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甘宁边区思想政治工作探究

2017-05-30张露

党政论坛 2017年11期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抗战政治

张露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在抗战初期的陕甘宁边区,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尤为突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高度重视抗日根据地的思想政治工作,成功领导广大群众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一、陕甘宁边区的建立及其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陕甘宁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也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和指挥抗战的总中心。陕甘宁边区原为陕甘、陕北革命根据地,1930年在刘志丹、谢子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下,陕甘边掀起了武装斗争的序幕,经过艰苦奋斗于1932年3月,创建了第一个红色政权,开启了陕甘边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1934年2月25日,在陕甘边特委和红四十二师党委主持下召开了陕甘边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陕甘边革命委员会,习仲勋为主席,至此,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基本形成。而陕北革命根据地是在陕北特委领导下逐步建立起来的,1935年1月,陕北省苏维埃政府成立,马明方任主席,紅二十七军是其主要军事力量。1935年2月5日,中共陕甘边特委和陕北特委联席会议在赤源县周家崄附近一个小山村刺儿圪塔召开,决定成立中共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至此,西北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同年11月,成立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驻西北办事处(即陕甘宁苏区)。为了早日促成国共合作建立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1937年3月,中国共产党将陕甘宁苏区改为陕甘宁特区,列为国民党下辖的省级地区。七七事变后,经过一系列的谈判,蒋介石承认了其合法性,同年9月6日,中国共产党将苏维埃西北办事处正式更名改制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林伯渠任主席。陕甘宁边区正是经过这样的过程逐步成立的。

陕甘宁边区成立之际,正是中国遭受日本侵略之时。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1935年日寇又在华北地区制造一系列事端,接着又策动了“防共自治运动”的华北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即将拉开。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中国共产党率先要求抗日,并积极领导、推动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同时,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于1935年12月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围绕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主题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1937年8月在陕北洛川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的《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中再次强调:“在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抗日战争,精诚团结,共赴国难。”由于陕甘宁边区是党中央的所在地,加上处于中国西北地区,因此,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较为复杂的形势。陕甘宁边区党组织从实际情况出发,依据党中央的指示和要求积极开展陕甘宁边区的思想政治工作,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以及抗战的胜利。

二、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及内容

陕甘宁边区的特殊位置以及独特优势,使得其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更加明确,主题更加突出。依据党中央的文件以及精神,陕甘宁边区党组织逐步针对军队、党内、群众开展不同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

1.对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

战争年代,军队是党和国家的重中之重,离开了军队,抗战就无从说起, 离开了军队,民族和国家就毫无希望。因此,只有做好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民族抗战才能更有力量。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在认真分析陕甘宁边区的形势后,针对边区内的不同情况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要求军队内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提高军队的理论水平。1937年7月23日,毛泽东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中提到:“改造军队的政治工作,使官兵一致,军民一致。”随后,国共达成合作,红军主力部队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为了加强官兵的党性教育,提高思想觉悟,针对军队展开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1937年8月1日,红军总政治部印发了《关于新阶段的部队政治工作的决定》,其中强调:“吸收党员应从政治上考察,经常的有系统的进行个别吸收”,并决定在军

队内部“加强党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党员不仅懂得党的建设的各种问题,而且要懂得党的策略。”在军队内不仅加强理论教育,而且开展思想作风建设。1937年10月25日,毛泽东在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中强调了“政治

工作问题”,并指出“官兵一

致的原则”“军民一致的原则”。

针对军队内出现的军纪松散以及军阀主义倾向,首先在八路军总司令部和野战政治部中开展了整军运动。1938年2月,八路军政治部发布了《关于整军的训令》,要求军队“讨论一些基本理论政策和党的建设等类问题,以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同时“在思想斗争中应注意反对存在着的贪污腐化浪漫堕落现象,反对生长着的军阀主义和忽视政治工作与党的领导作用之倾向,必须严格党的纪律。”1939年6月,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又再次发出训令,对新部队及地方武装进行整理和巩固。至此,对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展开。

