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生态价值与自我实现的统一性

2017-05-30母欧阳

科技风 2017年16期
关键词:生态价值自我实现人的本质

摘 要:当前的生态形势比较严峻,主要体现在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对自然环境的肆意破坏、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攫取和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这两方面导致的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上。如何软化这种尖锐的对立并将其引导至积极、健康、和谐的状态中,需要人类将实现自身生态价值和自我实现二者统一起来。在亲近自然直至被自然同化的过程中,看清人类的本质,找寻到救赎与回归的道路。

关键词:生态价值;自我实现;人的本质;回归

1 人类需要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理论在17世纪西方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性论思想中萌芽,其从个体的主体存在出发,强调人的自我设计、自我奋斗和自我创造。人本主义大师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可以归入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它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说是一个人想要变得越来越像人的本来模样,实现人的全部潜能的欲望。”因此,自我实现是一个人类的自我从“无”到“有”的显示过程。要是没有“自我”以及“自我实现”,人类跟机器没什么两样。

原始社会的人类压根儿谈不上自我实现。他们整日为了获取果腹的食物与飞禽走兽周旋,为了设置暂时栖身的场所与变幻莫测的自然天气对抗,为了保证生命安全与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相抗衡。即他们的一切行动都只为着一个惟一的也是最高的目的:生存。在这一艰难的生存过程中既体现不出“自我”,也没有“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以及“自我创造”,当然也不可能有“自我实现”。

在工业时代,机器的发展大大提升了人类的劳动效率。在工作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工作效率的提高意味着工作时间的减少。被解放出来的闲暇被少数人所占有,故劳动者每天的工作时间并没有减少,反倒有增加的趋势。正如约翰.斯图尔特.穆勒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中说道:“值得怀疑的是,一切已有的机械发明,是否减轻了任何人每天的辛劳。”[1]劳动者每天的工作量一部分属于自己,另一部分则贡献给资本家。在此种情况下,资本家们当然会尽可能地缩短工人为自己花费的工作日部分,以便延长他无偿地给予资本家的工作日部分。因此,在这个生产方式发生变革的时代,人们所做的大部分事情当中根本没有体现出工作者的设计、构思、创意、情感以及价值观念,也看不到人们的“自我体现”和“自我实现”。他们是为金字塔顶端的资本家所拥有的“资本”,有共性而无个性;他们是被大机器支配着的对象,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被设计好的流程;他们是工业时代里被机器所“绑架”的“生命体”,每天汲取着固定搭配好的养分,却不知道“生而为人”的惊喜和希望在哪里。

如今社会,我们还记得人类最初与最终的目的吗?我们的本意是想活得越来越接近人的本来模样,却似乎在这条路上越来越背离原本的目标。海德格尔说,“今天人类恰恰无论在哪里都不再碰得到自身,亦即他的本质。”[2]因为人类忽略了自身属于自然的这一部分本质,故而在对自然的开发与利用中越来越背离自身。长此以往,将何谈“自我实现”呢?如果不去碰及“自我实现”,人类岂不只是一具没有“自我”的行尸走肉?

2 人类为何要实现自身的生态价值

“生态价值”概念是“生态哲学”的一个基础性概念,它包括以下三方面含义:第一,地球上任何生物个体,在生存竞争中都不仅实现着自身的生存利益,而且也创造着其他物种和生命个体的生存条件。在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一个生物物种和个体,对其他物种和个体的生存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二,地球上的任何一个物种及其个体的存在,对于地球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都发挥着作用。第三,自然界系统整体的稳定平衡是人类存在的必要条件,因而对人类的生存具有“环境价值”。

正由于人类同花鸟虫鱼飞禽走兽一样,也是一个生命体,与众多生命体在自然界中共同生活,因此人类有必要从利我利它的双赢角度来看待世界的统一性;正由于人与其他自然物种一样,都是自然生态系统整体中一个普通的“存在者”,都依赖于作为整体的自然系统才能存在,因此人类也有责任和义务维护整个自然界系统的稳定,并在对自然的消费和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中找到平衡;正因为人类与所有生命寓居的自然界处于一种永恒的互动与对立中,且人类在多数时候还毫不客气地将互动的主权握在手中,因此人类必须要培养一种全局意识和系统观念,建立一种有别于征服自然、主宰自然、掠夺自然的近代西方发展观的生态文明发展观,实现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生生不息的流动和欣欣向荣的稳定发展。

在实现自身生态价值方面,动物们的很多行为给人类树立了榜样,反倒是自诩万物之灵的人类的一些做法显得鼠目寸光。比如说,欧洲人刚到达美洲时,旅鸽可能是当时北美洲数量最多的鸟类。这些灰色的小鸟以植物籽为食,其数量如此之多,以致当它们在一个地点停留采食后,其它野生动物很难在该地找到足够的食物。但旅鸽的作用之一就在于能够有效控制橡子的数量,既养活了自身,又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当人们大量捕杀旅鸽致其灭绝后,生态系统结构则发生了动荡。橡子过度充足,以橡子为食的大家鼠迎来了种族的过度繁荣,大家鼠的种族大爆发又导致生物圈整体环境的改变。

