英国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英国的历史环境。同时,从文化的横向比较层面,让学生积极思考同一时代背景下中国女性和英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及造成社会地位不同的文化因素。这些更深层次的分析和解读,使学生理解文化差异和风俗概貌的异质化造就了异域国度的人文和历史差异,从而使学生在英美文学的学习中抓住知识核心,促进自身知识水平的提升。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去深度挖掘文学作品背后的隐蔽文化。所谓隐蔽文化,就是特定社会背景下某一人群体现的行为规范、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等,它包含了潜在的价值导向和思维方式。人们很难直观地了解和认知隐性文化的特质,于是文学作品就间接地成为研究和学习社会文化的纽带和载体。文学作品一般可以折射出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表层文化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它反映了一个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如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等。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可以直观地感知这些表层文化。比如,在学习劳伦斯的作品《儿子与情人》时,学习者可以在字里行间体察到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人际关系、家庭生活和伦理道德等。深层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民族心理构架,如价值导向、情感方式和思维模式等。深层文化与表层文化相互融合,学生在学习文学作品时可以透过作品的表层文化看到蕴含的深层文化,在分析文学作品的隐蔽文化时,学生可以由表及里,逐步提高对英美文学的文化敏感性,通过对作品全方位的解读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改变传统教学理念

国内最早提出微课建设的专家胡铁生指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15]微课是运用建构主义的方法论,以在线学习或者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16]微课教学使传统课堂教学延伸到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或兼而有之,使之成为连续的全景化学习观。[17]微课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一是列出主要学习内容和核心概念;二是提供相关背景和文化知识等;三是制作简洁明了的教学视频节目;四是设计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课堂内容。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组成单元,短小精悍的微视频是微课程的主要载体,其他媒体形式,如文本、音频、动画等也可以是微课的辅助形式。微课程实现了静态文本向动态资源的转变,以及“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建设模式的转变,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和交互式学习。翻转课堂前置了知识学习环节,释放了课堂讨论空间,知识内化是课堂构建的重要目标,知识升华是课外学习的延伸。课堂教学由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接收”转换为“学生提问、教师答疑”,真正实现学习的有效性。学生在课前、课中与课后都是学习的主体。课前自学环节培养学生习得知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课中内化环节引导学生探究疑难知识,课后升华环节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性分析和综合评价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实现知识内化,不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英美文学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学生会有不同寻常的学习体验,这既丰富了学生对西方风俗文化和社会背景的认识,又引领学生进行积极而深入的思考。以微课方式进行课前铺垫,教师可以合理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与学生一起分享文学知识。微课是现代教育教学数字化和信息化的产物,它多角度地丰富了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从而实现英美文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微课中给予提纲挈领的介绍,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方文化对文学流派的相互碰撞和影响。如在介绍美国著名意象派诗人爱兹·庞德及意象派诗歌时,教师可以导入当时的社会背景;诗人是怎样提出并不断发展意象派主义和漩涡主义的;在创作《诗章》和《华夏集》时,诗人是怎样汲取中国文化元素而形成了自己的诗歌创作风格的。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归纳和探究使学生理解:意象派诗歌是对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诗歌的反驳,它反对过于烦冗、过于宣泄情感的创作方式,借鉴了东方诗艺(中国古典诗歌和日本俳句)与西方经验哲学的艺术表现手法。意象派的发起人是T.E.休姆,在休姆诗歌的创作原则的基础上,庞德在《诗刊》上提出关于意象派诗歌的戒律:不要用多余的词;不要用意象呆滞无味的句子;不要涉及抽象;不要用装饰的词汇。

多媒体特有的直观和形象的特性可以把抽象的文化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种交互式的授课方式把课堂内容和师生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认知和元认知的角度全方位地激发学生浓厚的求知欲。关于庞德的意象主义学说是怎样汲取中国文化元素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行对比中西方意象:中国最早提出“意象”文学理论的典籍是刘勰的《文心雕龙·深思》篇:“……独照之象,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18]庞德对“意象”的理解含有中国传统文论的概念,他认为,意象是恍惚而难于捉摸的东西,是鉴赏时感性上的神会,是布局谋篇时脑海里形成的影像。[19]学生通过思考逐步升华对知识的理性分析和综合评价能力,从而总结出:庞德的“意象”是指一刹那间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是超脱时间局限和空间局限的一种自由感觉和精神解放。关于庞德的漩涡主义诗歌创作方式是怎样借鉴中国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王维的艺术手法的问题,学生通过微课介绍和课堂讨论,逐步明确:王维的诗歌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称,意新理惬,超凡脱俗。这种浓郁的意象主义—漩涡主义理念被庞德运用到《诗章》中,其意象精确而引发联想,既重明言直叙,又重暗示含蓄。作为20世纪英美诗坛第一次与传统诗歌运动相抗衡的文学运动,意象派诗歌摆脱了西方文化思想的束缚,通过吸收和理解东方文化来丰富和充实西方文化思想,两种文明和文化在不断的交流和互补中取得长足的发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英美文学的教学理念,其深度互动的特点和平台支持扩展了师生的互动范围和层次,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性,重构了学习者的混合环境,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从而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借助影视教学,彰显文化与文学的融合

