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探析

2017-05-30汪洪涛

科技风 2017年22期
关键词:绿色建筑城市探析

汪洪涛

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1722086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而现阶段的城市建设中建筑工程中,设计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对有限的能量和物质来说,会起到很大的节约作用。环保是目前全球都在践行的理念,未来也将继续发展下去。本文阐述了绿色建筑的理念,并提出相关的的绿色建筑方案,希望可以有促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关键词:城市;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探析

随着时间的发展,我国的人口不断增长,现阶段已经发展到现有资源难以负荷的状态。环境问题对国计民生的影响越来越大,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为此,须高举绿色建筑的大旗,使建筑设计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而只有与自然和谐共存,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建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

1 建设城市绿色建筑的重要性

1.1 减小地质灾害带来的影响

绿色建筑减小了地质灾害带来的影响延安市地处黄土高原,由于黄土的孔隙大,垂直节理发育,结构疏松,湿陷性显著,抗剪强度低等地质特点,在流水及其他外动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的频发,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安全,影响了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遇到自然灾害或者人为灾害时,城市应该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韧性。

1.2 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必要渠道

对于绿色建筑的研究与实施是建筑行业的进步与考验,如果实现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应用,可以使我国建筑行业在世界上处于非常领先的地位。绿色建筑的具体含义是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利用现代的建筑手段使建筑施工与环境和谐发展,打破二者不能同共存的问题,使人与自然可以和谐共处。绿色建筑的设计有两个主要方面,能源与资源。通过现代科技使建筑可以减少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并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对于环境的污染。在这一基础之上还要将建筑的舒适度提高,使其可以满足人各项需求。

1.3 绿色建筑带来的经济效益

我国经济多年来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通过提升“十三五”期间资源能源在经济系统的利用效率,将传统工业当中“高消耗,高排碳,高污染”升级改造为低碳环保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建筑领域,建筑设计阶段淘汰如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高耗能材料,利用自然资源(太阳能、风能、地能、余热回收及建筑节能等)措施,达到采暖、通风、照明、等设施的低能耗,扩大绿色消费市场,不仅顺应国内消费升级的趋势,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而且通过总需求管理,适度扩大需求总量,积极调整改革需求结构,促进供给需求有效对接,策应供给侧改革,形成对经济发展稳定而持久的内需支撑。绿色建筑产业不仅为建筑产业绿色发展提供装备、产品和服务等,而且其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明显。

2 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

2.1 改变普通民众的相关观念

建筑为普通民众提供居住的房屋,保证建筑质量居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加强宣传教育,使人们对绿色建筑有充分了解,在选择建筑房屋时就能够作出自己的判断。这时,媒体应该发挥其作用,承担起社会责任,制作相应的宣传短片,生动形象的向公众阐述绿色建筑的概念。在普通高校,老师、辅导员也应该强化绿色经济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培养相关人才奠定基础。只有具备了绿色的理念,才能促使学生认真学习、了解甚至从事绿色建筑经济行业。鲁迅说;“医身不如医心。”其内涵就是挽救错误不如从源头减少错误,这就要求普通民众要积极参与到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中。

2.2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拥有持续发展动力的绿色建筑经济需要在节能减排方面拥有较大的优势,节约的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材料、能源等多个方面,也就是要实现多种资源节约的目标,那么要确保多个目标的实现就要求相关的科研机构以及企业意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并且在技术创新方面加大力度和投入程度,加快新的绿色技术的创新和研发速度,并尽快将相应的技术成果进行转化,能够快速在市场上进行实践推广和应用。同时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还需要重视技术的规范,也就是将研发的新技术和产品纳入到标准规范范围当中,并形成完善化和综合性的标准体系,做到资源的节约以及环境的有效保护。

2.3 环保建设

绿色建筑中重要的方面是在环保方面的建设,需要加强对资源的再利用效率,首先是要利用已经遭到破坏的土地,最好在绿色建筑选址过程中,不要选在没有经过开发的土地上,使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达到最大。其次是水资源的利用上,绿色建筑既需要满足对水资源的保护,又要将节约用水理念贯彻到底,可以通过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实现节约用水的目的。在建筑的过程中,需要在不影响水质的基础上建立水资源循环系统,使废水、污水在经过这一系统的处理之后可以满足政府对生活用水的规定。通过这一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水资源浪费现象,而且可以减少污水的排放量,有效地节省了大量的水资源。如果在绿色建筑中需要使用景观水,则可以通过利用雨水满足这一要求,建立利用雨水的景观系统,既提高了建筑的美观程度也实现了节约用水的理念。

2.4 整体环境的设计

任何一个建筑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在某一个区域范围内。根据这一区域的各方面分析,结合城市的总体规划要求综合分析,就可得到最合理的整体设计。整体设计的主要方法如下。要想加快绿色建筑的建设,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入绿色建筑理念,再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人文等因素,尽最大可能创造有利条件。一方面,区域内不合理的布局模式、空间结构和资源配置须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在进行调整时,区域内的历史文化、地理特征等不能被改变,而应沿袭下来。为使整体的协调,各部分的绿化不能完全相同,而应根据所处位置的不同,选择最恰当的绿化方式。

3 结语

虽然绿色建筑已有了初步的发展,但仍有许多的不足,今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千万不可掉以轻心,绿色建筑在未来必将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安飞.绿色建筑、低碳生态区域的规划与设计——以浏阳教师进修学校及附属小学为例[J].南方农机,2017,48(8):177+185.

[2]葉祖达.绿色建筑的市场化:经济效率与成本效益分析[J].住区,2016,01:3842.

猜你喜欢

绿色建筑城市探析
烹饪与食品安全的实践探析
VR阅读探析
绿色建筑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绿色建筑技术节能分类探讨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
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技术分析
ABC法在中小企业的应用探析
HTTPS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