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丝弓结合上前牙舌侧粘着式平导矫治前牙深覆

2017-06-01李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9期
关键词:矫治器前牙上颌

李涛

李涛

目的 探讨直丝弓技术结合上前牙舌侧粘着式平导矫治深覆 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4例低角或均角前牙深覆 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12例。实验组采用直丝弓固定矫治器结合上前牙舌侧粘着式平导辅助打开咬合, 对照组患者均单纯使用直丝弓固定矫治器治疗。咬合打开后,制取模型, 进行治疗前和打开咬合后模型测量分析, 比较打开咬合所需时间和咬合打开量。结果 实验组采用上颌前牙舌侧粘着式固定平导打开咬合的12例患者术前及打开咬合并且后牙建合后的模型测量分析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咬合打开时间为(3.65±1.15)个月短于对照组的(8.91±1.91)个月,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咬合打开量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种方法打开前牙深覆 均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但使用上前牙舌侧粘着式平导辅助能快速打开咬合, 效果更明显, 而且制作简单, 有利于口腔卫生, 正畸治疗的整个疗程均不受影响, 值得临床推广。

粘着式平导;直丝弓矫治器;深覆 ;打开咬合

前牙深覆 是一种常见的错 畸形, 有重度深覆 患者上切牙甚至咬在下切牙唇侧龈组织上或是下前牙咬在上前牙腭侧龈组织或硬腭黏膜上, 对患者的美观、功能和心理健康都有着不良的影响。深覆 还造成开始固定矫治时下前牙无法粘贴托槽, 所以临床工作中常要分两步进行, 使整个矫治时间延长, 因此, 矫治该类错 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咬合打开的效果。目前临床上的解决方法主要是设计活动平导矫治器或带有两个带环的固定式平导[1-3], 但活动式平面导板的治疗效果受患者配合程度的影响极大, 常有患者因担心影响课堂回答问题时的发音而不按要求戴, 以至于配合不好的患者治疗时间出现不同程度的延长。带环式固定平导亦存在患者配合和口腔卫生问题, 这个难题在临床上很难解决。本文采用上前牙舌侧粘着式平导辅助在直丝弓固定矫治中打开咬合, 临床疗效好, 制作简单, 有利于口腔卫生,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24例低角或均角深覆 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12例。实验组, 男 6例, 女6例, 年龄12~24岁, 平均年龄(15.5±3.8)岁;对照组, 男6例, 女6例, 年龄12~24岁, 平均年龄(16.1±3.7)岁。

1.2 方法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1 实验组采用直丝弓矫治器结合上颌前牙舌侧粘着式固定平导, 而对照组单纯使用直丝弓固定矫治器治疗, 牙齿排齐后开始计算咬合打开的时间。

1.2.2 上前牙粘着式固定平导的制作 在患者上颌多颗前牙舌侧制作粘着式固定平导, 可视患者覆盖大小来选择在上颌4~6颗前牙上来制作。首先清洁牙齿粘接面, 然后常规酸蚀, 使用光敏水门汀或树脂在每个需要制作固定平导的前牙舌侧逐层堆砌成独立的固定平导, 固定平导咬合平面制作成近似三角形, 尖位于舌侧且要求圆盾以避免刺激患者舌部,粘接成型时, 块状粘接体咬合平面位置的高低以使后牙离开3~4 mm为宜。平面低于上前牙切缘或牙尖2 mm左右, 并且使得下切牙切端与平导均匀接触。平面近远中长度要求比上切牙宽度稍窄, 使不妨碍牙齿的移动, 由于粘着式固定平导不影响正畸治疗, 可以到治疗结束时与矫治器一起拆除。此外, 粘接体上下径不宜过长, 以免增加拆除时的困难。

1.3 观察指标 两组咬合打开后再制取模型, 进行模型测量, 测量项目包括:前牙覆 、覆盖, Spee曲线等, 分析咬合打开时间和咬合打开量, 并对两组进行分析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矫治过程中均解除前牙深覆 。实验组术前及打开咬合并且后牙建合后的模型测量分析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实验组咬合打开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咬合打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12例采用上颌前牙舌侧粘着式固定患者治疗前后模型测量结果比较

表1 12例采用上颌前牙舌侧粘着式固定患者治疗前后模型测量结果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

?