文学与艺术间存在着“天然的姻缘”。这种姻缘本身就包含着构成比较分析之基础的对立、影响和互相借鉴。[20]英美文学教学任务繁多,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讲授完所有的教学内容,一般根据自己的偏好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某一作品的重点选段做详细的讲解,其他内容就一带而过,这样学生就很难整体理解一部作品。在多媒体文化繁荣的今天,外语教师可以借助影视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美文学,根据英美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文化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文本文化(text culture),即传统的纸质印刷符号;二是形象文化(image culture),即电视、网络和电影等图像符号。二者互为联系,协同促进。形象文化一般根植于文本文化,如今很多英美文学作品被改编后搬上荧幕,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融合。如著名小说《蝇王》(LordoftheFlies)《第二十二条军规》(Catch-22)等被改编成同名电影。虽然这些作品在改编成电影时加入了导演和演员的个人理解和艺术加工,但基本上忠于原文。在影响叙事学中,视点关系着影视作品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的倾向,对于大众的接受影响巨大。个体在观看的过程中,虚拟的影像取代了观众的记忆和心理体验,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释放着潜意识的能量。[21]电影作品可以成为英美文学教学的辅助手段,学生在观看电影的同时感受中西文化和历史背景的迥异,从电影中挖掘文学作品的内涵,以视觉的感官整体把握文学作品,也可以弥补英美文学课堂学习的不足。电影不仅传播了文化,拉近了文学和现实之间的距离,而且凸显了文化性和文学性的融合。

四、结语

文学是通过文字和语言来阐述社会现象和人文风貌的,它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历史印记和民族意识,是一个国家社会形态的诠释。文学与文化相生相伴,文学丰富了文化的本质,文化又滋养了文学。在国际政治、文化和经济密切交流的今天,不同的文化在交流和传播的过程中相互渗透和影响。英美文学这门课程以文化的视角诠释了历史长河中不同民族的文化构架和心理思维,学生阅读和赏析这些文学作品的过程也是自我心灵净化和文学素养提高的过程。把跨文化作为英美文学教学的切入点,学生以文化移情的视野去不断地思考和分析作品,把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品呈现的主题相结合,在作品的历史环境中深刻地理解作品内涵和文化意义。以文化为主线,学生可以深层发掘文化的差异性和协同性,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学思考力和鉴赏力。

[1]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

[2]KRAMSCH C. The symbolic dimensions of the intercultural[J].Language Teaching,2011(3):354-367.

[3]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84.

[4]CHEN G M,STAROSTA W J.Foundation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5.

[5]BAKER W.From cultural awareness to intercultural awareness: Culture in ELT[J]. ELT Journal,2012(1):62-70.

[6]张红玲.外语教师跨文化能力培训研究[M]//贾玉新,孙有中.跨文化交际研究(第一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78-290.

[7]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8]林燕平,董俊峰.英美文学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01.

[9]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 205.

[10]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39.

[11]郭沫若.郭沫若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204-213.

[12]BORELLO E,LUISE M C,PEDERZOLI L,et al.Research on foster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J].Open Access Library Journal, 2016(2):1-10.

[13]KARABINAR S,GULER C Y.The attitudes of EFL teachers towards teaching culture and their classroom practices[J].Journal of Educational and Social Research,2012(2):113-126.

[14]邱九凤.论教师专业化教育的实践转向[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7):79-81.

[15]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2.

[16]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17]祝智庭,等.微型学习——非正式学习的使用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8(2):10-13.

[18]李壮鹰.中国古代文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48.

[19]KENNER H.The translations of ezra round[M].New York:New Directions,1953:17-18.

[20]李伟昉.简明比较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42.

[21]易晓明.英语文学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90.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Mode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Education in the 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

YAO Xiaoying

(CollegeofForeignLanguages,HenanUniversityofEngineering,Zhengzhou451191,China)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teaching mode of the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in the 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 which aims to help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works and the potential culture, grasp English rules and the language mechanism, and gradually improve their sensitivity of culture and language competence.

cross culture;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ecological mode of teaching

2016-08-02

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2017-JCZD-012)

姚晓盈(1984-),女,河南郑州人,河南工程学院外语学院教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与跨文化教学。

H319.3

A

1674-3318(2017)02-0091-06

猜你喜欢

英美跨文化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我与文学三十年
英美常见表达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