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面向社会需求的高等职业教育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验实训平台研究

2017-06-01李迅茹杨德武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3期
关键词:放射科职业能力

李迅茹 杨德武*

构建面向社会需求的高等职业教育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验实训平台研究

李迅茹①杨德武①*

目的:建设符合社会需求和职业教育特点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训平台,改善教学的实训条件,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方法:开展北京市各级各类医院调研及专家访谈,分析职业标准及技能培养规格,规划设计专业实训平台的硬件布局及功能定位,并进行实践应用研究。结果:建设完成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验实训平台,包括数字化实训室14个,对接临床岗位可完成放射科登记、检查、图像处理、诊断报告和打印存储等教学功能。结论:实验实训平台的建设研究有效地改善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训条件,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 职业能力;放射科;医学影像设备;实验实训

李迅茹,女,(1962- ),本科学历,高级讲师。北京卫生职业学院,从事医学影像技术和医疗仪器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和管理工作。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培养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现代医学影像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从事临床影像检查、诊断与治疗技术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系统工程。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实验实训平台的建设成为面向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障[1-2]。

目前,开设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不断改革并完善实验实训条件,但由于区域性因素的影响,实训设备的配置及功能开发参差不齐。传统实训平台设备陈旧,缺乏数字化影像设备,实训面积不足,实训项目与岗位有较大距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对接医院放射科岗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成为一项丞待解决的难题。

通过开展行业调研分析,研究符合北京市各级各类医院放射科需求的实训平台,对推进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3-4]。实验实训平台建设应体现3个原则:①“对接职业岗位,技能培养与临床功能一致”,即设备种类、功能、实训项目、实训环境与工作岗位相一致;②“对接职业教育,技能培养与学校教育相融合”,即设备种类、数量、实训面积、整体布局兼顾多班级同时教学;③“对接信息技术,技能培养体现先进教学手段”,即设备应体现对信息化教学的支持。

1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训平台的建立

1.1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就业岗位群分布及北京市各级各类医院放射科的设备配置特点,主要调研访谈的岗位包括放射科登记、普通X射线检查、X-CT检查、磁共振检查、介入检查、核医学检查、影像工作站、超声检查以及放射治疗等,在需求程度方面设计对高职层次毕业生的人员需求程度、对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需求程度以及放射科职业标准3项,同时对岗位设备类型及临床功能、常用设备的性能参数等内容进行重点调研访谈。

2014年2-9月,选取北京市56家医院的94位放射技术人员进行问卷调研,其中包括一级医院6家,二级医院17家,三级医院33家,调研对象包括放射科主任47人,技师长39人,其他放射科技术人员8人。同时,针对北京市11家医院的15位行业专家开展访谈。调研情况见表1。

表1 调研基本情况(份)

1.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为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的岗位,将109份调研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其中,毕业生面向登记、普通X射线检查、X-CT检查和影像工作站等相关岗位的认可度统计,如图1所示。

图1 工作岗位分析示图

为研究不同岗位的设备标准特点,为专业实验实训平台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针对普通X射线设备、X-CT设备和PACS工作站进行了调研结果分析,如图2、图3和图4所示。

图2 普通X射线检查岗位设备标准示图

图3 X-CT检查岗位设备标准示图

图4 PACS工作站设备标准示图

通过94位专业技术人员的调研结果统计,结合15位行业专家的访谈表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高职层次毕业生主要面临的工作岗位为各级各类医院放射科登记、普通X射线检查、X-CT检查和影像工作站,岗位认可度达到85%以上。因此,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验实训平台研究面向社会需求,主要开展医院放射科登记、普通X射线检查、X-CT检查和影像工作站等岗位的实训条件建设研究工作,对提升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训平台设计方法

2.1 研究实训功能及实训室布局

(1)实训平台整体布局依据医院放射科岗位工作环境,实现医学影像技术人员和被检者的两方面功能模拟。从被检者的就诊环境模拟,包括登记室、候诊区、X线摄影室、胃肠检查室、CT检查室及超声诊断室等;从医学影像技术人员岗位工作环境模拟,除了有以上各种检查室还有控制室、打印区、图像处理与诊断室及准备室等[5-6]。

(2)实训平台要体现教学功能,方便教师授课学生讨论,为此设有2个学习区,并且各检查室和区域考虑学生的数量,面积应酌情加大,使教师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学习、交流更方便。

(3)考虑到对医学影像设备学习的需要,保留了原由旧X射线机,并进行了去功能化处理,设置了影像设备实训室,并保留了与之配套的物理实验室和电工电子实验室。

2.2 研究技能培养与实训设备配置

研究设备种类、功能,使其能够开展的项目与岗位工作内容一致,并体现经费的节约原则,国产进口设备相结合,购置新设备和通过上级部门调拨旧设备相结合。

调研显示,北京市各医院普遍装有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X射线摄影基本实现数字化,并且基本是使用进口设备。进行设备选择时主要考虑设备的功能,教学开展的实训项目是否能够体现岗位工作内容。为此,依据医院普遍使用设备的主要功能,作为需购置设备的重要参数进行招标。购置了PACS、进口X射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系统设备、进口医用激光相机、国产X射线平板数字胃肠设备[7-9]。CT岗位是学生将来工作的主要岗位,但CT设备昂贵,国家财政支持困难,同时对于教学来说只要功能能够实现,医院替换下来的设备同样可以使用。为此向北京市医药管理局申请调拨了一台进口64排CT。