表2 两组打开咬合的时间和量比较

表2 两组打开咬合的时间和量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

3 讨论

深覆 是临床上常见的牙齿畸型类型, 是指上下牙弓以及上下颌骨垂直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错 畸形, 其形成机制主要是由于患者的牙、牙槽骨或者颌骨的前后部高度配合不调[4]。临床上打开咬合就成为整个矫治过程的关键, 正畸医师多采用在固定矫治器的基础配合传统的活动或者固定平导来打开咬合, 但这两种平导在临床上使用均存在诸多不足。活动平导和固定平导矫治器均需要上前牙排齐后二次取模制作, 增加了临床操作上时间和难度。患者在进行完固定矫治器的粘接一段时间后, 需再加上一个活动平导矫治器, 平导的设计就要考虑到如何设计才不会影响到其他牙齿, 还要考虑固位性, 大多活动的平导固位性较差, 尤其是对于拔牙患者情况更差[5-7];另外活动平导初戴时患者异物感强, 存在唾液分泌多、发音不清楚等情况, 因此, 患者的配合度往往不好, 活动平导很难发挥作用, 使得深覆 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改善, 医师不能继续下一步固定矫治, 延长了整个固定矫治的时间。而固定平导矫治器一般在上颌第一磨牙上带环将平导固定, 虽不需要哈的配合, 但是由于不能取下清洁, 导致口腔卫生差;平导体积较大, 患者佩戴时感觉不适, 有些患者也不能接受, 且固定平导临床操作较复杂、耗时, 一旦带环松脱, 又需重新粘接, 增加了患者复诊的次数和时间,同时也影响咬合打开的效果[8-10]。

本文采用直丝弓配合上颌舌侧粘接式固定平导打开咬合, 主要变化是下前牙压低、后牙伸长, 其对牙齿、颌骨的作用与活动小平导相似, 但打开咬合的时间明显短于单纯使用固定矫治器的对照组(P<0.05)。分析其原因如下:①本文采用的打开咬合技术不依赖与患者的配合, 平导固定在患者上前牙舌侧, 24 h都在发挥作用, 尤其是在进食时, 由于升颌肌群张力增加, 刺激了下颌后牙牙槽骨的生长, 缩短了咬合打开的时间, 打开咬合效果明显[11]; ②该技术是分别粘在每一个上前牙的舌侧, 彼此独立, 避免了平导基托对牙齿排齐移动的阻碍, 矫治初期就可以配合固定矫治使用, 不需要等牙齿排齐以后再用;③该粘着式平导没有连成一整体,不会妨碍上前牙的内收, 在固定矫治的整个疗程均可以佩戴,咬合打开后, 还可以起到保持牙齿垂直向的作用[12];④在使用该粘着式平导时, 是粘着与上颌多个前牙, 这样就分散了下前牙咬合时对上前牙的咬合压力, 保护了前牙牙根;另外, 该粘着式平导一般使用光敏水门汀或树脂, 无塑料基托,则口内佩戴时无异味, 患者容易接受。

综上所述, 直丝弓配合上前牙舌侧粘着式平导矫治均角或低角型深覆 , 能快速、有效地打开咬合, 临床操作简单,且不妨碍上前牙的内收, 推荐临床使用。

[1] 赵林琪.MBT滑动直丝矫治技术配合平导板矫治儿童深覆合临床研究.中国伤残医学, 2014, 22(9):63.

[2] 林少萍, 李向东, 梁淑连.固定平面导板结合MBT直丝弓治疗前牙重度深覆的效果观察.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1, 29(1):39-41.

[3] 韩晓希, 张宝茹, 李靖桓, 等.改良型固定小基托平导的制作方法.北京口腔医学, 2013, 21(2):112.

[4] 侯玉.活动平面板在深覆 矫治中的应用.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2013, 22(17):1803-1804.

[5] 贾绮林.上前牙舌侧粘着式固定平导矫治深覆 的新探索.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4, 21(4):181-184.

[6] 陈保成.直丝弓技术结合平面导板矫治前牙深覆 的效果分析.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2015, 24(12):70-72.

[7] 刘金仙.直丝弓技术结合平面导板矫治成年深覆 的疗效观察.华夏医药, 2005(3):246-247.

[8] 余为民, 刘兴文.直丝弓技术结合平面导板矫治前牙深覆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9, 18(1):48-49.

[9] 李培光.小平导配合直丝弓矫治器在安氏Ⅱ类错 中的应用.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9, 12(9):1357-1358.

[10] 王鹏.直丝弓技术结合平面导板矫治前牙深覆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2011, 20(s4):147.

[11] 李涛.改良平面导板结合直丝弓矫治前牙深覆 .吉林医学, 2014, 35(5):923.

[12] 金花.直丝弓技术结合平面导板矫治青壮年前牙深覆 .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18):154-15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9.033

2017-03-30]

655000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医院

猜你喜欢

矫治器前牙上颌
Twin-Block矫治器在正畸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CBCT分析上颌磨牙牙根及其牙槽嵴顶与上颌窦底壁的位置关系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效果探讨
上颌第一磨牙牛牙症伴牙源性上颌窦炎一例
新型上颌垫矫治器治疗乳前牙反的临床应用
托槽类型对前磨牙拔除病例前牙转矩控制的比较
20例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隐形MA与双板矫治器治疗早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错的临床疗效
锥形束CT诊断上颌窦内病变的发生率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