在该案例中,人类擅自干预生物链中的能量流动,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其所造成的后果却由整体自然共同来承担。这样做对其他物种来说显然并不公平,人类在实现自身的生态价值方面显然缺乏努力。这样的干预对人类的“自我实现”极其不利,因其以强制性的手段调控自然的同时,也以一种暴力的手段阻碍了人类通向“自我”的道路。其实,实现的手段已经蕴含在人类自身当中了,只等着我们去解除它们的“遮蔽”状态,从而走上一条找寻自我、回归自我的道路。

3 实现生态价值是人类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

为什么说如今的人类在对自然的开发与利用中越来越背离自身了呢?我们曾经因为自身力量的薄弱而不得不对自然俯首称臣,一旦我们掌握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力量之后便開始肆无忌惮地控制自然和掠夺自然。长此下去,我们身边的一切都被强制性地烙上了“人”的印迹。因此,我们才会见什么都似曾相识。殊不知,当一切对象被程序化、逻辑化之后,人类的本质被无限切割、分散、融入于万事万物之中再也无迹可循。当人的“自我”在这种与自然不对等的交互方式中消弥之后,人的“自我实现”也成了一句空谈。

而实现生态价值正是人类找回自我并获得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人们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总是更倾向于实现自身的经济价值,把人身化成一具赚钱的机器,并自以为就此可以获得幸福。经过反思之后,人们又致力于追求丰富且有趣的精神空间,期待获得人生的圆满。但人的“自我”依然深深地埋藏于世界的各个角落,广泛地散落在自然的山水石木之间,惟有人类将自身与自然融为一体,才可有望在这一“润物无声”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追寻与突破。

虽然实现人的生态价值并不容易,人们也不太习惯于超脱功利的目标而单纯地面对自然、面向心灵,但人类的经济价值、精神价值以及生态价值等方面常常可以从中择其一二统一起来共同实现。比如说,在研发某个开发建设的项目时不忘将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列为遵循的原则之一,或者就可以将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再生研发作为项目开发的目标之一。比如说,人类所创建的精神家园不应该仅仅体现单独的人或单独的自然的意志,而应该体现人与自然共同的意志。与其调和两个主体的意志,不如将两个主体统一起来。这样人与自然就实现了“合二为一”。人类在实现自身生态价值的同时也找寻到了迷失的“自我”,并逐步获得自我的实现。

4 总结

人的自我实现既包括打造物质世界,也包括形成精神空间,更包括人类从始至终都渴望拥有的一种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创造的自由。在这种对自由酣畅淋漓的体会中,人类充分地实现了自身潜能,越来越接近“生而为人”的本来面目,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虽然目前的生态形势并不乐观,但正如一位诗人所言:但哪里有危险,哪里也生救渡[2]。人类需要将自身与自然统一起来,从自然中汲取灵感,感受救渡的契机与力量。生态价值就蕴含在人类自身,只待人类将其从“遮蔽”状态中解放出来。

实现生态价值即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在生物链中的潜能,在这方面人类能够做到的应该能够比动物做到的要多很多。动物们按照大自然的要求存在着,显示或隐藏,温和或暴戾,生长或衰亡,都被宇宙进化的规律统治着。人类虽然也受制于这一普遍规律,但可以更具主动性地调节生物能量的流动。无论如何,混乱之后世界又将重新流转。正是在这些矛盾与统一中,对抗与和谐中,宇宙上下波动着,人类也朝着“天人合一”的状态行进着。

在人类自我实现和实现人类生态价值这两方面的努力中,人类越来越看清自己。当海德格尔在他的文章“技术的追问”中揣度:技术之本质现身,就在自身中蕴含着救渡的可能升起时,我们也可以在对人类的追问中揣度:人之本质现身,也在自身中蕴含着救渡的可能升起。

只要將人的生态价值实现与人的自我实现二者联系起来,将人的生态价值实现列入人的发展需要序列中,人类自然而然地会积极投身于这一实现过程之中。当真理的曙光在黑暗当中闪现,人类自会朝着光芒闪烁的方向前进。不管世界向着哪个方向进化,人类始终有希望在漫长的旅程中找回被各类表象掩盖着的“自我”,并获得期望中的“自我实现”。

参考文献:

[1]吴国盛《技术哲学经典读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 版.78-87.

[2]马丁.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三联书店,2011年4月北京第2版.28-37.

作者简介:母欧阳(1988-),女,汉族,在读,硕士,专业:科技哲学。

猜你喜欢

生态价值自我实现人的本质
再论唯物史观的人本思想
全力推进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
人不是什么:卡西尔批判式人学观探究
延迟退休政策对企业员工工作动机影响的分析
延迟退休政策对企业员工工作动机影响的分析
从“人的本质”看犯罪的刑罚预防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自我实现角度窥探青年自我实现的困境
浅谈人的本质与价值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关于“自我实现”的刚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