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农垦出口贸易情况分析

2017-05-30许灿光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出口商品垦区农垦

许灿光

2005年至2014年,农垦产品出口业务不断发展,贸易规模迅速扩大,10年出口商品额翻两番。近年受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影响,国际市场需求进一步萎缩,农垦产品出口面临较大困难,2015年起量额出现下降,但出口区域格局基本稳定。

一、全国农垦出口总体情况

(一)农垦产品出口首次出现“三降”局面

农垦出口总额大幅下降。2015年农垦出口商品总额822.61亿元,比上年减少122.23亿元,减少了12.9%。出口占农业产值的比重也在下降。2015年农垦出口商品总额占农业生产总值比重为11.92%,比2014年下降了2.79个百分点,比2004年下降1.74个百分点。出口额增长的垦区数量在下降。2015年,仅有天津、河南、湖北、广东、江西、河北、上海、湖南等8个垦区的出口额增加,与2014年有15个垦区出口额增加的情况相比大幅减少。与之相对应,2015年出口商品总额下降的垦区则增加到11个。

(二)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调整升级

农垦出口产品中,工业品的比重进一步提高,2015年农垦工业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1.74%,比2014年的84.48%增长7.26个百分点,比2004年的68.65%增长23.09个百分点,出口产品结构真正实现了从农副产品为主向工业品为主的转变。其中,出口的工业品主要有广东的地毯、松香,上海、湖北、湖南、广西、青海、新疆的罐头,黑龙江的柳编,辽宁的雕花家具,江西的服装、活性炭,天津的葡萄酒,广西的淀粉,黑龙江的饲料, 辽宁的原料药等。还有一些没在统计范围的工业品,如新疆兵团出口量较大的建材、钢材、汽车零件、医药品等。农垦出口加工产品的科技含量在进一步提升。

从出口商品结构看,传统出口优势农产品(玉米、大豆、猪肉、水果、罐头等)出口缩减,棉纱、服装、烟酒茶、乳制品、鱼类、地毯、工艺品等出口恢复性增长。根据产品跟踪调查发现,近些年部分传统出口优势产品竞争力开始下降,如玉米、水果等产品出口呈现下降态势,绿色食品出口呈现增长势头。中国农垦年鉴近五年外贸出口供货商品量统计显示:在主要出口21类产品中,大豆、玉米、食用油、淀粉、红小豆、芸豆、豆粕等品类呈下降态势,新鲜及速冻蔬菜、烟酒茶、棉纱、多用车、服装、工艺品等品类出口大幅增加。

(三)农垦出口的区域格局基本稳定

农垦系统产品出口仍主要集中在新疆兵团、广东、湖北、黑龙江、江西5个垦区。2015年,以上5个垦区出口额合计738.39亿元,其中新疆兵团551.78亿元、广东69.29亿元、湖北46.22亿元、黑龙江37.10亿元、江西34.00亿元,5个垦区出口总额占全国农垦比重达到89.8%,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化不大(如图2所示),农垦出口基本态势稳定。

(四)经贸合作对农垦出口的促进作用增强

新疆兵团、黑龙江、广东、广西等多个垦区近年来围绕“一带一路”发展及博览会、合作区等建设,大力开展经贸合作,促进了产品出口。新疆兵团出口商品总额占全国农垦的比重达到67%。近年来调整了主要出口品种,以鲜苹果、番茄酱和柑橘为主,其中,鲜苹果出口增長明显,番茄酱和柑桔出口减少,绿茶出口增长非常快。由于毗邻俄罗斯远东地区,黑龙江垦区粮油、大豆、小杂粮及新鲜蔬菜、水果出口贸易发展迅速。2015年由于卢布贬值,俄罗斯民众消费能力普遍下降,导致对俄罗斯出口下降,但由于俄罗斯对从欧盟、美国等进口的水果、蔬菜、肉类、鱼类、牛奶和奶制品实施全面禁运,为弥补果蔬市场缺口,对中国果蔬依赖度日益增加。广西垦区以东盟博览会、中印经贸合作区建设为契机,构筑了一条促进农垦与东盟国家开展经贸交流合作的“农垦渠道”,助推农垦经济快速向前发展。广西农垦承建的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已经通过商务部、财政部的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确认考核。截至目前,已有来自中国、日本、法国、新西兰、芬兰等国家的31家企业入园,为当地提供2000多个就业岗位,向当地政府缴纳各种税款3000多万美元。明阳生化集团越南归仁公司年产10万吨木薯干法变性淀粉及配套项目也全面建成投产,全年生产木薯变性淀粉7888吨。广东垦区近年出口商品总额稳步增加,2015年达到69.29亿元,增长10.4%,出口创汇金额108 071万美元,增长7.1%。其中工业品出口65.27亿元,占出口金额的94.2%。以湛江垦区为例,通过积极疏通外贸出口渠道,发展出口商品生产,湛江剑麻纤维、香茅油、瓷器、热水袋、茶叶、红蜜橙等20多个品种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的品种由过去的两三种增加到21种;有出口产品的农场由过去的四、五个增加到25个,年出口总值由过去的30多万元增加到1000多万元。