学校虽然不是临床医疗机构,不直接接触患者,但学生需要进行反复的摄影练习,为此购置X射线全身可动体模、X射线多用途胸部模型。同时为教学需要购置计算机、投影设备,医用电子显示屏等。安装了实时录播系统,摄影室外其他教室通过实时录播系统可适时观察、学习、评价摄影室内摄影技术操作过程。

2.3 研发实践教学资源,优化实践教学平台

为使设备得到充分利用,实训项目得到有效开展,进行了实践教学资源建设。通过购买、自行制作、搜集等方式积累了相应的教学视频和图像资料,支持了实训平台的运转,实现了教学设备的有效使用[10-11]。

3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训平台应用效果

通过近3年的建设,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验实训平台初步建设完成。整体布局涵盖了登记室、数字X射线检查室、X-CT检查室、影像工作站、打印室、服务器室等实训场地,实现的临床功能包括患者登记分诊、影像采集、图像处理、诊断报告撰写、存储打印等。教训功能包括功能演示、实操训练、结构讲解、维护维修以及录课广播等。实训面积由原来的500 m2增加到1200 m2;实验实训室由原来的6个增加到现在的14个;新配置设备共计7套,均为数字化影像设备。实验实训平台初步建设完成有效改善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训条件,使教学环境高度仿真岗位工作环境,使课程教学内容模拟岗位工作任务成为可能,为“教、学、做”一体提供条件,提升了信息化教学的水平[12-13]。

4 结语

实验实训平台于2015年底完成初步建设工作,2016年应用到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培养过程中。开展了“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设备”和“医学影像信息技术”等课程的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实训平台,学生可以直观的体验设备的应用,教师指导学生开展预约登记实训、影像诊断电脑阅片实训、数字X射线摄影实训、胃肠检查实训等,建立了社会需求相适应的能力培养环境。较之于传统的实训平台,解决了实训平台功能偏少以及与职业岗位偏差较大的突出问题,学生的技能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为学生的课内外学习提供了条件,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研究成果为同类高职类院校的实训平台建设提供了较好的借鉴,培养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较快地适应岗位工作,得到了行业专家的一致认可。依据医药卫生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及高职教育改革等文件[14-15]精神,构建了面向社会需求的高等职业教育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验实训平台,取得了初步的教学实践成果。

[1]王晓艳,王鹏程,宋莉,等.培养我国医学影像技术高素质人才的思考[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3,30(3):4212-4214.

[2]张乐.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医药前沿,2014(13):260-261.

[3]姚建新,张志东,严长喜.校院合作共建影像实训中心的实践探索[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5):131-132.

[4]童清.实验实训室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趋同研究[J].职教论坛,2011(30):76-78.

[5]任薇薇.浅谈大型医学影像设备机房建设和布局[J].医学信息,2014(16):468-469.

[6]胡寅进,何胜洪,郑芳,等.医院X射线机房设计布局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9):89-91.

[7]李振国,温齐平.PACS系统的应用探讨[J].医疗装备,2012,25(9):21-22.

[8]何浩.影像实训课电子阅片库效果的探讨[J].医学信息,2013,26(30):22.

[9]蔡惠芳,杨德武.医学影像设备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方案[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3):137-138,139.

[10]蒋奕,王媛媛,王健,等.基于PACS临床病例影像资源库的建立及在影像PBL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9):3017-3019.

[11]陈大同,曲博,王晓东,等.PACS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3,10(8):72-74.

[12]郭英凯.高职教育“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36):105-107.

[13]李兰忖,张淑艳,曹金娟,等.完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推进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2-4.

[14]卫生部.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A].卫人发[2011]15号,2011.

[15]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A].教职成(2011)12号,2011.

A study on constructing the practice training platform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forming to the demand of society/

LI Xun-ru, YANG De-wu//
China Medical Equipment,2017,14(3):134-136.

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practice training platform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conforming to the demand of societ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training conditions and promote the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talent cultivation. Methods: To carry out investigation and expert interviews in various grade hospital; analyze vocation standard and skill training grade; plan and design the layout and function position of hardware for this training platform; and then take practice research for application of this platform. Results: The training platform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has been established which includes 14 digital training rooms. Every teaching function, such as radiology registration, detection, image processing, diagnostic reporting, report printing and storage capability, could achieve and correspond to a clinical task. Conclusion: This study effectively improves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vocational practice conditions, and has a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ensure quality of talents cultivation.

Vocational ability; Radiology; Medical imaging equipment; Practical training

1672-8270(2017)03-0134-03

R-05

A

10.3969/J.ISSN.1672-8270.2017.03.038

2016-12-11

①北京卫生职业学院 北京 100053

*通讯作者:42819534@qq.com

[First-author’s address] Beijing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Beijing 100053, China.

猜你喜欢

放射科职业能力
FRCR资格考试解剖模块对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影像解剖教学的启示
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放射科专业基地入科教育的实践探讨
基于综合学习平台的班主任管理模式在放射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放射科应急防控管理方案的探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网络教学的初步探索与应用
高职英语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