2.对党内的思想政治工作

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党员干部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如果思想上出了问题,就容易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和落实,影响抗战的大局。针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毛泽东于1937年5月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就曾强调“干部和领袖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富于牺牲精神,能独立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因此,做好党内的思想政治工作事关一个政党的存亡。在抗战初期,随着抗战任务的深入,工作性质变得复杂,陕甘宁边区也注重加强了党员干部的教育。1937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学校迁至延安,改名“中

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专门用来培养抗日军事政治干部。“抗大”从成立之初就注重对学员进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培养,先后举办了8期,培养了几万名学员。同时期的中央党校于1937年2月迁入延安桥儿沟,重点开设马列主义、党的建设、中国革命战争等课程,毛泽东、陈云、刘少奇等党的主要领导人多次为学员演讲,亲自讲授相关课程。为了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中共中央宣传部根据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于1939年3月制定了《延安在职干部教育暂行计划》,要求延安4000多名在职干部坚持每日两小时学习制度。

3.对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在民族危机面前,中国共产党力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935年8月1日,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中,党中央就号召全国人民、各族同胞能够尽己之力,共同抗日,引起了根据地群众的关注,鼓舞了人民的斗志。“七

七事变”后,陕西省委在1937年10月10日致国民党陕西省党部的一封公开信中强调:“开放民众运动,增强抗敌力量”,并指出“陕西民众领略到华北抗战的教训,要一致的怒吼起来,组织起来,武装起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之下,结合成为千百万民众的民族抗战的军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宣传不仅得到了陕甘宁地区群众的支持,而且也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响应,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团结起来的中国人民开始顽强地与日本侵略主义进行抗争。1938年,为了总结全面抗战以来的经验,使人民群众拥有必胜信心同时坚持持久战,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指出人民群众只要坚持人民斗争,坚持持久战,必将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还宣传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英勇事迹,对广大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陕甘宁边区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启示

陕甘宁边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了当时抗战工作的顺利进行,其中重视理论建设、注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作用以及不断创新宣传载体等历史经验对于今天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探究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积累经验教训,对于推进党的建设以及维护党群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启示。

1.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完善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必须有理论作支撑,这样才能不断地在实践中得到发展。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的首要原则就是加强理论学习,这就保障了思想政治工作方向的正确性。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的国情、党情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思想多元化在促进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冲击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人们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2009年11月12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上明确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因此,要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全社会。与此同时,要不断完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只有完善的体系才能保障工作的开展,才能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2.坚持为人民服务,注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题是更好地為人民服务。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肯定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并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很好的效果。从这一经验出发,我们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依然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能否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否使群众获得真正的实惠。人民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只有正确发挥人民群众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才能不断激发起人民群众的热情。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要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只有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工作的重心上,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才能有效开展工作,顺利进行工作。

3.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

进入新时期以来,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形势和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也变得更加广泛,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更新工作形式,针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点与特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陕甘宁边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在借鉴中央苏区的经验基础上,注重结合当地的实际,紧紧围绕抗战这个中心任务,利用报刊杂志、标语宣传,注重教育载体的创新。我们要学习陕甘宁边区的做法,理论结合实际,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在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上,我们应当依据当前发展的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并不断将现实中发展的理论加以整理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以及精神文明建设中,同时,开展全民学习,开展终身学习。在思想政治工作形式上,注重利用网络以及新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形式的多样化,如依托互联网以及微媒体的发展,及时开通微信、微博等互动平台,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上,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外,应当注重慕课、直播等现代教学方式的更新。学生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课后随时都可以关注相关的内容。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

(责任编辑 方 卿)

猜你喜欢

陕甘宁边区抗战政治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陕甘宁边区实录》与中共自我形象的重构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新中国的雏形:陕甘宁边区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抗战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