二、农垦出口商品总额下降原因分析

(一)世界经济复苏乏力

目前,全球经济仍处于金融危机后期,复苏动力仍不稳固,全球贸易规模都在减弱。从主要经济体来看,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发达经济体均陷入经济低迷。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新加坡、印度、马来西亚等农垦传统出口国经济大幅下滑,农垦对其出口锐减,下降幅度最高的达到57%。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农垦产品出口面临着外需不足的问题。

(二)国内需求对出口的替代作用增强

目前我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对优质、健康、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快速增加。农垦规模化、组织化和标准化水平高,农产品质量优良,在国内的需求不断扩大,在农产品产品总量增加有限的情况下,就对出口商品产生了挤出效应。

(三)农垦传统产品出口竞争力有所减弱

农垦出口产品以水果、蔬菜、水产品、玉米、豆类、猪肉、棉纺织品等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为主,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这就增加了农垦出口产品的成本。与此同时,受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当前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总体处于低位,这就进一步削弱了农垦产品出口的竞争力。

三、今后农垦产品出口发展的建议

(一)主动参与国际经贸交流合作,积极开拓国外市场

农垦要引导地方垦区集群式、集团式抱团“走出去”,积极参与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和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两区”建设,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展示展销会,建立健全“出口名牌”支持体系,鼓励企业开展各类国际标准认证和境外商标注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以合资、合作等方式吸收外商有利资源,联合、联营、联盟发展,有效提高农垦农业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提高农垦产品知名度,拓宽扩大出口渠道。

(二)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积极培植外向型企业

进一步培育“走出去”市场主体,培育壮大一批优势企业,在粮油、水果、蔬菜、畜牧等大宗农产品加工企业中优先发展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企业,促进大宗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扶持一批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外向型龙头企业,带动出口;创建一批科技含量高、加工能力强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提高出口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引导一批民间资本进入垦区,探索混合经济发展模式,创办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参与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和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带动社会力量共同出口。

(三)创造良好的环境,做好相关配套服务,大力促进农垦出口

积极营造良好的出口环境,做好农产品出口市场的信息咨询和农业生产经营指导工作,通过农垦国际交流与合作专栏,及时将各国经贸政策和制度变化以及国际农产品市场信息传递给垦区及农场,组织农垦企业参与开展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建设试点和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试点;协调争取对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工业企业,给予贷款贴息支持和对大型现代企业营销体系建设给予政策性补贴;支持重点龙头企业“走出去”,协调争取对企业在海外投资合作建设的加工项目给予国家资本金配套投资扶持等;进一步加强对农垦产品出口市场的管理, 提高配套服务能力,组织协调成立大宗产品如“番茄酱”、“大米”、“棉花”、“新疆大枣”等生产出口协作组织或联盟,抱团取暖。

猜你喜欢

出口商品垦区农垦
体验休闲采摘 感受农垦文化
2019年1—8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2019年1~5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2019年1~4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2018年1?8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点“土”成金 农垦改革
哈密垦区棉花超宽膜1膜3行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海南省农垦设计院
《新疆农垦科技》2014年(1~12期)总目次
博乐垦区引进黑绿豆种植试验